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机器不能成为它自己思维的主体。如果我们能证明机器的某些思维是有某些主题的话,我们就能驳回这种说法。尽管如此,“机器活动的主题”确实有点意义,至少对于研究它的人来说是这样的。比如,如果一台机器试图解X-40X-11=0这个方程式,我们不禁会认为,这时,这个方程式本身就是机器主题的一部分。从这种意义上说,机器无疑能够成为它自己的主题。这对编排它自己的程序,对预测因本身结构变化带来的后果都会有所帮助。机器能够通过观察自己行为的结果,修改自己的程序,以便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这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不久的将来可能办到的事。
"'我'是什么?""'我'在哪里?"对于这个并非普通的第一人称,而是心灵或灵魂同义语的"我",哲学上有着古老的、充满争议的研究历史。随着
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和
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又历经新的探索和挑战。有些人认为,心灵之于躯体犹如软件之于硬件,
计算机既然能模拟人的思维,那么机器也就能思维。由此还可推断,心灵能脱离躯体而存在,一如软件能脱离硬件而存在。但是,另有人认为,模拟的思维并非实在的思维,就像模拟的产奶过程不会产生真正的奶,模拟的光合作用不会引起真正的光合作用一样。围绕这些议题,D·R·霍夫施塔特和D·C·丹尼特编著了来自各种角度的论著,以图引起讨论和思考。其真意不在论证而在启迪。
Douglas R. Hofstadter is the author of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道格拉斯.R.霍夫施塔特是
美国当代
计算机教授。哲学并非他的本行。而他的合作者
丹尼尔。C。
丹尼尔·丹尼特则是哲学教授, 1980年,他们在
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进行了几次谈话,萌生了编著本书的念头。当时丹尼特正在研究
人工智能和哲学。他们两人相辅相成,合作编著了本书,配合得十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