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足目
昆虫纲有翅亚纲的目
纺足目(Embioptera),通常被称为织网虫或足纺虫,是一小群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昆虫,属于翅翼纲。该目曾被称为Embiodea或Embiidina。已描述了11个科中的400多种物种,该目的最古老化石可以追溯到中侏罗纪。这些物种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具有长而柔软的身体、短腿,只有雄性具有翅膀。纺足目是群居性昆虫,通过从前腿腺体分泌的细丝在细丝通道中亚社会地生活。这些群体的成员通常是相关的雌性和它们的后代;成年雄性不进食,并在交配后不久死亡。一些物种的雄性具有翅膀并能够散布,而雌性则留在它们孵化的地方附近。交配后的雌性可能会离开群体,在附近建立一个新的群体。其他雌性可能会出来寻找新的食物来源,以扩展通道,但总的来说,这些昆虫很少离开它们的通道。
形态特征
纺足目动物以习性活泼、行动迅速、足能吐丝结网而得名,也称足丝蚁。全世界已经记录了约460种,多数分布在热带,少数分布在温带,在我国并不常见,仅记录8种。
其体细长、扁平,约4-6mm,部分种类可超过10mm,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复眼发达,无单眼。口器咀嚼式。足短粗,跗节3节,前足第1跗节膨大,特化成丝腺,能吐丝结网。雌虫无翅;雄虫常有2对大小相似的膜质翅,翅脉简单。腹部与胸部近等长,10节,尾须1或2节,产卵器不明显,雄性外生殖器不对称,着虫外形似雌虫。雄性成虫虽然具有强大的颚,却不用来进食,只是在交配时用它来抓住雌性成虫。
生活习性及分布
纺足目能分泌丝,结成丝管,常栖息于石块、树皮裂缝间。种类甚少,分布于热带地区,中国已有记录共5种,如等尾足丝蚁,分布于云南省广东省福建省、台湾等省。以枯死或腐烂的植物碎片、地衣苔藓植物为主要食料,在饥饿时,雌、雄虫常互相吞食。若干种类栖息于蚁或白蚁的巢中。喜隐蔽,群居。昼伏夜出。雄虫有趋光性。
繁殖发育
纺足目动物为渐变态发育。卵长圆柱形,一端有盖。雌、雄若虫形态相似,仅在雄虫出现翅芽后形态才明显不同。共有4-5个龄期。1龄若虫至成虫死亡前均能织丝。初龄若虫翅芽包藏在体壁内,末龄时翅因蜕皮而外露。腹末节的不对称在若虫末龄时方出现。成虫和若虫均能以前足在树皮裂缝或碎石间泌丝结网,构筑隧道。雌、雄交配后,雌虫可单独在隧道里产卵,独自抚育后代,每年1代或数代。
分类与演化
1940年,E.S.罗斯和C.戴维斯将纺足目分成2个亚目8个科35个属135种。近年来,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建立一个中心,收集十几万号纺足目昆虫标本。1970年,罗斯又将纺足目分成4个亚目14个科。纺足目昆虫形态和习性十分特殊,在构造上与白蚁有相似之处。根据比较形态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它与石蝇近缘。全球已描述了11个科中的400多种纺足目物种,其中大部分栖息在热带地区。据估计,目前可能有大约2000种物种。纺足目的化石非常罕见。该群体可能最早出现在侏罗纪;已知最古老的化石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中侏罗世的Sinembia rossi和Juraembia ningchengensis,它们被归类到一个新的家族Sinembiidae,并于2009年描述。J. ningchengensis的雌性具有翅膀,支持了罗斯的提议,即祖先纺足目的雌雄性都有翅膀。纺足目的外部系统发育一直存在争议,2007年,这个多翅目被争议性地归类为天使昆虫目(Zoraptera)和竹节虫目(Phasmatodea)的姐妹群。2012年米勒等人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纺足目在多翅目中的位置,结合了形态和分子证据。该群体的内部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解决。米勒等人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了该目的82种物种的96个形态特征和5个基因。无论是用最简配法、最大似然法还是托马斯·贝叶斯法,都发现了四个家族在系统发育树中都是单系群:布满科(Clothodidae)、Anisembiidae、Oligotomidae和Teratembiidae。Embiidae、Scelembiidae和Australembiidae在一个或多个分析中保持单系群,但在其他分析中被打破,因此它们的地位仍然不确定。在最简配法分析下,布满科(Clothodidae)或在贝叶斯分析下,Australembiidae是纺足目其他分类单元的姐妹分类单元,因此不能从这项工作中得出单一的系统发育树。
词源
纺足目(Embioptera)的名称来自希腊语εμβιος(embios),意为“活泼”,和πτερον(pteron),意为“翅膀”,这个名称可能并不是特别描述这个飞行者群体的特点,也许更多地指的是它们在前后移动时的惊人速度。常用名称“织网虫”来自昆虫前腿上独特的跗节,可以产生多股丝线。它们利用这些丝线制作类似蜘蛛网的通道,用于生活。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及分布
繁殖发育
分类与演化
词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