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是中国保监会在2018年1月10日第5次主席办公会上审议通过的一项法规。该办法于2018年1月24日正式公布,并自同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办法发布
发布背景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于2018年1月24日公布的,旨在规范保险资金的运用行为,防范相关风险,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持保险市场的有序发展。该办法经过了中国保监会第5次主席办公会的审议通过,并自201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
法规编号
保监会令〔2018〕1号
签署人
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资金的运用行为,防范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了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活动时,应遵循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保险资金,是指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以及其他资金。
第四条
保险资金的运用必须服务于保险业的主要目标,坚持稳健审慎和安全性原则,符合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根据保险资金的性质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保险资金的运用应当保持独立运作,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股东不得违法干预保险资金的运用工作。
第五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依法对保险资金的运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资金运用形式
第一节 资金运用范围
第六条
保险资金的运用限于以下几种形式: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股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资金从事境外投资的,应符合中国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
保险资金办理银行存款的,应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
商业银行作为存款银行。
第八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债券,应达到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信用级别。
第九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主要包括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保险资金开展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等,中国保监会根据不同情形实施差别监管。保险资金投资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股票,以及以外币认购及交易的股票,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第十条
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其基金管理人应符合一定的条件。
第十一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以及其他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十二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应当为境内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
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
Inc.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
第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购置自用不动产、开展上市公司收购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使用自有资金。
第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满足有关偿付能力监管规定。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的保险子公司不符合中国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不得向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投资。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限于以下企业: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
第十五条
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
第十六条
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
第十七条
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符合条件的保险私募基金,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十八条
除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外,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不得有以下行为: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入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投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发放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除外),以及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投资行为。
第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比例监管要求,具体规定由中国保监会另行制定。中国保监会可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对保险资产的分类、品种以及相关比例等进行调整。
第二十条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非
人寿保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资金运用,应在资产隔离、资产配置、投资管理等环节独立于其他保险产品资金,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二节 资金运用模式
第二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按“集中管理、统一配置、专业运作”的要求,实行保险资金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保险资金应由法人机构统一管理和运用,分支机构不得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第二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选择符合条件的
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第三方托管和监督,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二十三条
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的,主要职责包括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交割和资产估值、监督投资行为、向有关当事人披露信息、依法保守商业秘密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四条
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不得有以下行为:挪用托管资金、混合管理托管资金和自有资金或者混合管理不同托管账户资金、利用托管资金及其相关信息谋取非法利益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应当具备相应投资管理能力。
第二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根据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按照相关监管规定自行投资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作为受托人进行投资。本办法所称投资管理人,是指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
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管理机构。
第二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管理人投资的,应订立
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三方职责各自独立。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履行制定资产战略配置指引、选择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执行情况、评估受托人投资绩效等职责。受托人应执行委托人资产配置指引,根据保险资金特性构建投资组合,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第二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管理人投资的,不得有以下行为:妨碍、干预受托人正常履行职责、要求受托人提供其他委托机构信息、要求受托人提供最低投资收益保证、非法转移保险利润或者进行其他不正当利益输送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九条
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不得有以下行为:违反合同约定投资、不公平对待不同资金、混合管理自有、受托资金或者不同委托机构资金、挪用受托资金、向委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承诺、以保险资金及其投资形成的资产为他人设定担保、将受托资金转委托、为委托机构提供通道服务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可以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内的投资品种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或者购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及时向有关当事人披露资金投向、投资管理、资金托管、风险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信息,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根据受托资产规模、资产类别、
产品风险特征、投资业绩等因素,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合同方式与委托或者投资机构,约定管理费收入计提标准和支付方式。
第三十一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应在中国保监会认可的资产登记交易平台进行发行、登记、托管、交易、结算、信息披露以及相关信用增进和抵质押融资等业务。保险资金投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以外的其他金融产品,金融产品信息应在中国保监会认可的资产登记交易平台进行登记和披露,具体操作参照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相关规定执行。前款所称其他金融产品是指
商业银行、信托公司、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发行,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金融产品。
第三章 决策运行机制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职责
第三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在公司章程和相关制度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保险资金运用职责,实现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权、运营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第三十三条
保险资金运用实行董事会负责制。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对资产配置和投资政策、风险控制、合规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审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确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方式、审定投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审定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及相关调整方案、决定重大投资事项、审定新投资品种的投资策略和运作方案、建立资金运用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职责。董事会应设立具有投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相应职能的专业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决定委托投资,以及投资无担保债券、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等重大保险资金运用事项,应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第三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根据董事会授权,应履行以下职责:负责保险资金运用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建立保险资金运用与财务、精算、产品和风险控制等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商机制、审议资产管理部门拟定的保险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及相关调整方案,并提交董事会审定、组织实施经董事会审定的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控制和管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以及其他相关职责。
第三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设置专门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并独立于财务、精算、风险控制等其他业务部门,履行以下职责:拟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拟定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及相关调整方案、执行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实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其他相关职责。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负责日常投资和交易管理;委托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履行监督投资行为和评估投资业绩等委托人职责。
第三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在投资研究、资产清算、风险控制、业绩评估、相关保障等环节设置岗位,建立防火墙体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设置投资、交易等与资金运用业务直接相关的岗位。
