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湾(
马尼拉 Bay),在
菲律宾吕宋岛西南,是
南海东岸的重要天然港湾、菲律宾重要渔场,为世界大港湾之一。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马尼拉湾略呈东北一西南向延伸,长约55千米,口窄腹大,呈布袋形。湾口在科契诺斯角和卡隆潘角之间,湾底最宽处亦达55千米。湾口面向南海,湾口中间有
科雷希多岛等岛屿把湾口分为南北两条水道。湾的西侧及湾口南侧为树木繁茂的山地,海岸平原地带狭窄,岸边陡深。湾的北侧和东侧多河流入海,地形低平,岸边浅滩外延较远,10米等深线距岸5~10千米。湾内水深一般在10-47米,海底从北、东岸向湾口倾斜,湾口北水道深25~47米,最深69米,南水道大部水深30-45米,最深49米。泥质海底,适于各种舰船航行、锚泊。湾中除湾口和河口有少量岛屿外,其他地区无岛屿。湾内无礁石,但东部多沉船。湾口北水道也有几艘沉船。南水道无碍航物。
马尼拉湾是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西侧的天然港湾,也是当地知名的旅游打卡地。马尼拉湾是菲律宾经济发展的核心,影响着约3000万人的生活,其中1300万人生活在马尼拉大都会。马尼拉湾的海岸线长190千米,为数百万菲律宾人提供生计和食物,马尼拉湾港被认为是该国海上贸易和旅游的主要港口。马尼拉湾及其内陆水道由26个主要集水区组成,覆盖9个省、21个城市和177个区县。
海湾的北岸和东北岸与吕宋中部平原相接,沿岸海水较浅,是
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商业渔场。巴达安半岛和中科迪勒拉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使马尼拉湾成为优良锚地。
马尼拉湾周围的城市和市镇包括
马尼拉、帕西格市、
帕赛市、卡瓦尼市、纳瓦塔斯市、
布拉干省等,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其中马尼拉日落大道(又称罗哈斯大道),是
菲律宾的国家旅游名片。
位置境域
马尼拉湾位于
吕宋岛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4°31′,东经120°46′。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90千米,最长为19千米,最宽约50千米,为世界大
海湾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海湾几乎完全被陆地封闭,东邻甲米地和马尼拉大都会,北邻布拉干省和邦板牙省,西部和西北为
巴丹省。
海湾的北岸和东北岸与吕宋中部平原相接,沿岸海水较浅,是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商业渔场。
马尼拉港在马尼拉湾最东部,包括岛际通航用的北港及国际通航用的南港。桑利角是美国——
菲律宾海军保留地,位于东南海岸的卡维特附近。西部海岸的巴朗牙是小型捕鱼船队的基地。
巴丹半岛和中科迪勒拉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使马尼拉湾成为优良锚地。
成因
约3000年前,马尼拉湾与拉古纳德湾(Laguna de Bay)相连,沿西马里基纳谷
断层不断发生的幕式隆升导致两者断裂。21世纪以来马尼拉湾和拉古纳德湾之间的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帕西格河。
地理特征
气候
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全年气温28℃左右。马尼拉湾域3-4月为高温干燥季节,6-10月为高温多雨季节,11月至翌年3月为低温干燥季节。最高气温37.8℃,最低14.4℃。5-12月为台风季节。该湾不是避风的锚地。年降水量2083毫米,6-10月为雨季。
地貌地质
滨海冲积平原区
该平原地处帕西格河下游,地势平坦,海拔不超过7米。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A1)大面积覆盖,自东向西渐薄,厚度一般小于 100米,最厚可达280米。岩性为淤泥、粘土、砂和
砾石马尼拉湾地区以粘土居多。
凝灰岩倾斜平原区
该平原以圣伊西德罗——塔吉格断裂为东界。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平均坡降为1/5000,近东界断裂一带标高自北到南从96降至7米。第四纪更新统(GF)覆盖全区并隐伏于邻区的全新统(QA1)之下,一般厚度在500以上,岩层产状西倾,倾角小于7°,岩性为凝灰岩和洪积砂、砾石,其中有玻璃质砾状凝灰岩和火山
角砾岩。
河谷冲积平原区
