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山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尧山
隆尧县的尧山含义有二:
一为尧山山脉,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北6公里的山口镇山口村南、北两侧,中间为低谷,形成南北两峰,南峰称尧山,北峰称宣务山,合称尧山,又名唐山,当地人俗称为南山、北山,属太行山支脉,成东北——西南走向。
二为邢台市隆尧县的旧称尧山县。
简介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山由东北往西南走向,东西广三里,南北长七八里,海拔200米左右,这一带是唐侯之故土、尧帝之封地。《十三州志》云:“上有尧祠,俗称宣务山,谓舜昔宣务焉”。
主要山峰:
尧山
尧山(南峰)海拔157.6米,南北长约2.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8公里;
宣务山
宣务山海拔119米,南北、东西各约1公里,尧山占地总面积4.8平方公里,周围盘绕着许多公路。而围绕在山脚下,路两旁形成的错落有致的村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山口村。
其他有茅山、红山、干言岗、孔岗。
隐见
尧山隐见是隆尧县的八景之一。地方志书说,春夏天初曙,远望若城兵马旌盖,围聚山岭。后明代文人马健写了一首诗:大造钟神秀,名山有圣朝;冲霄惊远望,平地拔清标。丘依依近,云天矗矗遥;穹碑照帝力,披读忆唐尧。这首诗中提到的唐尧是个很伟大的人物。相传,上古尧帝曾长期活动于尧山一带,始封于此,建都“柏人”,曾登此山以观洪水,因名“尧山”。尧帝为古代仁君之典范,晚年禅位于舜,从而开创了中原地区古代高度文明的社会。为纪念尧帝,在尧山顶上,自汉代至民国年间,历代都修建(或维修)尧帝庙。元代大德年间扩修了尧帝庙,刻立了由郝经撰文的高约6米的“唐帝庙碑”,使朝拜尧帝的活动又达到一个新高峰。这篇碑文被记载到《畿辅通志》中。民国时期,战事频繁,尧帝庙也遭受了浩劫,破坏严重,惟独留下庙前的两个碑。由于尧帝庙很有名,许多名人曾在庙前进行祭祀,写下了很多诗文,如元代的大文人王恽、明代贡珊、王希孟陈登云、马健等人。
文化
尧山,又名唐山,其孕育和承载的 尧山文化,一度使 尧山成为华北平原上璀璨的人文明珠,尧山文化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从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宣务山及其周围就成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帝王将相在此活动,发展壮大,同时,这里也诞生了不少历史名人。宣务山东南的郭园村是郭威皇帝郭威的花园,该村村北的汪家庄遗址就是郭威皇帝的故居。宣务山南端的西山南村,五代十国时叫“柴家庄”,是柴荣皇帝柴荣的故乡。坐落于山口镇不远地方的孔岗,又叫圣神岗和夫子岗,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此岗读书,后人在岗上建“奉圣祠”以为纪念。清代时,有唐山知县在此写了一首流传很广的诗:大哉孔子大哉尧,冈秀峰 奇拟类招;峰让冈头五色润,冈输峰顶九重超。元代孔子后裔孔璠曲阜市来此处定居,后到陕西省任河渠副使并重新开凿郑国,溉田四千五百顷。在宣务山上还有座书房楼,原为明末进士赵渔青年时代读书处,原建早废。1986年经省文物局批准,由当地群众集资重建的。相传,赵渔是宣务山西南大千言村人。他曾在宣务山东麓峰顶修建“资治书院”,在此刻苦攻读。因此,当地老百姓都称他为“赵二魁”、“天下独二魁”以盛赞他的聪明和才学。走进现有院落,一条甬道直通山口村大街,甬道有石砌台阶44级,两边安装白石栏板70米,共66块,浮雕传统图案有双龙、双凤、龙凤、双狮、福禄寿、万象更新、一帆风顺、贵子乘龙、平升三级、喜上梅梢及赵渔题字、名人书法等70余种。走进院落,书房楼、皇姑楼、卧佛殿、三清殿观音殿药王庙、火神庙、财神庙等六处建筑、24间房错落有致,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基本再现了原来书房楼的格局。如今,卧佛殿内有墨玉石雕卧佛,观音殿内有石雕观音像。院内复原的唐朝准提千佛塔(原塔毁于“文革”)一座,直径1.30米,高6米,系八角四层楼阁式石塔,梵天式塔顶,宝葫芦塔刹,塔身浮雕佛像1000尊。这众多的文物古迹群相映争辉,闻名中外。
八景
(1)尧山隐现
每春夏时,天初署,远望若城堞、兵马、旌盖,围聚山岭,闪烁掩映,蔚为奇观。
(2)堞、兵马、旌盖,围聚山岭,闪烁掩映,蔚为奇观。
(2)泜水浮沉
其水流入地底,稍前复流出。是不一处,名曰“三蹬”。《山海经》云:“泜水出敦舆山之阴,自内丘县经尧山流入漳。”
(3)干言饯迹
《诗经·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尧山内邱两县地相接,而山冈自西南而东北,旋起旋伏,约二三十里,故两县均有干言山也。
(4)圣井彪流
在尧山旧尧庙旁,深仅三尺,有水下注。昔传,有贾胡持珍去水,遂涸。今珠穴痕犹存焉。
(5)孔冈遗文