第三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具有相应管理职能的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拟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制度、审核和监控保险资金运用合法合规性、识别、评估、跟踪、控制和管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定期报告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状况以及其他相关职责。
第三十九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设立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风险管理,履职范围应包括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运作的所有业务环节,独立向董事会、中国保监会报告有关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建议。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不得主管投资管理。如需更换,应于更换前至少5个工作日向中国保监会书面说明理由和其履职情况。
第二节 资金运用流程
第四十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个环节、有关岗位的衔接方式及操作标准,严格分离前、中、后台岗位责任,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做到权责分明、相对独立和相互制衡。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资产配置相关制度、投资研究、决策和授权制度、交易和结算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第四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以独立法人为单位,统筹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综合偿付能力约束、外部环境、风险偏好和监管要求等因素,分析保险资金成本、现金流和期限等负债指标,选择配置具有相应风险收益特征、期限及流动性的资产。
第四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专业化分析平台,并利用外部研究成果,研究制定涵盖交易对手管理和投资品种选择的模型和制度,实时跟踪并分析市场变化,为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相对集中、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投资决策和授权制度,明确授权方式、权限、标准、程序、时效和责任,并对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和逐级问责。
第四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和完善公平交易机制,有效控制相关人员操作风险和
道德风险,防范交易系统的技术安全疏漏,确保
交易行为的合规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公平交易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实行
集中交易制度、构建符合相关要求的集中交易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
反馈系统、建立完善的交易记录制度、在账户设置、研究支持、资源分配、人员管理等环节公平对待不同资金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应遵守证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风险隔离机制,实行相关从业人员本人及直系亲属投资信息申报制度,切实防范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开展保险资金运用绩效评估和归因分析,推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分散化投资,实现保险资金运用总体目标。
第四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保险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减少或者消除人为操纵因素,自动识别、预警报告和管理控制资产管理风险,确保实时掌握风险状况。信息管理系统应设定合规性和风险指标阀值,将风险监控的各项要素固化到相关
信息技术系统之中,降低操作风险、防止
道德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数据库,收集和整合市场
基础资料,记录保险资金管理和投资交易的原始数据,保证信息平台共享。
第四章 风险管控
第四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保险资金运用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和稽核审计等手段,分类、识别、量化和评估各类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
第四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管理和控制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以偿付能力约束和保险产品负债特性为基础,加强成本收益管理、期限管理和风险预算,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限额,采用缺口分析、敏感性和情景测试等方法,评估和管理资产错配风险。
第四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管理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根据保险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试不同状况下可以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和自身
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防范流动性风险。
第五十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实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
第五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跟踪评估信用风险,跟踪分析持仓信用品种和交易对手,定期组织回测检验。
第五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加强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和
融资融券业务管理,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和使用杠杆,禁止投机或者用短期拆借资金投资高风险和流动性差的资产。保险资金参与衍生产品交易,仅限于对冲风险,不得用于投机,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五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展投资业务或者资产管理产品业务,应建立风险责任人制度,明确相应的风险责任人,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五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制度。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保险资金运用内部稽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聘请符合条件的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对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年度专项审计。上述内部稽核和年度审计的结果应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五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主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保险资金运用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离任前应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应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第五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隐患。投资资产发生大幅贬值或者出现债权不能清偿的,应制定处置方案,并及时报告中国保监会。
第五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确保风险管控相关岗位和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知情权和查询权,有权查阅、询问所有与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相关的数据、资料和细节,并列席与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的会议。
第五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运用行为涉及关联交易的,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国家会计制度,以及中国保监会的有关监管规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督管理,采取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中国保监会可授权其派出机构行使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职权。
第六十条
中国保监会应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偿付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按照内控与合规计分等有关监管规则,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实行分类监管、持续监管、风险监测和动态评估。中国保监会应强化对保险公司的资本约束,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监管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第六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分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在任职前取得中国保监会核准的任职资格。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首席投资官由分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和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在任命后10个工作日内,由任职机构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第六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重大股权投资,应报中国保监会核准。重大股权投资的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另行制定。
第六十三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或者发起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实行核准、备案或注册管理。注册不对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价值以及风险作实质性判断。
第六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提供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提交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应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依法披露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信息。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重大投资决议,应在决议作出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运用的有关数据与中国保监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动态连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按照中国保监会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中国保监会的监管信息系统报送相关数据。
第六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运用保险资金的,中国保监会可限制其资金运用的形式和比例:
- 偿付能力状况不符合中国保监会要求的;
- 公司治理存在重大风险的;
- 资金运用违反关联交易有关规定的。
第六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违反资金运用形式和比例有关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限期改正。
第六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有权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保险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其就保险资金运用情况、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有关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七十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严重违反资金运用有关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可责令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第七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严重违反保险资金运用有关规定,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中国保监会可决定选派有关人员组成整顿组,对公司进行整顿。
第七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运用保险资金的,由中国保监会依法予以罚款、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警告、罚款、撤销任职资格、禁止进入保险业等行政处罚。受到行政处罚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责任追究。
第七十三条
保险资金运用的其他当事人在参与保险资金运用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应记录其不良行为,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其行业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通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3年内不得与其从事相关业务,并商有关监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商业秘密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七十五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投资管理人管理运用保险资金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七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
专属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类型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七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2010年7月30日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监会令2010年第9号)、2014年4月4日发布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保监会令2014年第3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