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男,1957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国家督学、安徽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
二等奖两项,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
特等奖一项,
一等奖多项。主持教育部教改人文社科类项目多项。1982年参加工作,历任
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学院成教院院长、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办公室主任、纪委书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院长。现任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近年来,徐建平在《
中国高等教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简介
“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芜湖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教学委员会主任等职。1982年以来,分别在安徽工程科技大学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007年赴
新加坡参加培训,2009年赴美国研修。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高职教育发展和战略发展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多项。
任职简历
1975.03 泾县白华公社下放知青
1982.07 安徽机电学院教师
1988.03 任安徽机电学院教务处科长,副处长
1996.11 任安徽机电学院成教院副院长,院长
2000.05 任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办公室主任
2002.06 任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管理工程系主任
2004.01 任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2004.09 任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18.01任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副董事长、院长
获奖情况
198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成教先进个人";
2000,2001,2003年被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评为"先进个人";
2006年获得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长论坛优秀论文
一等奖;
2008获得安徽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教学研究成果。
主要事迹
徐建平同志热爱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树立
科学教育发展观,注重学校内涵建设,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勇于开拓创新,成绩显著。担任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以来,加强对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注重对高职院校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思考,牢牢把握抓机遇,显特色,求发展的主题,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广大教职工形成了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钻业务的良好氛围,2006年把学院带入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院校行列;2007年,在教育部示范建设一周年成果展上荣获"最佳展示奖"称号;2008年,教育部《百所名高职》摄制组来我院进行专题采访并摄制专题片,"中国高职教育国家示范丛书"编委会在首批28所示范院校中遴选5所院校,选派作家为我院撰写长篇报告文学《迎立潮头唱大风》;2009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3所,安徽省唯一一所单独自主招生的试点高职院校。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办学思想先进,办学思路清晰。
徐院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办学,联合企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就业导向,技能为重"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了"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注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并推广了"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二,坚持科学的管理观,注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育人环境良好。
徐院长注重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与学院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系各部门的积极性,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探索
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体制,理顺院系两级责,权,利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扩大教学系部办学自主权,激发教学系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作为
管理学方面的教授,徐院长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研究,重点对高职院校如何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如何开展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徐院长注重学院环境建设。注重教育教学条件改善,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亮化建设,注重加强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营造一个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学生自我育人,人人都是育人主体的育人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制度环境;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的工作环境,相互尊重理解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比较体面的生活环境和美丽亮化的校园环境。
三,坚持正确的特色观,注重学院内涵建设,办学业绩显著。
徐院长注重学院的内涵建设,进一步创新学院示范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自身特色,"通过目标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专业)特色产生生产力,模式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特色产生凝聚力,教师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特色产生竞争力。"把提高质量和强化特色作为学院建设的工作重点。近两年来,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负责人,他主持5个国家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10个设备先进,共享性强,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的重点实训室和3个实训车间建设以及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各重点建设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结合专业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探索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前校后厂,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产教合一"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各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重构课程体系,制订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统一,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学院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为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06年在全省思政评估中我院获得"优秀"等级。多年来,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院自2001年以来五次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的形势下,我院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仍未明显降低,到目前为止,签约率已超过98%。同时,有多名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事迹被中国高职高专网,安徽教育网,芜湖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特别是我院自主创业的学生代表王守云同学还被邀请到北京,在全国高职院校就业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四,坚持正确的服务观,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影响明显。
徐院长重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一是重视为地方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重视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培训技师的力度;三是重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农民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
技术咨询,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截止2008年,学院为国家共输送了5万名高等专业技术人才。近两年,学院举办了6期骨干教师培训班,为省内30多所职业院校培训双师素质教师120多人,为30余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课程开发的培训;学院重点专业通过各种途径已为社会培训各类人才近5200多人次,其中,仅为奇瑞公司培训新员工就达2000多名;完成技能鉴定3415人次;为企业培训技师75名;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农民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
技术咨询,印发农业实用技术宣传材料,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展应用技术研究13项,完成4项专利申请;其中有1项已获得专利授权,完成科研立项26项。"奇瑞480
发动机热试拆装
台架研制","稀土无刷电机研发","
蝴蝶兰属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等一大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及专利的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徐院长主持研究《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下的我省汽车工业竞争战略研究》(04035027),《产业集群与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研究》(AHSK-04D55)和《校企"融入式"联合办学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2007jyxm127)等省级科研课题,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主持完成的《校企"融入式"联合办学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项目获得安徽省教学研究成果
一等奖,并已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该研究成果在全国高职教育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教育部专家及高职院校同行的认可和肯定,曾2次在全国会议上,5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或典型经验介绍,先后有118所省内外高职院校来学院学习交流,已经在全省64所高职高专院校以及对口支援的西部院校中推广。
近年来,徐院长在《
中国高等教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撰写的《关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的思考与探索》获2006年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长论坛优秀论文
一等奖。
主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