丛林作战,决定胜负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域,即战士是否对当地环境绝对熟悉。你要对当地地形地貌以及
植被、气候、生物都特别熟悉,因为这些因素会成为你的障碍,也会成为你的帮手,在人类战争史上,丛林作战历来是交战双方十分头疼的问题,无论对人员还是装备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简介
在人类战争史上,丛林作战历来是交战双方十分头疼的问题,无论对人员还是装备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在其他作战环境下具备的步兵技术作战优势,在丛林或森林环境中通常都会大打折扣。有人可能认为丛林作战已经远离了现代地面战场,从表面来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最近一次发生在热带丛林地带的成规模的战争,就是在1979年爆发的中越边境;中突,距今已整整30年。而
美国军队在越南战场上的惨况似乎已被人渐渐淡忘了。但
美国国防部近期的研究报告表明,未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有80%可能发生在热带丛林地区。并且即使是现在,丛林作战的魔影在世界各地仍显现着——哥伦比亚、塞拉利昂、
刚果和
菲律宾目前仍存在着小规模的丛林军事冲突。这就说明丛林环境下的作战问题绝对不能回避,而且需要引起重视。
作战环境
丛林在军事上通常指的是典型的
热带森林,同时也包括
亚热带和
温带森林地区的作战环境。较之城市作战,丛林作战的人员伤亡率同样很大。一些研究统计数据表明,丛林作战的伤亡率至少与城市作战相当。
历史上很多惨烈的战役都发生在丛林地区,比如1944年发生在德国亚琛附近
许特根森林战役(编者按:
美国第一机械化步兵师、28师、
游骑兵都在这呆过可以参考
使命召唤2美国军队任务的伯格斯坦和400号高地,400高地的日子才是游骑兵最难忘的,出现了西线很少的
刺刀战,
游骑兵此战伤亡90%没有参加后来的
阿登战役;
空降师那时候还在法国休假 根本没参加亚琛战役。28师在此战后被调到了上层认为相对平静的阿登地区,不久爆发了突出部之战 那时候两个空降师才被调到
比利时的阿登森林;兄弟连里的是比利时福伊周围的森林不是德国亚琛.)这场战役却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
丛林最大的作战价值,就是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隐蔽性。在1999年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设法将大批军队藏在森林和丛林地带,以躲避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空中侦察和打击。据当时北约评估,如果要派地面部队占领南联盟,丛林作战将可能会使其遭受巨大损失。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北约最终没有对南联盟实施地面入侵。而在此之前的整个
美苏冷战时期,北约陆军就持续关注
欧洲北部森林地区的作战问题。即使在今天,西方军事专家仍坚持认为,未来欧洲如果发生战事,丛林作战仍旧无法避免。
从战时人员密度看,即使是一片面积仅为2平方公里的小树林或森林都能隐藏一定数量的军事人员,5平方公里的丛林则可以隐藏成建制的部队。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丛林特别是
原始森林中几乎没有普通平民生存,因此部队很难在没有民众依托的丛林中长期呆着。这种想法对北欧
寒带森林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
热带、
亚热带丛林地区情况就不一定是这样。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丛林中生存有大量的平民,如当地居民或农民、农场主、伐木工都生活在丛林中。依托丛林中的居民和丛林本身的良好隐蔽性,反叛武装组织、游击队和其他低水平装备的武装团伙能很好地生存和战斗。如果是游击战,丛林本身就能提供一部分实物——由于
热带雨林的多产性。而当代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丛林中也许并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要想彻底剿灭丛林中的游击队和武装分子并非易事。
作战装备
丛林的高温度、高湿度和较大的降雨量对人和武器都是严峻的挑战。茂密的
植被极大削减了武器、
传感器和通信装备的作用范围,人的耐力和武器携载能力也被严重削弱。
退回到最原始的轻武器状态 丛林环境对
火器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作用范围,而且还有最终的效果问题。树木能有效吸收爆炸破片,而树叶能折射密集火力射出的子弹。对于这些问题,二次世界大战和
越南战争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思考,其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实战参考意义。历史上任何一次丛林作战,重型武器都不是主角,这一点到今天仍然是真理。现在人们普遍崇拜的
