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穆
姜穆
姜穆,在台湾崛起的苗族杰出作家,(1929—2003.12.3)笔名牧野,贵州锦屏人,苗族。台湾作家。担任过导演,主编过文艺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红娃》、《决堤》、《心结》、《第二代》,散文集《人生探索》、《红尘绝照》,杂文集《冷眼集》、《姜穆杂文集》,历史人物传记《王安石大传》(联经1995)等。
生平
20世纪苗族杰出的作家。曾用笔名牧野、甲兵、达丰等30余个。1929年5月21日诞生于锦屏县一个苗族家庭。1945年未读完初二就参军而去,1949年12月随民国军队到台湾。1954年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出版诗集《拾梦》。1966年至1969年创作出版电影剧本《一网打尽》、《浮沉之间》、《新血轮》,短篇小说集《红娃》、《早落的太阳》、《心结》、《第二代》,中篇小说集《决堤》,长篇小说《狄青传》等。1971年退役后历任《文艺月刊》杂志主编,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黎明文化公司副总编辑,《乡情》杂志主编,中国专栏作者协会副秘书长。1970年至1979年创作出版短篇小说集《淑女》、《不归鸟》、《绿色的海》,中篇小说《奴隶们的怒吼》、《锦绣前程》,长篇小说《流》、《黑地》,杂文集《姜穆杂文集》,散文集《红尘寂照》、《香弦雨》等10多部。1980年至1989年创作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家家笙歌》,长篇小说《血地》,散文集《两代》,文学评论集《三十年代作家论续集》等。1990年至2000年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烟尘》、《用脚读美丽的山河》,长篇小说《王安石大传》等。一生创作各类作品2000多万字,是我国苗族历史上作品创作数量最多的文化巨人之一。2003年12月辞世于台北市,享年74岁。
简介
姜穆于1929年5月21日出生在锦屏县文斗寨,寨子有一千多户,约四、五千人,皆重义轻利,信守然诺。姜穆自己说:“我是极平凡的人,文斗镇是苗族村,我自然是苗族了。”
历朝历代禁止苗民参加科考,因为他们是西南夷,姜穆的祖辈在清代,邀乡绅议于庙堂,乃集资向朝廷纳贡,允许纳入满清版图,为子弟开一条仕途之路。又与瑶光、平略镇成立三个民团,协助胡林翼知府剿平侗、苗叛乱,抵抗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军事进攻。争战十五、六年,获封一些虚衔,从未获补实缺。当然,文斗也没有中过一个秀才。姜穆十六岁当兵,住在文斗不超过十年。时至今日,全世界都现代化了,惟独那里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被视为石化村。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姜高松先生奔走了一整年后,终于在3月19日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科大卫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郑振满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张小军、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刘志伟、人文科学院院长陈春生、人类学系教授张应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冯祖贻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杨有赓锦屏县档案室主任王宗勋、学者姜高松、作家姜春波等在文斗集会六天,搜集杉山买卖、佃种契约,进行学术讨论,企在徽学之外形成一项文斗杉山学。首先注意及此的是杨有赓教授,他曾在三十年前存下文斗人的家谱、杉山买卖契约文件数万件,在“反右运动”与“文革”破四旧下损失不少珍贵资料,搜集所获已属有限。八十年代日本学者曾申请到文斗研究,当地政府以文斗非开放观光区加以婉拒了。
据姜穆家谱记载:“文斗在元时,丛林密茂,古木荫稠,虎彪踞为巢穴,日月穿不透。”文斗寨前有条清水江,两岸林木葱笼,荫可蔽日,这都是禁客入苗的结果。明朝迁都北京,扩建宫殿,建筑官邸、衙门整修,都需木料,便向清水江征调皇木、因为清水江流入沅江洞庭湖,出长江,在经运河到达北京,有水运的便利,因此派出京官到清水江两岸征调皇木。使清水江两岸杉木王楠木檀木顿时身价百倍,使沿江两岸城市繁荣,仅锦屏县一县每年贸易总额就是三百余万两。不仅仅如此,还征调苗族木匠赴北京,如今仍有工匠后裔留置北京,香山的苗族极可能就是那批苗族工匠的后裔。
文斗发财了,到民国时代读书人渐多,姜穆八岁入河边一位宿儒开的学馆,祖父送他入学,那位儒师以严厉闻名,因此,拜完了师,祖父前脚一走,他后脚也逃了。回到家挨了一顿打,只好进入文斗的私塾,除教一段经书,老师多半闭目养神。直到一九三六年族长把姜氏祠堂捐出来办初级小学,文斗才有新式学校。名为新式学校,实际只有校长一人,四个年级合班上课,因为既请不起教员,也没人肯到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去教书,故此连工友校长也兼了。
