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以民生为本,每年,各级政府都会遴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作为各级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
太原市
“十件实事”责任分解
一、环境保护
- 完成17个城中村的整体拆除工作。
- 对21个城中村实施集中供热改造。
- 关停分散燃煤采暖小锅炉508台,拔除黑烟囱1.81万根。
- 对154台常年运行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 8月底前对太化、煤气化等8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关停。
- 完成玉门河、九院沙河、
南沙河、
大清河4条河流全河段、汾河西干渠上兰至晋阳湖段和
杨兴河截污工程。
二、住房保障
-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万套。
三、公共交通
- 新增公交车600台。
- 建设公交专用道90公里。
- 建设智能化公交系统。
-
迎泽大街、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公交站台建成乘客诱导系统。
- 筹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入1.2万辆自行车。
四、医疗保健
- 启动“百院兴医”一期工程,实施25项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项目。
五、教育设施
- 继续实施“百校兴学”工程,改扩建50所项目学校、30所公办幼儿园。
六、残疾人关怀
- 为250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
- 为社区(村)、康复机构配发135套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
- 为26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七、老年服务
- 为全市孤寡、独居、空巢老人配发爱心一键通1万部。
- 在100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 为60岁以上的独居、空巢、困难家庭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
八、公共卫生
- 新建公厕100座,改造公厕60座。
九、文化建设
- 为全市1088个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配备文化专管员。
- 组织文化精品惠民演出500场。
十、科技惠民
- 在100个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菜市场和学校食堂安装推广蔬菜安全检测系统。
武汉市
一、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 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0条。
- 改造王家巷、月亮湾轮渡码头。
- 新增1317辆出租车。
- 推行出租车电话预约服务。
- 更新大型指路标牌500块、交通信号灯200处。
- 增设京式交通护栏118公里。
- 建设24小时运转交警便民服务平台30个。
- 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武汉通”公交乘车卡。
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 清理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绊脚桩钉。
- 修复破损人行道15万平方米。
- 改造社区道路1046条。
- 新、改、扩建公厕80座。
- 对中心城区1826个无人管理的二次供水水箱进行定期清洗并更换锈蚀严重水箱。
三、促进教育公平
- 为全市6万余名贫困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每生每天4元。
- 新、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万个适龄幼儿入园学位。
- 实施100所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达标工程。
- 改造87所农村中小学厕所。
- 选择35家游泳场所,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15天免费暑期游泳。
四、关爱老年人生活
- 为全市65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
- 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
- 新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0家,建设6家农村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12家农村福利院。
五、加强扶残济困
- 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上大中专学校实行学费补助,中专生(含职高)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大学专科生每人每年补助4000元,大学本科及以上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
- 提高4.8万名特困残疾人定额生活补助标准。
- 为全市二级以上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提供全额低保。
- 为9000名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办理服药补贴卡。
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整治农村塘堰1.4万口。
- 在500个行政村建设“村邮站”。
- 将19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
- 为全市农村符合生育政策的2万对计划怀孕夫妇(含流动人口)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改扩建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56个中心城区街道文化站提档升级。
- 举办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和展览300场。
八、推进信息惠民
- 全面建设无线宽带网络,实现中心城区3G无线网络全覆盖,核心区WLAN网络热点覆盖。
- 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图书馆、博物馆、机场、火车站、大型公园等公共服务区域,开展免费无线上网试点。
九、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
- 在所有出土工(场)地车辆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从源头治理渣土污染。
- 整治三环以内及沿线混凝土搅拌站。
- 淘汰公交“黄标车”900辆。
- 综合整治
北京二环路线至三环线内100台燃煤锅炉烟尘污染。
- 综合整治中心城区550个餐饮油烟扰民点源。
-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
十、提高城市排渍能力
- 完成竹叶山铁路桥涵洞、金家墩铁路桥、新华下路铁路桥涵洞、栅栏口立交、小东门立交、晒湖立交、武东立交和岭南路铁路立交排水改造工程。
- 完成
黄孝河明渠、机场河明渠、茶港箱涵、金沙明渠、巡司河连通港和董家明渠清淤疏浚工程。
- 完成新生路泵站进水通道改扩建工程。
东莞市
2012十件实事
NO.1 改善社会治安
- 深入推进“大巡警”机制建设,确保20%的警力用于巡逻,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
- 设立专线电话,实行有奖举报,确保举报核查率100%、处理率100%,坚决取缔“老虎机”赌博活动。
- 严厉打击路面违法犯罪,全年警情减少1100起以上,同比下降5%以上。
NO.2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 投入6000万元,提高食品抽检频次。
- 年度抽检蔬菜样本65万份、生猪及肉品样本38万份,水产品820批次、生产环节3000批次、流通环节6000批次、餐饮服务环节2000批次,定期发布不合格食品抽检信息。
- 实行有奖举报,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坚决取缔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黑市场。
- 全市创建50个示范食堂,推动100个C级以下集体食堂升级为B级。
- 建设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生猪屠宰实行全过程监管。
NO.3 加快教育发展
- 投入9亿元,全年新增公办(集体办)幼儿园15所,增加6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
- 对全市各类幼儿园进行财政补助。
- 提供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公办学位17900个,比上年增长10%。
- 基本建成东莞职教城二期房建工程,
东莞理工学院新校区和市技师学院投入使用。
NO.4 实施扶贫帮困
- 投入8.2亿元,帮扶89个欠发达村和4000户贫困户减负增收,年内实现80%的欠发达村村组两级集体经营性年纯收入达到150万元或增长10%以上、80%以上已结对帮扶的有劳动能力低保户脱贫。
- 推动6700名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2700名家庭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实现东莞生源家庭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全部就业。
- 建成10个镇街康复就业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和日间照料等服务。
NO.5 完善社区服务
- 投入3.1亿元,打造7个市级名村、22个镇级名村。
- 再创建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
- 为1000名孤寡老人家庭安装“平安铃”,为2500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NO.6 加强社会保障
- 投入9000万元,完成15万户籍妇女“两癌”筛查,将高龄津贴发放对象扩大到70岁以上老人。
NO.7 实施防灾减灾
- 投入3.8亿元,完成10宗防灾减灾工程。
- 基本完成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北侧分流工程。
NO.8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投入1.3亿元,建立专兼结合的村(社区)公共文化管理服务队伍。
- 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载体。
- 推进人均藏书增长计划,新增
公共图书馆藏书56万册,全市人均藏书达到1册以上。
- 开展“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到村(社区)、到
企业活动。
NO.9 整治环境污染
- 投入3.4亿元,完成桥头小
海河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
同沙水库截污管网工程和尾水排放工程。
- 年内淘汰或改造小功率工业燃煤锅炉200台。
NO.10 提升宜居环境
- 投入4.7亿元,建成300公里城市和社区绿道,全市达到900公里。
- 完成市区10个交通拥堵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