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堡
1942年建于波兰的纳粹集中营
索比堡(Sobibor)灭绝营,位于波兰的卢布林地区索比堡村附近。建于1942年3月,是赖因哈德行动的组成部分。1943年底在一次囚徒起义后关闭。约250,000犹太人在索比堡遇害。
构造
德国人将索比堡的营地建造成长方形,长1969英尺,宽1312英尺。营地四周围环以由带刺铁丝网和树枝相间而成的栅栏。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外界窥视营地内部情况。灭绝营分为三部分:办公区、接收区和灭绝区。运送进来的犹太人被直接带到接收区。灭绝区拥有毒气室、掩埋尸体的壕沟以及为在此工作的犹太囚徒准备的住房。毒气室建造的形同浴室,每次可以容纳160到180人,使用一氧化碳气体做燃料。
历史
1942年4月
党卫军第一中尉佛朗兹·斯坦格尔被任命为索比堡灭绝营的指挥官。他的职员包括:20到30名党卫军士兵(其中许多人参与过安乐死计划)和90到120名乌克兰人。
抵达索比堡的最强壮的犹太人被分配到犹太工作组。他们的工作是服侍营地职员,执行有关处理新来者的任务。前后有大约1000名囚徒在工作组劳动。
然而,大多数被送到索比堡的犹太人立即遇害了。火车一抵达索比堡,犹太人就被告知已抵达一座前往各个劳动营的中转营。在开始下个旅程之前,他们需要淋浴和消毒衣物。接着男女分开,儿童跟母亲走。纳粹命令受害者脱掉衣服,交出贵重物品。然后,犹太人被赶着跑向毒气室。纳粹捶打他们,向他们吼叫,并向他们射弹警告。每次赶进毒气室的犹太人约在450到550人之间。
室内受害者人数一旦达到最满,毒气室便被封闭,毒气随后就沿着管道输送进来。20到30分钟之内,里面的人就全部死亡。犹太工作组即所谓的特遣队负责搬运尸体,拔掉所有金牙,再掩埋死尸。从抵达到埋葬,整个过程只需两到三个小时。在那段时间内,囚徒被强迫清理火车车厢。清理完毕,火车开走,另外20列车厢又开进营地。
没有立即被送进毒气室的犹太人则要经历一种拣选程序,且以后天天要经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幸存数月以上。
索比堡灭绝营完工前,对犹太人的谋杀在索比堡就已经开始了。1942年4月中旬,从克拉科夫劳动营运来了250名犹太人,他们在毒气室中遇害。索比堡一落成,灭绝过程的第一阶段便开始了,这一阶段从1942年5月初持续到7月末。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奥地利和波兰卢布林地区的犹太人被运送进来。约90,000-100,000犹太人遇害。7月底,为了修复从卢布林到海乌姆的铁路线,运输暂时中断。德国人利用这次间歇又建立了三座毒气室,因为他们发现现有的毒气室每次不能毒杀足够多的人,行动效率不高。新毒气室一次容纳的人数是以前的两倍。在此期间,施坦格尔被调往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索比堡由弗朗茨赖希施莱特纳接管。
1942年10月
去索比堡的运输重新开始。同年末,德国人为了隐瞒迄今犯下的杀戮,将尸体挖出并焚毁。1943年3月,4000犹太人分四批从法国运抵索比堡。到6月,来自卢布林和东加利西亚地区的70,000-80,000犹太人,以及来自普通政府的145,000-150,000犹太人被驱逐到索比堡。在3月至7月间,约35,000名来自荷兰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抵达这里。他们被迫写信告诉亲属,说他们来到了一座劳动营。但一写完信,他们就遇害了。到1943年10月底,来自斯洛伐克的25,000犹太人在营地遇害。最后一批受害者于1943年9月抵达,共有大约14,000人。他们来自蒂莫·韦尔纳、明斯克和利达的隔都。
在索比堡运营的一年半期间,囚徒几次试图逃跑。有些人逃跑成 功,但纳粹处决了许多囚徒作为惩罚。1943年7、8月间,囚徒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由莱昂费尔德亨德勒的领导,他以前是茹乌凯夫的犹太居民委员会领导人。他们计划发动起义,让大批人逃离索比堡。9月底,苏联的犹太战俘被从明斯克带到索比堡。其中就有中尉亚历山大佩切尔斯基,他加入这个地下组织,成为领导人,费尔德亨德勒则当他的副手。该组织策划杀死党卫军士兵,夺取他们的武器,打出灭绝营。起义于1943年10月14日爆发。囚徒杀死了11名党卫军和几名乌克兰人。大约300名囚徒得以逃脱,但其中大多数人遭到追击和杀害。没有参与逃亡的囚徒也被杀害。约50名逃亡者幸存到战后。
1943年2月
海因里希·希姆莱视察索比堡,观看了灭绝过程。此后,他决定将索比堡改造成集中营。但在10月的起义之后,这些计划有了改变。纳粹决定摧毁索比堡。他们清理了整片土地,再种上庄稼。一队乌克兰营地警卫迁到这里。
1965年
参与索比堡运行的11名党卫军成员被送往西德哈根受审。1人被判终身监禁,5人被判三至八年的有期徒刑,4人宣告无罪,1人自杀。波兰政府将索比堡改建成一个国家纪念场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构造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