姜穆家到这他一代突然人丁发达,母亲生他们兄弟五人、六个妹妹共十一人,除两人夭折,余外都存活。祖父说:只准姜穆一个人读书,所以他的弟妹都是文盲。1949年以后,全家沦为黑五类,读书的权利被剥夺了。事实上家庭的经济真的难以负担。1944年在锦屏欠房饭钱实在太多,不敢回租屋住,不得以请假回家,母亲无法支应,父亲被征调修八洋公路,只好黯然空手回校。那次真的泪都掉下来了。
家道艰难,姜穆十分清楚,五荒六月他母亲上山挖食蕨,回家还要立即洗净槌烂后泡水,半夜再去回收沉淀的淀粉,以补不足的主食。谷仓的稻子要保留匀给佃农渡荒,他们比我们家更苦,不借就可能饿死人,大家匀着活命。虽然仓库还有余粮,家人若不上工也是一干一稀,避免街坊流言伤害。由此可知,文斗所谓富户毫无意义,弟妹不能受教育,家里实在有说不出的苦衷。
抗战时,大专院校内迁,落点都在昆明市重庆市、贵阳与桂林市等地,对西南教育有相当帮助。1941年已有飞机飞越家乡上空,第二或第三年锦屏县已驻有军队,这些军队带来不少新事物,首先是建立了第一所——贵州省锦屏中学、农业专校和简易师范,公路通后,开来大大小小会“走路的房子”(指汽车)。常德市、独山前线吃紧,战火已延烧到门口来了。
1945年姜穆由小学五年级考取锦屏中学,1946年二年级上学期因玩牌被同学检举而遭开除学籍,不敢回家面对家人而当了第二期青年军。抗战胜利了,重庆市正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国家似乎将步上和平、民主、自由、建设的正轨,怎么还要征兵?就这样糊里糊涂当了所谓第二期青年军。到了南京下关,却由国防部警卫第二团接收了。1948年8月1日改编,隶属赵遐军。姜穆的驻地是江宁镇江北桥林街道的排哨,解放军4月21从芜湖市荻港镇、江阴渡江,包围长江三角洲北洋政府几十万军队到莺飞草长的江南,走成秋天的北国,他真的看到流民泪是什么了。
中国国民党的败退,使姜穆随军来到台湾。台湾本是一穷二白,突然又增加了三、四百万人口,台湾经济困难重重,部队当成工兵,开路、辟天、建水利,在经济建设上,退役官兵也尽了一分力,甚至有的远赴中东、非洲以低廉的劳力赚取外汇,形同今天的菲劳。
但是军人的待遇仍未获得改善,那时姜穆是上尉,每月的薪饷是七十多块,而台湾大学修一个学分是八块钱。他没有考任何军事院校,何况又因深受陶渊明郑板桥的影响,家里有几亩梯田,战争结束,回家享受“一面楼台三面树;二分池沼八分田”的生活,在种一园兰草,他比陶渊明要富有得多了。时间证明蒋介石的目标未达成,姜穆天真的理想也成为泡影。那是他第一个乌托邦的幻灭。当姜穆醒来,已届而立之年,1960年与吴菊代女士结婚。婚后的生活压力大增,接着生子育女,生活就更不能提,写作也不能中止了。事实上姜穆的写作生涯是从1951年开始的,他以同事之名参加应征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部门征文,居然获得乙组第一名,1958年在潘寿康先生的鼓励下,写下《狄青传》,从此写作未曾中断过。其中还有一位朋友对他的影响极大。最初时姜穆的写作是以诗为主,吴心白(桂馨)认为他没诗人细胞,鼓励改写散文与小说,旁观者清,事实证明,姜穆改行是对的。他诙谐地说:“其实就应当停止写作,弄个小摊卖菜,也比写作强多了。可惜这个梦醒得迟了些,年龄不允许我改行,只有硬着头皮撑下去。”
1966年是姜穆生命的转折点,奉调“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调前受训四个月,老师有胡秋原、林一新等,对个人的帮助很大。在中制厂学会剪辑,也曾编了几部军教短片,执导过“今日金门”。但好景不长,经过两年,“大编剧”就解散了。1962年起经吴东权先生邀请姜穆协助他编《青年战士报》副刊,是不支薪的“编辑”。在那里学会了玩弄铅字,接着筹备《文艺月刊》,主编改刊一年半后离职,到黎明文化公司筹备,1970年出任该公司业务副经理,再接任编辑部副主任,次年接《华视周刊》编辑,未获田原先生首肯,再回黎明。复一年到源成图书供应社任总编辑,再进入《台湾时报》协助梅新编副刊两年,同时出任《民生报》编辑,一直到退休年龄为止。
除此之外,另有两项插曲,离开源成后立志做职业作家,经联合报《女性杂志》兼主编赵玉明、查仞千两先生拉公差,由姜穆代编,不属于联合报系正式成员,没一年联经出版社收回经营,他又“失业”了;《经济日报》成立读者服务部,又被聘为特约撰稿人,在转任民生报编辑。严格的说,他是从后门进入《民生报》的,一直工作到1979年届龄退休为止。徐桂先生等又介绍去主编《家乡杂志》,老板根本不是文化人,只干了三个月就离职了。
姜穆的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戏剧、游记、文学评论、杂文、政论等,八大类中以小说、文学类写得最多,姜穆自认为能够令他满意的作品还没写出来,稍稍满意的是《三十年代作家论》、《流》、《血地》、《王安石大传》等。除了集结出版的四十九本书之外,尚余约六百万字的散篇。
五十二年中,曾获得幼狮小说奖、中国文协小说奖、中山文艺基金会小说奖等奖项。
几位对姜穆知遇的长官和文友有:羊令野(羊令野)、杨书田(罡)、潘寿康、田原(源)、吴东权(人言)、赵玉明、查仞前、徐瑜、章梅新(梅新)、徐桂生、郑春鸿等。他们对姜穆的帮助很大。从1951年写到2003年,前后经历了五十二个年头。姜穆自谦说他不是个作家的材料,环境迫逼,而且写作是他在军中所能选择的唯一活法道路,还有就是苦闷必须发泄,他的作品中经验再现的比例较多,想像力当然也有。姜穆倾向现实主义,举例而言,从来未上过战场的人,让他去写一场战争,那必然笑话百出,那么多女作家也只谢冰滢写过战争,丁铃写土地改革,能写出如此作品的必然出自于经验。
姜穆的一生曲折,他到台湾同样接受了很多磨难。为了不要本名见报率频繁,姜穆曾用过三十多个笔名,有的笔名甚至连他本人都已经无法想起。
(原载《百年中国苗族优秀人物选》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平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