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庙(Communal temple)又称社区庙,指民间信仰性质的公共性
庙宇。民间庙宇众多,是古代村社庙宇制度演化的产物。
北方地区的村社庙宇现多已不存在,只有
南方地区,特别是
福建省、
广东省、台湾等地传统村社庙宇保存较多,并有经常性的信仰活动。
在明清时期,汉民族居住区中,村村皆有庙,由于多种原因,在
福建省,政府管理部门经常以“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民间宫庙”来指称村庙。在福建乡村,如村村皆有的
土地庙、阴庙以及居民家里的“神堂”就不具备社区意义。
在沿海地区,村庙多们于居民区内,而内陆山区因土地较开阔,村庙多在居民区外的村头或村尾。传统社会中,民宅要尽量远离
庙宇、
聂氏宗祠,因为这些地方“阴气”较重,不利于人间生活。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可使用宅基地面积的有限,现在沿海地区,村庙已被周围的民宅所包围。在农村地区,村庙仍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不与其它建筑相邻,面向总是坐北朝南。
福建省典型的村庙结构是三
开间两进悬山式结构,中有天井,两边通过厢房紧密相联,两边厢房内设有钟楼与鼓楼,构成前厅后殿式建筑格局。庙外还附设厨房、卫生间。前厅主要设施是活动式戏台和阁楼式看台,戏台前和阁楼上都配有桌椅板凳,是村民娱神演戏、看戏和神诞会餐的地方。后殿就是神殿,是神明所住之地,也是村民崇拜祭祀之所。前厅的戏台紧靠庙门而建,多为木制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这是为了方便进出村庙而设计。中间空出地为过道,与大门等宽,演戏时铺上木板,便是戏台,因而可称为“活动式戏台”。看台设在戏台左右,为阁楼形式,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平时桌椅板凳不用,都放在阁楼上,这样前厅更为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