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气象厅
1875年成立的日本政府机构
日本气象厅(日语:日本気象,英语: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缩写:JMA)是日本国土交通省辖下政府机构,成立于1875年(明治8年)6月1日,总部位于东京都港区虎之门3-6-9,厅长为大林正典。
日本气象厅负责对气象、气候、海洋、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测量,获取和收集相关数据,使用超级计算机等各种系统进行分析和预测,制作和提供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及与世界各国进行数据交换和技术合作。
日本气象厅的前身为内务省于1875年6月1日成立的东京气象台。该气象台于1884年开始发布全国天气预报,并进行地震观测。1887年1,东京气象台于更名为中央气象台。1895年4月,气象业务从内务省转移到文部省。1956年(昭和31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晋升为日本气象厅。1959年3月,气象厅安装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用于天气预报。1978年4月,第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向日葵)开始运行。2007年10月, 气象厅开始正式发布地震预警。2013年1月,气象厅纳入国土交通省管理。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日晚11时许,日本气象厅发布错误信息,称在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震度7(日本气象厅设定的震感强度的最高等级)地震。约10分钟后,错误信息被订正为在石川县轮岛市观测到震度3的地震。
历史沿革
早年历史
1871年(明治4年)7月,英国的助理测量师乔伊内尔(Joinel)提出了气象观测的必要性。1872年8月26日,日本第一个气象站北海道函馆市设立。
发展历程
1875年(明治8年)6月1日,内务省成立了东京气象台,于1884年6月1日开始每天三次发布全国天气预报,并于同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震观测。东京气象台于1887年(明治20年)1月1日更名为中央气象台。1895年4月,气象业务从内务省转移到文部省。1911年8月26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地震防灾调查委员会和长野气象站在浅间山上建立了浅间火山观测站;10年后,观测船开始海洋气象观测。1930年,航空气象业务开始实施。1952年,《气象服务法》开始实施;次年,日本加入世界气象组织(WMO)。
1956年(昭和31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晋升为日本气象厅。次年2月9日,日本第一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昭和站)开始气象观测。1959年3月12日,气象厅安装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进行天气预报。1978年4月6日,第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向日葵)开始运行。气象厅下属的地震火山部于1984年7月1日成立。1991年4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对地震烈度进行机械观测的地震烈度计开始运行。2005年7月1日,气象厅下属的地球环境・海洋部成立。2007年10月1日, 气象厅开始正式发布地震预警;次年3月21日开始提供极端天气预警。2013年1月,气象厅纳入国土交通省管理。2015年8月4日,气象厅开始进行火山喷发公告,并于2017年7月4日开始公布暴雨预警(洪水灾害)和洪水预警的风险分布。2018年5月1日,气象厅防灾应对支援队(JETT)成立。
主要职责
日本气象厅负责对气象、气候、海洋、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测量,获取和收集相关数据,使用超级计算机等各种系统进行分析和预测,制作和提供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及与世界各国进行数据交换和技术合作。
组织架构
内设机构
参考资料:
直属机构
参考资料:
地方分支机构
管理团队
参考资料:
机构文化
使命
促进气象业务的健康发展,为灾害预防、交通安全、产业发展等公共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开展气象业务方面的国际合作。
目标
与国民共同建设安全、强劲且充满活力的社会。
相关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日晚11时许,日本气象厅发布错误信息,称在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震度7(日本气象厅设定的震感强度的最高等级)地震。约10分钟后,错误信息被订正为在石川县轮岛市观测到震度3的地震。针对此次乌龙事件,日本气象厅管理课长加藤孝志在1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鞠躬道歉。
日本气象厅于2024年1月1日下午对石川县能登等地区发布海啸预警,并于1日下午4时在该县轮岛市观测到超过1.2米高的海啸。2日上午10时,气象厅解除了日本海一侧的全部海啸预警。
2022年9月5日,日本气象厅在发布超强台风台风轩岚诺”的气象警报时,在地图中将独岛(日本称“竹岛”)标记为“日本领土”,在韩国国内引发争议,韩国网民对此表示愤怒。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早年历史
发展历程
主要职责
组织架构
内设机构
直属机构
地方分支机构
管理团队
机构文化
使命
目标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