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仙庙
旅游景点
南水仙庙始建于清康熙22年(1683年),为纪念嘉靖无锡知县王其勤而建,王其勤庙头门前临大运河,二门建有戏台、看楼、庑廊后为正殿、二殿,为庙祀无锡县令王其勤。该庙原地有“双忠祠”和“松滋王侯庙”。
正文
南水仙庙地址
南水仙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598号。
南水仙庙历史
南水仙庙在元明年间,双忠词为渔民朝拜,称为南水仙庙。1928年南水仙内创办了培南小学,1946年成了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所在地,89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建成无锡市道教观。
解放初期。这里的砖窑还继续使用,直到1969年。才结束手工烧窑的历史。现在大窑路上还残留有20余座窑址。当初的窑业公所。至今还保存完好。所以。很多人说。大窑路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研究古代砖瓦历史的博物馆。玩乘摆渡船在大窑路上走了段。忽然听见有人在喊:”摆渡……摆渡……”寻声望去,惊奇地发现运河上飘着一只小木船。船工正摇橹而来。没想到我们无锡城还有最后一只摆渡船。江南水乡。河港密布。咫尺往来。从来都是靠的摆渡。
旧时的无锡渡口众多。中华民国无锡城区有渡口50多个。仅大运河城区一段就有20多个。周围农村的渡口更是不计其数。至解放前。无锡县城内外较大的渡口有数十处,有些渡口为出入要道。需数十只渡船才能应付。节日里渡船格外繁忙。据说这个渡口是当时是为了解决附近的振艺丝厂女工上下班和培南小学学生上学的困难而设立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后仍为丝厂包渡。
1989年3月曾因不符合航规而勒令停驶。停渡使得两岸居民和职工往来不便后在当地居委会的争取下。又恢复了摆渡。现今。这是无锡城最后的一只摆渡船了。摇橹的师傅名叫陈Ij男他告诉我:现在这条船有船工2名。每天轮班工作。乘客摆渡一次收取二角一天也就二三十元分摊下来并不多。陈巧男还说现在来乘这条船的。并不定是要到对岸去上班、办事。年轻人路过。觉得好奇,也会乘个来回。也有上了年纪的人。乘摆渡。为的是怀旧。进香水仙庙摆渡下船回到南长街。不远处就是原培南小学的校址。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的旧址。现在的无锡道教协会所在地——南水仙庙。
南水仙庙的发展
南水仙庙又称松滋王侯庙。明代为祀文天祥部将麻、尹两将军,在南上塘立庙。称’双忠庙“。因庙址在运河旁的驿道上。运河中运粮士卒和渔民船民经过这里,大多会在此停靠歇息,进庙祈祷。遂奉为水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锡地民众为纪念明爱新觉罗·颙琰年问的无锡知县王其勤。在双忠祠南侧另建一庙。因王其勤是湖北松滋人,所以+取名‘松滋王侯庙”并将两庙合为所。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年)重修殿宇。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拓地扩建。咸丰年间被毁。后又重建。重建后庙宇有头山门二门,戏台。大殿。酒厅茶厅。蚕师殿及北侧的双忠庙正殿,书厅等建筑。那么。水仙庙又怎么成了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的旧址呢7这要从培南小学说起。南水仙庙的庙舍从1928年起成为了谷余小学的校舍。后邑人觉得南门缺少中学又升为中学,更名为培南。遂又复为小学。学校在抗战时期停办。
1941年。地下党为了在锡开展工作。需要身份掩护。又复办培南中学。地下党员邱宝瑞亲任校长其后陆续来了很多地下党员。皆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原来。进香之地。读书之地和革命之地,是这样联系起来的。走.---q南长街南长街上还应该有许多故事可以讲比如南长街本身。南长街。本是一条古驿道,北端的马昌弄,就是因为附近驿馆的马匹往来频繁而得名。无锡在元代时有九个驿站邮亭。其中包括前面讲到的接官亭。到明代在九个驿亭内确立一个驿馆。由中央垂直领导。名“锡山驿馆,驿馆就在马厂弄两侧。
马厂弄后被文人改作”马昌弄”.并一直延用至今。当时。在无锡城南有水陆三条古驿道。性质为如今的国道。条水驿道即南门大运河水弄堂:两条陆驿道。即今南长街和南下塘。上塘街与下塘街跑驿马。分往南往北单向跑快马之用。”锡山驿馆“的设立。为无锡城南伯渎河米码头。制锅业、烧窑业和羊腰湾造船业以及南长街直至清名桥的商业餐饮业、搬运业带来无穷生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古代的驿道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近代邮政的出现。现在的南长街上。还能看到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南长邮电局。据说中华民国设立邮政支局的原则是附近人口密度大。工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可见。南长街在当时的地位是很突出的。现如今。南长街的北端已经拓宽改造成了大马路。马昌弄则完全被这些高楼大厦湮没了。要不是在弄堂口有几个歪歪扭扭的红字提醒。想必是没有人能感受到这条弄堂的存在。马昌弄口的阿婆至今还用着很久以前的烧柴炉灶。炉灶靠近家门口。冒出的炊烟。转瞬间漫散在了小弄堂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南水仙庙地址
南水仙庙历史
南水仙庙的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