《辅志》:唐山西北十里,一名孔冈,相传孔子停车处。元许衡建书院于此,后有圣裔孔王番自曲阜市徙居,因于其冈建奉圣祠,祭器多得于土中。
(6)神槐障岸
树在泜河东岸。明,河堤数溃,民受其害。有神示梦于邑人曰:“我,城隍神也。悯若等久罹阳侯之难,今已植树砥障矣。”厥明视之,岸畔果有槐焉。自是终明朝,无河决之患。兹神槐之所由名也。
(7)曲洞飞云
宣务山坳,有洞名紫霞,或云通内邱蓬鹊山。每阴雨,洞口云生焉。
(8)香泉润稻
在老僧桥下,泉自平地涌出,东流入隆平县界。可以灌稻,其稻更胜他处。
庙会
尧山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尧山山口庙会历史悠久,山口庙会的活动区域在隆尧县城西北6公里的尧山及南侧山口村。山口庙会一年五会,以农历四月初一的庙会最大,会期半月,涉及冀南及邻省数十万人参加,盛况空前。相传上古尧帝,曾长期活动于尧山一带。尧做为中国历史上仁德之君的典范,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更深入尧山一带的民心。因此,至少从汉代起,历代都在尧山之颠建有尧帝庙,千百年来,受到广大民众的祭祀和朝拜。至唐朝,山上的石窟开凿后,朝拜尧帝和佛事活动同时兴旺,元代大德年间扩修了尧帝庙,刻立了由郝经撰文的著名大型“唐帝庙碑”,使朝拜尧帝的活动又达到一个新高潮。明朝末年,当地进士赵渔正式立尧山庙会,并把尧帝神化,与玉皇大帝孔子同供在“三天阁”内,又增道教、民间众神,使尧山庙会融民间信仰和物资交流于一体,延续传承,经久不衰。尧山庙会历史悠久,涉域广大,形成以祭祀、朝拜尧帝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尧文化活动,形成当地纯朴、善良的民风和以尧帝为榜样的学风,因而是尧山一带成为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人杰地灵之乡。尧山庙会是中国历史上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挖掘、研究和弘扬尧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
文学流派
尧山文学流派,俗称“尧山派”。
在著名作家尧山壁的影响下,自2000年以来,河北省逐渐形成以邢台市隆尧县尧山一带作家尧山壁、尧山兰为代表的“尧山文学流派”,享誉当代中国文坛。
附录:尧山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刘文韬及其作品:
隆泉(散文)
作者:尧山兰
大张庄乡境内,有一座海拔只有158米的小山,名叫“尧山”。
传说,古时候在尧山山顶尧帝庙旁边,有一条常年奔流不息的活泉,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隆泉。
隆泉,又叫“香泉”,因水质香甜甘冽而著称。
相传,远古时代泉水从尧山石隙间欢快地喷射而出,形成小溪,“哗哗”地流遍山下肥沃的原野,它不但可以灌溉农田,而且,如果有人生了病,那么,请他稍微喝上一口香泉水,病情马上就会有所好转,所以,连古帝尧乡的妇女儿童都说,尧山隆泉可以防疫健身,滋补养颜,造福人类,是天然的香泉“圣水”。
但是,解放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尧山隆泉一直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以至于造成泉水干涸断流,水利受损。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力资源,尧山隆泉才得以充分开发利用,隆尧县人发现山上的泉水涸竭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地下的源泉,终于在尧山东麓开发出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历史上罕见的地下“隆泉”。
公元1992年,隆尧人采用地下优质“隆泉”水和十多种名贵中药,精工研制而成的高级滋补酒“尧乡宫酒”和纯正浓香型中国名牌佳丽酿“隆泉特曲”,一下子引起轰动,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普遍青睐,而且,同年还在日本东京第四届国际酒饮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和银奖。
隆泉出名了。
一瞬间,“隆泉”变成了美酒的代名词。
因此,我国著名诗人、一级作家石祥同志在1994年8月18日特意为隆尧酒厂,创作了两首歌曲《我爱隆泉酒》和《美丽的隆尧酒厂》。这两首地方歌曲,经过著名歌唱家殷秀梅在电视上首次演播后,被人们到处传唱,经久不衰,在隆尧县几乎是家喻户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正是:
隆尧奇泉甲天下,
小城自古出佳丽酿
我爱家乡尧山美,
隆泉水秀酒更香。
文章来源:京津冀文化网2016.12.7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隐见
文化
八景
庙会
文学流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