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
中国铁道工程专家
蓝田(1888-1966),字子玉,出生于四川省郫县,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自1917年起,他在铁路领域开始了职业生涯,特别是在铁路选线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深受同行敬重。他是成渝铁路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为国铁集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蓝田于1910年考入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科,并于1916年完成学业。在校期间,他吕振羽桥梁专家茅以升及中科院院士李俨成为同窗好友。
工作经历
1920年,蓝田加入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他在四洮、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成渝、浙赣、粤赣、湘桂、叙昆等多条铁路线上担任测量与组织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其家庭成员参与了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蓝田对成渝铁路怀有深厚的情感。尽管在国民政府时期,成渝铁路的建设进展缓慢,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铁路事业的热情。
抗日战争爆发后,蓝田跟随铁路部门内迁。抗战胜利后,他选择留在四川省继续从事铁路建设。尽管在当时的环境下,铁路建设面临重重困难,蓝田依然坚持自己的专业立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蓝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50年,当他得知中共西南局决定修建成渝铁路时,尽管已年逾六十,仍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这一伟大的建设工程之中。在他的努力下,成渝铁路得以顺利推进,并最终在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车。在此过程中,蓝田提出的改线方案不仅缩短了线路长度,还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成渝铁路通车后不久,蓝田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为成昆铁路进行了初步勘察。他们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重要的勘测工作,为成昆铁路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3年后,蓝田转而在宝成铁路的勘测设计与施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的山区改线方案得到了采纳,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
1958年,蓝田已是一位71岁的老人,但仍担任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即使院方考虑到他的年龄,希望他不再外出工作,但他还是主动申请参与了川豫线(后更名为襄渝铁路)的勘测工作。
相关事件
蓝田曾连续三届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于1959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6年2月18日,蓝田在成都市逝世,享年78岁。
方志编纂
蓝田对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尤其是铁路、公路交通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积极参与了《四川通志》的编纂工作,并主持了其中《铁路志》的部分撰写。
参考资料
《行走巴蜀山水间》纪实文学.中国作家网.2024-08-12
建国第一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2024-08-1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相关事件
方志编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