该区形似一楔子、楔底接拉古纳底湾。区内水系交错,马里基纳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区。海拔一般在6米以下,在西界断裂一线,为地势突变的陡坡。该区为一地堑。全新统冲积层(QA1)覆盖全区,主要岩性为砂、
砾石。厚度为240-300米。
东部基岩山地区
区内地势起伏较大,最大标高405米,最小30米,
平均海拔150米。水系多为季节性。除上述三个单元出露的
地层外,该地区还少量出露第三系中新统,
岩性为
大理石,火山岩和
碎屑岩。包括安蒂波罗玄武岩、钙质砂岩和淤泥岩(MF);以及夹硅质层的块状
石灰岩与
砂岩互层和碎屑岩(AF)。
白垩纪(KF) 在该区出露较广,其岩性为蚀变
玄武岩并夹有高硬化的砂岩、
页岩和谜石。
第四纪渐新世时期侵入的
花岗闪长岩和
石英闪长岩也在该区东部局部出露。区内岩层产状变化不一,断裂及褶皱发育。
重要岛屿
马尼拉湾中除湾口和河口有少量岛屿外,其他地区无岛屿。较为知名的是
科雷希多岛(Corregidor Island),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雷希多岛在汉语里就一直被称作“战争岛”。该岛位于马尼拉湾入口处,巴丹 (Bataan) 半岛南边,曾经是
太平洋战争中的激战地区。在
西班牙和美国战争中也是守卫马尼拉的要塞。在岛上有当年
菲律宾军队为了和日军作战而建造的马林塔坑道,还有与战争有关的景点、纪念馆等。
水文
马尼拉湾流域面积约17000平方千米,
邦板牙河约占淡水流入量的49%。湾内平均深度约17米,总体积为28.9立方千米。
科雷希多岛位于马尼拉以西48千米处,将18千米宽的
海湾入口分为南、北两人海峡,北海峡宽3.2千米,通航比较安全,南海峡较少使用。
潮汐类型为全日潮,
潮差1米。潮流微弱。其中北水道较强,6月份可达1.5节。主要河流为帕西格河(Pasig)。
生物
海湾的北岸和东北岸与吕宋中部平原相接,沿岸海水较浅,是
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商业渔场,海湾大部分深度为10~40米,潮差中等。马尼拉湾海岸具有
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有高地森林、
红树林、泥滩、沙滩、海草和
珊瑚礁等。还有8种贝类和50多种鱼类。
海湾周围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双重作用,其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物种紧密联系。作为自然
栖息地,红树林在抵御气旋和风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缓冲作用。
自然灾害
2015年7月,马尼拉湾受台风“莲花”的影响,沿岸多地遭遇严重水灾,大面积地区断电及通讯中断,部分航班被迫取消。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16世纪起,马尼拉湾就成为外国军舰和商船往来场所。1785年,西班牙人在甲米地和
巴丹半岛上设置
重炮,在湾口科雷希多岛上修建船坞和医院,设重兵防守。19世纪末,在
美西战争期间曾爆发
马尼拉湾战役。1893年5月1日,美国从香港出发的海军亚洲舰队进人马尼拉湾,未被
西班牙炮火击中,而美舰逐步接近西舰,依次对其炮击,所有西舰均被击中起火或搁浅,
美国军队占领了
甲米地省基地。美国人又在科雷希多岛上修建了医院、学校、兵营、军官住宅和生活设施,并筑成了坚固的炮台、炮兵阵地,还挖了一条282米长、7.6米宽的地道,作为作战物资仓库。1941年,
日本侵略者进攻
吕宋岛,在
圣诞节向
科雷希多岛发动空袭,连续轰炸9天。1942年2月5日起,日军从东南方向该岛炮击。4月9日,巴丹失守,该岛陷于日军从巴丹和甲米地炮火交叉轰击下,岛上缺粮少配给,5月2日,日军炮火摧毁美炮兵阵地,5月4日又向岛上发射了1.6万发炮弹,5月5日,日军登陆,
美国军队投降。此后,马尼拉湾成为日军侵略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基地。1944年,美军重返菲律宾,直达马尼拉湾。1945年1月23日,美
轰炸机向科雷希多岛发动空袭,1个月内便倾泻了3128吨炸弹。2月16日,美
空降兵占领岛上制高点,登陆部队登上海滩,经过激战,日伤兵集体自杀,美军炸塌坑道口,把拒不投降的日军封锁在里面,除26人生俘外,其余6000人几乎全部战死。1947年美国向
菲律宾政府租借了
甲米地省,成了美军在
太平洋西部的主要前进基地之一。战后,由
菲律宾和美国两国海军共同使用。50年代又移交给
菲律宾海军,现为菲律宾主要海军基地和供应装备司令部驻地。
2017年,“一带一路”项目之“新马尼拉湾”开展,此项目将建在通过填海形成的407公顷土地上。
2020年1月,中菲两国海警在马尼拉湾海域展开联合海上演练,包括搜救和海上灭火等。
人口与宗教
截至2000年,约2304万人住在马尼拉湾附近,占菲律宾人口的30%。主要信仰罗马天主教,还有摩门教、
伊斯兰教、佛教等。
交通
