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元年(742年),因遭水患,城被水淹,县治东迁尧城镇,遂更名为尧山县,隶邢州。宋
熙宁六年省入
内丘县,
元祐元年复置。入金后,尧山县隶
河北西路信德府(天会七年改为邢州),于
大定中期尧山县改名唐山县。元代,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唐山县曾省入内丘县,不久即复设,初属
真定路,后属
顺德路(元
中统三年邢州为府,世祖至元二年改路)。明代唐山县隶顺德府。清因之。民国初,
尧山县属直隶省冀南道,三年(公元1913年)改属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唐山县复名尧山县,直隶于
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尧山县划归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1947年将
隆尧县、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隶属
邢台市。
其水流入地底,稍前复流出。是不一处,名曰“三蹬”。《
山海经》云:“泜水出敦舆山之阴,自
内丘县经
尧山流入漳。”
在尧山旧
尧庙旁,深仅三尺,有水下注。昔传,有贾胡持珍去水,遂涸。今珠穴痕犹存焉。
树在泜河东岸。明,河堤数溃,民受其害。有神示梦于邑人曰:“我,
城隍神也。悯若等久罹阳侯之难,今已植树砥障矣。”厥明视之,岸畔果有槐焉。自是终
明朝,无河决之患。兹神槐之所由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