精确制导武器在丛林中依旧存在问题:由于在丛林中从来不缺木材,因此建造坚固的木质仓库甚至很深的地下通道十分容易。这些用木材建成的建筑物和工事很难被精确地瞄准,因此精确制导武器的作用会受到严重影响。丛林使敌对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趋于回归到同一起跑线——轻武器,而轻武器最大限制仍然是距离问题。即使是使用射程在50米之内的轻武器,对间接瞄准火力的定位和校正方面也存在困难。同时,这也使得士兵极其容易在误判第一发子弹的来袭方向的情况下向错误的方向移动,从而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靠双腿打赢战争最保险 由于受到丛林中湿厚的
植被的影响,GPS的
卫星信号衰减很大,在丛林中很难定位,部队运动将不得不重新依赖传统的地图和指南针。徒步行进将是丛林作战的主要运动方式,而且十分艰辛,在一些地域,每天的行军速度甚至会小于5公里。
传统观点认为,直升机对于丛林作战的战术机动会发挥重要作用。除了
南美洲为数不多的一些高山地区,很少有直升机飞行高度无法到达的丛林地区。但即使在今天,直升机在丛林作战的局限性依然很明显:直升机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工作,其
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会严重受损破裂。尽管现代
武装直升机都加装了防护装甲,但直升机在地面火力面前仍显脆弱。而丛林里的对空轻武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直升机在丛林上空飞行经常会受到
高射机枪、小口径
高射炮甚至肩扛红外防空
导弹的致命威胁。
衰减的
无线电信号 与GPS一样,无线电信号在丛林中也会快速衰减。在丛林湿热的环境中,头戴着笨重的通信接收器很不舒服,并且会导致士兵听力下降,这将对士兵的作战能力造成较大的削弱。通信距离的衰减将对部队的分散部署和非直瞄
火力支援武器的架设带来明显的影响。对于丛林作战的通信窘境,
空中机器人可能提供一些特殊的低
速率无线电通信传输服务,但并不是所有的无人机都可以执行丛林通信传输任务。在新技术方面不得不提到GPS制导的降落伞,这种新装备具有很大的运用潜力。因为GPS信号在树冠上时还不会减弱,一旦伞降载荷碰到树冠,制导信号就会消失,丛林中的部队据此就会找到载荷降落的地点,对丛林中的部队实施后勤装备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丛林是侦察与警戒的天然障碍。自
越南战争以来,军用夜视装备和便携式
传感器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丛林中树木茂密,
夜视仪的视场很小,对于夜间移动物体的分辨能力将大幅下降。热成像仪虽然仍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在丛林中的作用范围也远不及沙漠和平原这样的开阔地形。
空中机器人是当前传感器搭载的理想平台,但十分有趣的是,无论是手掷式还是简易弹射式无人机,要想在茂密的丛林中找到一块发射空地却不是简单的事。即使无人机真的飞到了树冠上空,高大树木的树冠也会严重影响到轻型无人机的数据传输。真正的解决方法,可能是使用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大航程无人机。因为合成孔径雷达的地形
测绘学和移动目标指示对于丛林中的部队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此外,无人机的夜视能力在丛林中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丛林常见的季风和暴雨气候会对无人机上的夜视装备构成较大的影响。
作战训练
应对丛林作战,装备很难指望,环境又如此恶劣,剩下来的办法只能是加强人员的训练。关于丛林战训练,通常认为丛林国家往往具有独特的先天条件,因此其丛林作战能力较强,比如
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和
越南等国。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今丛林战的高手其实仍是以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原因在于,美国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在丛林战训练中注意到了丛林作战的整体性问题。而其他军队进行训练时,主要关注的仍是单兵的丛林战术素养。由于具有全球部署的先天优势,
美国军队经常在
亚洲和全球其他
热带地区开展大规模成建制部队的训练演习。北约其他国家军队也高度重视丛林作战,采用了先进的丛林训练设施。丛林作战能力最强的是
英国陆军,其陆军尤其是
世界十大特种部队的丛林战水平举世公认,丛林战训练已经成为
英国特种部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英国人自己说的那样,“如果你能在丛林中作战,你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