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就是指在餐桌上吃饭用餐时的礼仪常识,餐饮礼仪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且因为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在汉代,就有了详细的餐桌礼仪规定,如宾主之分、坐次之序、举杯致辞等。
唐朝时,宴席礼仪更是变得更加讲究,礼仪书籍也开始逐渐流传。到了宋代,餐桌礼仪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 明代时,餐桌礼仪更是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如《
大观茶论》《南怀瑾谈吃》 等饮食文化著作,更是对餐桌礼仪有着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到了现代社会,
中原地区的餐桌礼仪文化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含义
餐桌礼仪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餐饮礼仪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
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且因
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起源
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如《周礼》中,就有详细的关于宴席礼仪记载。在古代,举办宴席是一种尊贵的社交活动,不仅需要精心策划,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逐渐发展。在汉代,就有了详细的餐桌礼仪规定,如宾主之分、坐次之序、举杯致辞等。
唐朝时,宴席礼仪更是变得更加讲究,礼仪书籍也开始逐渐流传。到了宋代,餐桌礼仪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 宋代著名的《礼器图谱》就详细介绍了餐具的种类、摆放方式和使用方法等。明代时,餐桌礼仪更是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如《
大观茶论》《南怀瑾谈吃》 等饮食文化著作,更是对餐桌礼仪有着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中原地区的餐桌礼仪文化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餐桌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贸易往来、生意商谈等,下至接待亲朋好友、家庭聚餐等,这其中当然就包括各种各样的礼仪和规范。
礼仪内容
入席
大部分国家在就餐席位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尤其在正式场合中,就餐席位甚至有较为严格的“规矩”,不得轻易僭越。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就餐席位方面遵循的是“以远为上、以右为尊”, 也即正对着门的中间座位为“上座”,上座右边的位置尊于左边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家中年长之人或者尊贵 的客人坐上座,其他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部分非正式的就餐场合中,中国在就餐席位上怎没有特殊的规矩或礼仪,人们一般都会与熟悉 的人坐在一起,以方便交谈。在就餐座次的安排上,处处体现着
中原地区人民的谦逊、礼让和热情,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进餐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上菜有着固定的顺序,一般情况是先上酒水,然后上凉菜,接着是主菜,最后是主食。菜盘摆 放一般呈现放射状,整体为方形或者圆形,取“四平八稳”和“圆圆满满”之意。开始就餐时,按照传统礼仪,中国习惯先让长者、贵宾动筷子,然 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因为中国人习惯围桌就餐,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较近,所以在就餐时需注意自己的“吃相”,应尽量少起身夹菜,不能 夹了菜又放回去,同时也不能发挥不雅的声音。在喝酒水饮料方面,
中原地区较为突出的便是“劝酒文化”,起身敬酒、绕桌敬酒是很常见的就餐 行为。在用餐过程中如果需要中途退席,则需要向主人解释清楚原因,以表达歉意。用餐结束后也要表达对餐席主人的感谢。
中西差异
约定时间
由于文化不同,各国之间对于"准时"的理解也有一些差异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强,例如在
英国,赴宴时不宜早到,晚到10分钟最佳;而在
瑞士,则要准时按照约定时间赴约。在西方国家约见某人必须提前向主人预约并说明预约的目的,时间和地点,以表对他人时间安排的尊重而在中国,与别人约见不用像西方这样正式预约,较为随意。但在参加宴会,聚会时要提前15分钟左右到达约定地点,表示对于此次约会的重视和尊重。
座位安排
