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可
物理海洋学家
陈大可,1957年9月2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2年陈大可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得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毕业后在美国罗得岛大学海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92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航空航天局GSFC中心工作;1995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DEO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Doherty高级研究员和Lamont研究教授;2006年担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担任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12月7日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担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2021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陈大可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推动了ENSO研究的发展进程,创建了一个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阐释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机制。2023年6月10日,担任中山大学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陈大可的研究领域包括:热带/副热带海洋环流模拟;海气相互作用和厄尔尼诺暖流预测;近岸海洋动力与生态过程研究;极地气候变化和海冰预报;深海混合与热盐环流研究;卫星遥感在海洋与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他在近海、大洋和气候研究领域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系统开发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预测模式,突破了限制ENSO预测水平和可预测性评估的关键瓶颈,推动了ENSO研究的发展进程;系统阐释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机制,创建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为攻克湍流混合这一物理海洋学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陈大可在沿岸上升流的数值模拟、营养盐的垂向混合、湍流混合参数化、锋面与内潮的机制、南冰洋冰年际变化、及厄尔尼诺暖流预报等方面作出开创性的研究,主持改进与运行的拉蒙特模式是国际上预报厄尔尼诺最成功的模式之一,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发布短期气候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
•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陈大可两度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并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陈大可在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2015年陈大可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11月28日,陈大可院士荣获2020年度“珠海市十大英才”称号。
2023年2月,获得202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社会任职
2014年,陈大可担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领域专业评审组成员。陈大可还担任AOGS海洋分会主席,PAMS指导委员会主席、JGR-Oceans编委,中山大学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评)陈大可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在近海、大洋和气候研究领域都有深厚造诣和重要建树,他以ENSO(厄尔尼诺暖流—南方涛动)和海洋混合这两个显著影响学科发展并极具应用价值的焦点问题为主线,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成果,推动了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参考资料
Argo研究论文集.海洋学术社交与知识服务平台.2024-08-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主要作品
荣誉奖项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