马尼拉市区交通较为拥挤,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有空中铁路、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吉普尼”(jeepney)车等。机场位于马尼拉市南郊,距市中心约10公里,
菲律宾航空公司和主要外国航空公司均辟有菲律宾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航线。马尼拉湾口距市区55.5千米,
马尼拉港外建有很长的防波堤,防波堤里面是码头区,码头建于1834年,
巴石河经此入海,把海港分成了南北两港。北港停泊近海轮船,南港停泊远洋海轮。戴尔潘桥、琼斯桥、麦克阿瑟桥、奎松桥和阿亚拉桥跨越巴石河,连接两港的地面交通。
马尼拉港港阔水深,现代化设施齐备,是
菲律宾进出口的要地和贸易中心。
经济
马尼拉是菲律宾的经济中心,它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有纺织、榨油、碾米、制糖、烟草、麻绳、冶金企业等,产值占全国的60%。近年来,
跨国公司利用当地的
人力资源优势,纷纷将呼叫中心等设在马尼拉,形成独具特色的全球服务外包基地。马尼拉还是菲律宾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全国出口货物的1/3和进口货物的4/5集中在这里。马尼拉经济支柱产业为港口运输、制造业和旅游业。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
马尼拉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万人。
环境问题与保护
自2000年以来,马尼拉湾发生了12起漏油事件。未经处理的家庭、工业和农业污水直接流入
海湾,携带了大量固体废物,如塑料制品和食物残渣,严重污染了海水,致使海岸线垃圾成灾,环境状况堪忧。除了水污染之外,政府批准的海底采石活动还对海湾的渔场和海洋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2013年8月,马尼拉湾突然出现大面积柴油,污染了约300平方千米的海面和马尼拉附近20千米的海岸线。
菲律宾政府估计有50万升的柴油泄入海中。
菲律宾最大的炼油公司佩特龙宣布对此事件负责。这起事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打击了当地捕鱼业,情况最严重的渔港之一罗萨里奥就有4万人在污染后失业。佩特龙公司的总裁向受到影响的居民道歉,并承诺清理污染现场、恢复受影响居民的正常作息,并继续给予他们协助。
马尼拉湾曾被誉为拥有世界“最美日落”之地,成为菲律宾的国家名片。然而,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控与治理,马尼拉湾污染严重,水质恶劣,甚至有人将其比作“一个每天都被使用,但从不冲水的马桶”。菲律宾政府于2019年1月27日上午9时正式启动马尼拉湾修复工程,“多管齐下”对马尼拉湾进行治污整顿。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预计持续数年,将强制搬迁马尼拉湾沿岸22万非法定居者,并对违反
环境法、污染马尼拉湾的商家处以最高每天20万比索(约2.57万元人民币)的罚款,预计整个治理工程需耗费470亿比索(60.5亿元人民币)。
风景名胜
日落大道
作为国家旅游名片,
马尼拉日落大道(又称罗哈斯大道),是一条充满热带风情的海滨长廊,沿马尼拉湾的海岸从南往北笔直延伸,长达10千米,是从机场进入市内的必经之路。日落大道是为纪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位总统罗哈斯而命名。道路宽阔、
椰子夹道,殖民地特色建筑林立两旁,东西方文明在此和谐交融。
马尼拉海洋公园
马尼拉海洋公园是
菲律宾以海洋为主题建立的乐园,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一个海洋馆。海洋馆内277种不同物种、约14,000只海洋生物,还有各式各样的鸟类、昆虫和其他动物。海洋公园最大的卖点是内部25米长的
海底隧道,穿过蜿蜒的通道可以近距离观察许多当地
稀有物种。
马尼拉大教堂
马尼拉大教堂是马尼拉天主教大主教管区的主要建筑,最初的教堂建于1581年,在以后的岁月中教堂因台风,地震,和战争的火焰不断被损毁,不断重建。现在的教堂已是第六次修建的成果,由建筑家费尔南多·奥坎波(Fernando Ocampo)和鲁菲诺·桑托斯大主教(Archbishop Rufino J Santos)于50年代下半期设计,借鉴了老教堂的石雕和玫瑰形雕刻窗子。彩色玻璃窗因有天窗而放出异彩,边上三个小教堂由马赛克装饰。
参考资料
马尼拉湾落日.中国新闻图片网-今日头条.2023-08-11
马尼拉市.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