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原叫诗书街,古时,诗书街附近是私塾聚集之地,故名。一说是因明代的
张诩居住此地时常常朗读诗书而得名。1932年,市政府扩建诗书街成诗书路。文化大革命时期,纸行路与诗书路被命名为红书中路,1982年复名。
广州诗书路的得名与明代的张诩颇有渊源。张诩(1456~1515年)字廷实,号东所,是当时广东番禺人氏(也有说是
南海区人)。他曾受业于
陈献章(即陈白沙,为明代书法家,其创制的书写工具——茅龙笔畅销全国)门下,并于明成化十年、二十年分别得中
举人、
进士,由此进入仕途。
不过因为张诩性格
耿介且淡泊名利,厌恶官场风气,后来决定以乞养母病为名而请求辞去,回归故里,颇有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味道。辞官之后,
张诩买下了唐代仁王寺旧址的西圃建筑“看竹亭”别业(位置在今大德市场内),在那里过了二十年“红尘飞不到”的隐居生活,著有《东所文集》、《南海杂咏》等。
当时的路人途经“看竹亭”别业时,经常会听到张诩在读书、吟诗,感受到其幽雅的文化气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名噪一时的张诩,被称作“岭南孤凤”。人们由于敬重张诩的品德文风,且怀有传承良好读书风气的愿望,所以当“看竹亭”别业迁到附近新辟街道时,人们就以颇有文化底蕴的“诗书”二字来命名了。后来改成马路,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之为诗书路。
清代,
爱新觉罗·弘历以木雕鎏金观音佛像赐给南来
广东省的满洲八旗官兵,官兵驻防和供佛像也在此,所以叫“观音楼”或“万善禅院”,也即今天
广州市满族人民联谊学习的场所――“妙吉祥室”。
1924年3月8日,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在诗书路附近西瓜园(现为广州日报社址),发起和主持了中国第一次纪念
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号召团结各界妇女争取解放。
1927年12月
广州起义,也在西瓜园召开群众大会并宣告成立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
2013年6月10日晚上11时,丽丰控股附属公司广州翠桦地产置业有限公司使出两台挖土机,将位於
观绿路和诗书路交界的金陵台和妙高台强行拆毁。这两栋建筑物在1946年开始兴建。
广州市当局在2012年5月组织专家考察後,专家建议将妙高台一号和三号、金陵台二号和四号、诗书路六十九号之一作为历史建筑,应予以保留,拆迁被叫停。市规划局声称之前已通知开发商暂缓拆迁,并与开发商谈判,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收回地皮,二是优化建设方案,保留历史建筑物,但开发商无积极回应,最终更於近日「出手」拆屋。该地皮在2008年曾获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随后在政府的要求下进行了金陵台的复建,广州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
汤国华担任本民国建筑复建工作的主设计师。汤教授任认为这两栋建筑从特色来看应该是抗战结束后的新建筑,建筑师从古典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风格。被毁的两栋建筑为同一建筑师设计,分别模仿船头和船尾的造型,整体形象是一条船,复建的这栋是“船头”。汤国华介绍,复建的建筑有火船船头的造型,还有圆形悬挑的瞭望台、宽阔晒太阳的露台、圆窗、门上圆观察孔等独特的部件。这栋建筑色彩多样,有黄色盖绿色的
意大利批挡、灰白色
上海市批荡、白色铁艺构件、褐色门窗木框。
汤国华介绍,这栋建筑共有2.5层,竣工后实际建筑面积466平方米。复建房屋为公共建筑,其中首层设置120平方米的社区居委会用房。首层将辟出部分面积作为展示功能,将原金陵台、妙高台两栋民国建筑的一些构件在其中展出,同时还将还原民国建筑被毁以及重建的整个过程。二层和三层天台都归开发商所有,可以做一些商业、咖啡馆等,但不能做餐饮等有油烟产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