在就座顺序方面,中国人就餐:礼宾次序是安排座位的主要依据一般先请客入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依次入座。这是礼貌,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尊敬老者和宴客主人是美德。而西方人就餐时,一般是客人、长者、已婚人士先就座其次,在就座方式方面,中国人就餐,如果条件允许,在就座时最好从座椅的左侧接近它,这样做不仅是一种礼貌,而且也比较容易就座。而西方在这一点与中国相同因为古时西方是比较讲究骑士精神的,习惯性把配件别在左侧,就餐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从左侧进入比较方便。随后,也就沿袭了下来。而且入座时,西方人也特别讲究,非常讲究礼貌,例如如果是女士的话,一般会由一位男士先拉开椅子,待女士进入座位后,再轻推椅子进去。最后,在入座后礼仪方面,中国人一般要长者先动筷,在庄重一点的场合时,就要求吃饭不要太大声,因为这样会显得没有家教影响别人的就餐。当然,在一些比较随意的场合,这些礼仪就可以根据情况而变,没那么严肃而西方人按照其比较严谨的饮食文化,在日常就餐中,也几乎时时刻刻地注重这方面的礼仪。比如就餐时,坐姿端正,使用刀叉时,都不会发出太大的声音,比较中规中矩的。
取食礼仪
中国人在餐桌上坚持由主宾先取,以劝酒劝菜为礼貌来显主人的热情好客对于那些够不着的菜。可以请人帮忙盛取,切忌起身甚至离座去取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绝不会勉强别人。另外,中国人会主动拿茶或饮料,并不断给自己添茶。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子空着的,空着就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而西方客人会自己选择所需的饮品,不会一直祝酒。喝酒时也是小口地喝。而且,中国人在敬酒时要以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宾主身份为序,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取菜时不能左顾右盼,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多人一桌用餐,取菜时也要注意相互礼让,依次而行,取用适量;而西餐的取食时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盘子的声音:就餐时也尽量少说话,饭后吃甜点时才是聊天时刻。
餐桌用语
在请客人用餐时又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餐桌饮食文化中,是比较讲究谦逊的态度的。每次邀请客人后,都要进行一番大准备,比如:打扫卫生,买多种多样的菜等。但不管他们准备的有多么丰盛,都只会说“招呼不周,大家随意一些,当作在自己家。”而西方人在招待客人时,经常就会说“Help yoursel!",显得非常随意。与此同时,在就餐时,中国的主人比较习惯吆喝随便吃,多吃点,充满热情。饭吃的多就代表客人非常喜欢当时的饭菜,这样主人也会非常高兴。然而,在西方这就比较随意,主人会比较尊重客人的意愿,主要是让客人随意。另外,中西方最大的差别就是就餐的气氛。一般,中国人喜欢聚集在一起吃,就餐时,也就非常讲究热闹的气氛,你夹一块,我夹一块,最爱一边聊天一边吃。而西方的气氛就比较安静,他们的食物就放在眼前,吃自己的,也不怎么喜欢在饭桌上讲话。
餐具
中原地区的传统餐具是筷子,也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条棍。筷子的出现,是因为古时中国人使用小树枝或小竹枝来代替手来捞取滚烫或冰冷的食物,就像是手指的延伸。后来,渐渐发展为用圆滑的竹枝制成的筷子。中国传统对于筷子的使用十分有讲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筷子随便交叉放置在桌上,要整齐地竖向放置在碗的正中筷子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也与中国的民俗有深刻的联系。例如,因为筷子的单位是双,并且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所以象征着好事成双等美好寓意,也有团结的寓意。
中原地区有关于筷子的民谚。“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一根筷子易折断,众人划桨大浪高”等等。这些谚语都象征着中国人团结的
集体主义意识。
西方国家的主要饮食工具是刀和叉。刀叉的最初起源和古代
欧洲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习惯随身带刀,用刀切肉,十分方便。后来渐渐发展为在餐桌上使用的较为美观的刀叉。在西方,在用餐时持餐具的基本原则是左手拿刀或者汤匙,右手拿叉。左右手相互配合使用进餐,用餐中刀叉应摆放为“八字形”,放在餐盘的两侧。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放入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须放下,但若需是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应当注意的是,无论何时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根据吃的食物的不同,刀叉的大小尺寸规格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吃肉和吃蔬菜所用的刀叉是有区别的。
餐桌文化禁忌
在中国,用餐前或者用餐途中,不能交叉放置筷子;在等待就餐时,切忌用筷子敲打碗或者茶杯;在用餐途中,不要插筷子在饭上;在夹菜时,不要用筷子翻找食物;在与人说话时,不要一边说一边挥舞筷子。而在西方国家吃肉类时要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吃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者配菜只需把它放到碟边,用餐结束时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者手上的油渍即可,吃完每碟菜之后,要将刀叉并排在碟上并且叉齿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