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簕竹
禾本科簕竹属植物
印度竹,别名:茨竹,拉丁文名:Bambusa arundinacea (Retz.) Willd.禾本科簕竹属竿高10-17米,尾梢略弯,下部近劲直;光滑无毛,节处稍隆起,仅于解后在箨环上暂时留有长为5毫米的褐色刺毛,分枝习性低,竿下部的分枝为基部膨大的粗长单枝,此枝上的小枝常短缩而成反曲的锐利硬刺,且相互交织而成刺丛,竿中部的分枝为3枝簇生,其主枝显著较粗长。竿箨迟落;先端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
形态特征
竿高10-17米,直径6-9厘米,尾梢略弯,下部近劲直;节间长10-23厘米,光滑无毛,壁厚1-1.5厘米,节处稍隆起,仅于解箨后在箨环上暂时留有长为5毫米的棕色刺毛,基部第一、二节均生有短气根;分枝习性低,常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开始分枝,竿下部的分枝为基部膨大的粗长单枝,此枝上的小枝常短缩而成反曲的锐利硬刺,且相互交织而成刺丛,竿中部的分枝为3枝簇生,其主枝显著较粗长。竿箨迟落;箨鞘背面除近底缘中央部分被有暗褐色刺毛外,余均无毛,干时纵肋隆起,鞘内面在两侧近顶端被暗棕色刺毛,鞘边缘的上部稍有皱褶,并生有暗棕色纤毛,先端宽拱形;箨耳由箨片基部向两侧下延而成,与箨片并无明显界线,呈波状皱褶,两表面均被黑褐色刺毛,尤以内表面被毛更密;箨舌高约4毫米,近全缘,密生纤细短纤毛;箨片直立或上部的外展,宽三角形,其基部并不收缩窄,直接下延与箨耳相连,背面(或下表面)无毛或于近基部两侧被暗棕色刺毛,腹面(或上表面)被极密的黑褐色刺毛。末级小枝具7-10叶,叶鞘背面无毛或稍被柔毛;叶耳短小,边缘具脱落性弯曲毛;叶舌低矮;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1-18厘米,宽11-15毫米,上表面仅近基部有少数长硬毛,下表面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分布范围
我国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均引入栽培。原产印度,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主要价值
本种为一大型具刺竹类,竹竿通直,粗大而坚实,可作建筑及棚架 用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