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畈村
大雅畈村
3、俞公山:在大雅村南侧山坡,海拔320米,点状聚落,在100余年前潘氏公从双溪口姓潘村迁入。全村实现通电、通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400户,配置垃圾箱50个,改厕户数400户。
村落历史
1、大雅畈:海拔250米,块状聚落,四周地势平坦,省二级平黄公里及越溪河流穿林而过,对交通及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据《灵川江氏宗谱》记载。江姓氏于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间由江约着公带子连高连付从雅江村迁入本村。据《五云赵氏宗谱》载,赵姓氏于嘉庆爱新觉罗·旻宁间由县赵凤昭公迁入本村。目前主要以江姓氏族为主,同住赵、李、田氏。共388户,998人,均属汉族。据古老人传说:本村名最早叫“大俄畈”,因本村最早是姓俄姓氏人居住,(此姓氏人已无人传承)。后承一段时间叫:“胜路畈”,后又改为“大路畈”,是因为双溪口乡各村七月七日去胡源乡献山庙迎案要经过本村街路的必经之道,且路大又直,所以属称大路畈而设名,解放后改为大雅畈,直到现在,在解放前没乡之前,全县以“都”为现在的乡镇。本村曾设划分二个都,下半村属16都管,上半村属17都管。在1946年——1948年间本村曾是“维新乡”(就是现在的溶江乡政府管辖范围)政府所在地。在解放前曾经建有一个“百货及农村产品”市场,市场非常繁荣。
2、枝树下:在大雅畈村的东北侧,海拔260米,地势平坦,点状聚落。古老时曾是“济寺”寺院。而村间有一棵大储树,俗称枝树,以树为村名。同时兼有官路,底庵合并一个自然村,共38户,98人,均属汉族,主要以徐姓氏族为主,同住江氏、麻氏。省二级平黄公路穿村而过。
3、俞公山:在大雅畈村南侧山坡,海拔320米,点状聚落,在100余年前潘氏公从双溪口姓潘村迁入。(当时以帮助俞姓看山,后潘氏买下),因此山当时山村系俞氏族公常所有,村因而设名,目前共有39户,99人,均姓潘,汉族,2005年在党的下山脱贫优惠政策鼓励下,全村整体搬迁到俞公坑口,在大雅畈村南侧,海拔高度比原来低60米。村民对交通、居住条件、生产生活等比原来都带来了良好的条件。村民要求:将“俞公山”村名改为“潘家村”。
自然资源
土地面积1919亩,其中山林面积751亩,耕地面积354亩,包括水田面积339亩和旱地15亩。
基础设施
该村配有完善的便民服务中心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村级卫生室1个、垃圾集中处理池1个、无公害化公厕2座、人工湿地(化粪池)135平方米1座。全村实现通电、通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400户,配置垃圾箱50个,改厕户数400户。公共服务设施用房面积为610平方米,包括放心店、活动室、阅览室、广播室、电视室、乒乓球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星光之家、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场所,建有室外健身场所,供村民学习、娱乐和休闲。村成立了治保调解组织、治安队、消防志愿者,近年来,全村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村级经济
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7.7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0.73万元,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89.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45万元,主要依靠大会堂店面出租,集体经济薄弱。2011年人均纯收入5316元,2012年人均分配收入6378元。
收入来源分三大块:1、传统农业,种植生产以小麦、油茶阳芋番薯、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以黄花菜、板栗、蚕桑、茶叶等为龙头,建有农村产品交易市场一个。粮油种植面积681亩,蔬菜526亩、茶叶48亩、果品24亩、蚕桑10亩;
2、外出务工,如开办浴室、隧道工程、进厂打工等,其中开办浴室与打山洞是该村的两大特色产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造就一大批致富能人;
3、来料加工业,主要有穿珠、钩围巾等,现有2个加工经纪人,解决了该村一部分妇女、老年人口就业问题。
特色产业
主打传统种植业,以黄花菜最为出名。
人口卫生
全村共有509户、1201人,劳动力718人,其中外出劳动力470,65人残疾。
配有村级卫生室1个、垃圾集中处理池1个、无公害化公厕2座、人工湿地(化粪池)135平方米1座。全村实现通电、通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400户,配置垃圾箱50个,改厕户数400户。
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94.01%,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80人。
文化生活
大雅畈村文化中心内设有阅览室、电视室、乒乓球室等七个场所供居民学习、娱乐和休闲。老年星光之家的建立使村老年人有了自己的“天地”,经常的集体娱乐活动,增加了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村居民自编自导的节目曾在溶江乡国庆晚会上精彩上演。文化中心的建立将会推动村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创新,促进村全面发展。
基层组织
全村设党支部一个,截止2013年2月,共有党员57人。
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支委等组成,下设10个村民小组。
新农村建设
该村自2010年4月开始省级中心村培育建设项目,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中心村建设目标,其中玉坑新安置点规划用地34亩(其中山坡地26亩,原耕地8亩),建住房楼约百余栋、村委办公楼(便民服务中心)1栋、文化广场和其他基础配套设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村落历史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村级经济
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
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新农村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