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墓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夫妇之墓
和陵即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侧约0.5公里。长期以来,误传这是一座古代的砖瓦窑址。1970年冬,当地农民在改土中发现这是一座大墓。1971年春,由四川博物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发掘,起初还以为是大型明墓,其后随着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玉册残简的相继出土,始知为后蜀孟知祥夫妇合葬墓。1973年市文管处成立后进行维护管理。198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批准孟知祥墓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基本信息
和陵即孟知祥墓,位于成都市北郊约7km的磨盘山南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知祥的陵墓,史称“和陵”,孟知祥墓是一座在南方罕见的带北方草原建筑风格的陵墓。古墓掩映在一片绿林之中,由于风雨的侵蚀,古墓内壁画脱落严重,墓内陪葬品早年被盗。或许墓主人生前也没有想到,作为自己死后享用的丰富陪葬,会被盗墓者洗劫一空。虽然墓穴内如今已经空无一物,但从墓室打磨精细的青石,四周石刻力士及龙凤等浮雕,依稀能看到墓主人生前的华贵。
发掘
1971年发掘。墓型特殊,分墓道及宝城两部分,全用青石砌成。墓道长12.5米,由青砖砌作步梯。墓门为牌楼式石构建筑,刻青龙白虎等浮雕;内侧两壁,画男女宫人彩绘像。墓室为圆锥形穹窿顶,中为主室,两旁有耳室各一,结构相同,与主室相通。主室高8.16米、直径6.5米。耳室高6米、直径3.4米。主室中置须弥座青石棺台,台长5.1米、宽2.7米、高2.1米,前后各有圆雕裸体卷发力士5人。发掘时墓已被盗,仅出土器物残片及残玉哀册、谥册、玉饰片。
墓形
乍看起来,孟知祥墓很像是一个大帐篷两边各带了一个小帐篷。这种全用石头砌筑的穹窿顶结构的墓室,在中国南方极为罕见。就四川地区而言,迄今发现及发掘的唐五代时期的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券拱顶多室或单室墓,以前蜀永陵最具代表性。像孟知祥墓那样具圆形穹窿顶结构的可谓特例。见到孟知祥墓的建筑式样,不禁令人想起南北朝著名的民俗音乐《勒歌》:“勅勒川,阴山山脉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深处南方内地的成都市,何以会出现如孟知祥墓那样颇具北方建筑风格及草原文化色彩的陵墓呢?据介绍,这要归结于孟知祥本人的经历。孟知祥虽出身汉族官吏家庭,但属沙陀部众(沙陀源出突厥别部,即突厥族之后裔),自不免受其文化传统及生活习俗的影响。因此孟知祥墓的建筑风格毫无疑问与北方的穹窿有关,是穹窿居室文化在墓葬中的反映。
规划
和陵即孟知祥墓破败不堪,虽每年都进行保护性修缮,但因为年存久远,加之风蚀严重,而且发掘时墓已被盗,仅出土器物残片及残玉哀册、谥册、玉饰片以及孟妻福庆长公主墓志铭,但这些仅存东西保存在了省博物馆,墓内空无一物,因此多年来都没有向游客开放。
成华区文广局许副局长介绍说,成华区将对孟知祥墓重新进行规划,加强修缮,争取将保存在省博物馆的出土墓葬文物回归到孟知祥墓,让孟知祥墓早日与游客见面。
孟知祥其人
孟知祥(874-934),字保,邢台县人,孟昶是他的儿子,五代十国时期均为后蜀皇帝。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他动员百姓,在成都遍种芙蓉,美化城市,每当九月花开,全城上下一片锦绣。今成都市简称蓉城,当自孟知祥植蓉始。孟知祥死后,儿子孟昶继位。某年除夕,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市。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参考资料
四川和陵.www.zh5000.com.2019-07-05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发掘
墓形
规划
孟知祥其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