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华(1828年—1875年),古代兴达户即今
西山区楂子树人,杨氏家族来果落籍第五代后裔,
清代果敢地区的首任“世袭土司”,同时也是清廷首封的“世袭果敢县正堂”。他在任期间,果敢成为
中原地区认可的
汉族土司政权,并与西方的木邦发生战争,取得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岸的领土。杨国华在任35年,死后葬于拱掌上鱼塘,今碑墓尚存。
杨国华在其父杨有根之后继承了土司之位,于1840年被清朝赐予铜印,成为果敢的统治者。当时,他年仅12岁,因此由其叔父杨有泮辅佐行政,这一安排持续了6年。1846年,杨有泮去世,18岁的杨国华开始独立承担统治责任,抚养诸弟并处理地方政治。
1861年,即
咸丰11年正月,滇西永昌府辖区,包括云、凤、镇、耿及
果敢,被
杜文秀领导的反清回民起义军所控制。这一时期,被称为“红白两旗战争时期”,持续了14年。时年33岁的杨国华顺应时势,召集
地方武装参与起义。他与义军头目林义结拜为兄弟,相互协调行动,并曾参与义军围困
昆明市的远征作战。然而,围城作战失败后,他陆续退守滇西及果敢本土。在
大理白族自治州期间,他参拜了“大理观音堂”,并许愿求子,同时将观音圣像带回果敢,在老街建庙供奉。这一举动开启了果敢地方对
观世音的佛教崇拜,至今
庙宇尚存,香火不断。
早在明代
隆庆年间,江西木邦土司就曾多次进犯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镇康县、
孟定镇等地,其中
果敢是首要目标,但最终都被明军击退。1856年红白两旗战乱开始后,木邦土司趁边郡空虚之机,于1867年再度进犯果敢。杨国华及其弟弟们率领民兵乡勇进行了抵抗,成功击退了入侵者,并扩大了果敢的领地。
1872年,清军重兵围攻大理义军大元帅府,
杜文秀服毒自尽,余部退守滇缅边地。1874年,清军和耀增部攻克了多个义军据点。在杨国华的承诺下,林义、马二等义军将领率余部及眷属退入果敢避难。然而,杨国华的六弟
杨国正对此持反对意见,并向清军提供了在
果敢的义军余部活动的情报。最终,林义、马二所部及眷属被清军赶出了果敢。这一事件埋下了
回族对杨国正的历史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