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1925年-2022年1月16日),男,
汉族,出生于
香港特别行政区,祖籍
广东省新会
罗坑镇,香港著名的实业家、爱国爱乡的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香港金满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陈瑞祺慈善纪念基金及陈经纶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北京市及江门五邑海外联谊会会长。
17岁的陈经纶随父亲做生意并继承祖业。陈经纶于1950年开始发展陈氏家族的事业。
陈经纶出巨资捐建了多所学校、医院等机构,被人们誉为“爱国爱乡的典范”、“兴学育才的旗帜”。
陈经纶先生,于2022年1月16日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逝世,享年9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5年,陈经纶出生于香港。
陈经纶读到中学三年级便辍学从商。
陈经纶被迫中断中学学业协助父亲经营米业、房地产和
建筑业。
陈经纶奔走于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新加坡、
越南、
温哥华等地,很快成建筑业的行家。
工作经历
陈经纶于17岁随父亲做生意并继承祖业。
年轻时陈经纶从事建筑业。
陈经纶及陈氏家族先后赈济
四川省水灾灾民、捐资兴建北京陈经纶中学、
新会陈经纶中学、新会陈瑞祺中学、杭州陈经纶体校、江门
五邑大学、陈瑞祺科学馆、
罗坑镇侨联大厦、沉冲乡渡轮码头、陈冲乡山嘴乡两所
澄波小学、
变电站、陈瑞祺工业楼、陈钰书自来水厂、新会乡
水泥路,此外还捐资
新会区人民医院、华侨中学、环城中学、荷塘职高、潘宝芬敬老院等各项建设。
1946年,陈经纶研究“道字”并将这种新字更名为“陈氏
中原地区拼音字”。
1950年,陈经纶发展陈氏家族的事业。
1978年以来,陈经纶在全国各地推广“道字”,在海内外有10多万学员。
1996年1月,
新会陈经纶中学便举办了第一届“道字”班。
2007年9月,陈经纶回到家乡亲自向学生推广“道字”输入法。
个人生活
人物逝世
陈经纶先生,于2022年1月16日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逝世,享年97岁。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清末时期,新会籍香港米商
陈澄波创造一种“道汉字体”文字,陈瑞祺在其父陈澄波创造的“道汉字体”的基础上,于1933年发明了一种拼音新字,并正式命名为“道字”。陈瑞祺之子陈经纶自1946年开始研究“道字”,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并将这种新字更名为“陈氏
中原地区拼音字”。祖孙三代创造、发明、完善、推行这种新字,足足百年,为汉字拼音化谱写了一曲感动世人的赞歌。
改革开放以来陈先生与其弟陈子民、陈经兴、陈经华等、继承先辈遗志,先后捐建江门
五邑大学陈瑞祺科学馆,原
新会区罗坑镇陈瑞祺中学、慈贤孝医院,扩建陈冲澄波学校、山咀澄波学校。陈先生在新会独资兴建
新会陈经纶中学并负担全校教职工资及校务日常开支。又捐资原新会市人民医院、荷塘职业中学、
新会华侨中学、环城侨中和罗坑和平学校,捐资兴建罗坑自来水工程,修筑水坭路等。陈先生还创办了陈经纶体育学校。自促祖国开放以来,陈先生捐资祖国超过壹亿
港元,但从不要求任何回报,可贵的是他在为祖国默默耕耘鲜为人知。
社会任职
陈经纶任北京市及江门五邑海外联谊会会长。
社会活动
慈善公益
陈瑞祺纪念基金会于1982年捐款10万元人民币,赈济
四川省水灾灾民;又捐赠32万港元兴建新会县罗坑侨联大厦和陈冲乡轮渡码头;1983年,捐赠15万港元兴建罗坑变电站;同年5月,又捐赠105万港元扩建和修建
陈冲、山咀两所
澄波小学,
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并承担学校日常开支,让本乡学生免费就读;同年,为了发展家乡的中等教育,陈经纶捐赠巨资1400多万
港元兴建
罗坑镇陈瑞祺中学,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校内有教学区、图书馆、纪念楼、运动区、体育馆、游泳池等设施,配套齐全,设计与设备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1984年3月至1993年7月,陈瑞祺基金会已为该校办学支出了270万元的经费。
1984年2月,陈瑞祺基金会捐资30万元兴建陈冲墟水泥马路。
1984年3月,陈瑞祺基金会捐资3万港元兴建陈冲乡陈瑞祺工商楼。
1985年,陈经纶捐赠450万港元重新兴建慈贤孝医院。
1986年,陈经纶捐赠42万港元兴建山咀学校。
1986年,陈经纶还捐资100万元兴建
新会区人民医院。
1986年,陈经纶捐资10.8万
港元为会城镇购置卫生垃圾箱
1986年,陈经纶捐资20万港元助建环城中学。
1986年,陈经纶捐资10万港元给新会人民医院作装修院舍之用。
1986年,陈经纶捐资550万港元扩建新会人民医院。
1987年,陈经纶斥巨资1600万元,在会城兴建驰名全国的
新会陈经纶中学。
1987年,陈经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集资金400余万元扩大华侨中学。
1988年,陈经纶捐赠60万元助
新会华侨中学兴建新校区。
1988年,陈经纶捐赠300万元兴建江门
五邑大学陈瑞祺科学馆。
1989年,陈经纶斥巨资2700万元改建北京市朝阳中学。
1990年,陈经纶捐赠1600万元兴建陈经纶少年体校。
1994年,陈经纶捐助600万港元助家乡兴建自来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