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镇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辖镇
原公镇,隶属于城固县。地处城固县境中部,东接洋县马畅镇,南邻龙头镇,西、北与桔园镇相邻。总面积101.30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原公镇下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原公镇户籍人口44749人。2011年,原公镇农业总产值4.264亿元,工业增加值0.51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06亿元。
2021年,城固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原公镇人口为30174人。
历史沿革
此地原名李氏村,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为纪念兵部尚书原杰在此安置荆襄流民,改“李氏村”为“原公村”。镇以村名。
清属北路30坝的东、中、西原公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北部30坝的东、西、中原公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原公镇,辖13堡。
1950年,为新原街道、西原乡、宝山乡。
1958年,设为管理区。
1961年,成立原公公社。
1966年,更名赤卫公社。
1972年,复称原公公社。
1983年,改为原公乡。
1985年,撤乡建原公镇。
1996年,垣山乡并入原公镇,辖东原公、新原、齐心、郑家坡、田什字、原公、西原公、西坝、苗家山、青龙寺、吕家河、新庄、垣山、李家山、南沟、三官、常家沟17个行政村。
2011年,撤销宝山镇并入原公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原公镇地处城固县境中部,东接洋县马畅镇,南邻龙头镇,西、北与桔园镇相邻。总面积101.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原公镇地处湑水河河以北,北依秦岭,南临湑水,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主要由河滩地、平川和浅山丘陵组成。
气候特征
原公镇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多年年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947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文
原公镇境内河道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湑水河,流经西坝、西原、原公、田什字、齐心、新原、东原公、夭庄、丁家、陈、宝山、苏、柳夹寨等地,境内流长34千米,流域面积10.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4.69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原公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洪涝等。滑坡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10月,最严重的一次滑坡发生在2011年9月17日,境内大雨造成李家山村三组滑坡,致使村内道路长达60米损毁,直接影响4户16人,严重受损房屋15间,造成村民出行困难。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辖田什字、原公、东原公、西原公、西坝、新原、齐心、李家山、垣山、常家沟、青龙寺、三官、郑家坡、新庄、苗家山、吕家河、南沟、天庄、陈家、苏村.卢家坡、丁家、东窑、宝山、西庙、东庙、柳夹寨27个行政村;下设21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原公镇下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田什字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辖区总人口433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89人,城镇优化率2.7%。总人口中,男性22295人,占51.44%;女性21043人,占48.56%;14岁以下5615人,占13%;15—64岁33820人,占78%;65岁以上3903人,占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7.22人。
截至2018年末,原公镇户籍人口44749人。
2021年,城固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原公镇人口为301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公镇财政总收入77.49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49万元,比上年增长9.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2.97万元,个人所得税10.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24%、127.8%。
2011年,原公镇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000元,比上年增加80元。
2018年,原公镇有工业企业24个;其中,规上企业4个。
2018年,原公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7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原公镇农业总产值4.264亿元,实现增加值2.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农业耕地面积51403亩;林地面积1.21万亩。
原公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原公镇粮食生产10430吨,其中水稻8200吨,小麦2230吨。
原公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橘等。2011年,原公镇柑橘种植面积41000亩,产量6.5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7万亩,产量1050吨;蔬菜种植面积3.9万亩,产量9.75万吨。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累计造林1650亩,其中防护林100亩,经济林15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8万株,林木覆盖率53%。2011年,原公镇水果种植面积0.25万亩,产量16吨,主要品种有桃、李子、核桃。
原公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原公镇生猪饲养量12.6万头,年末存栏4.5头;羊饲养量500只;牛饲养量1660头,年末存栏1520头;家禽饲养量10.2万羽,上市家禽10万羽。2011年,原公镇生产肉类985吨,其中猪肉600吨,牛肉60吨,羊肉2.5吨;禽蛋300吨;畜牧业总产值1930万元。
第二产业
原公镇形成以机砖生产、石材加工、粮食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境内有工业企业11个。2011年,原公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7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3%。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90人。2011年,原公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原公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年末境内有中国信合、邮政储蓄银行2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储蓄2000元。
文化
宝山遗址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湑水河畔的城固县宝山镇,占地5万平方米,1990年被发现,因发掘出大量烧烤坑和形制特异的陶窑群而享誉海内外。经过连续15年的发掘,出土了3600年至3000年前宝山商时期遗存中的大量陶器、骨器、石器以及铜、铁制文物,其中出土的四棱体铜针,是迄今中原地区出土古代文物中最早的青铜针实例。其仰韶时期烤烧坑和汉代烤烧坑,数量多、种类齐,另有商代的填埋垃圾和烧烤食物并用的“烧烤坑”。揭示出汉江上游地区从仰韶、龙山、商代,直到汉代延续着烤烧坑这样独特的生活习俗,这在全国考古发现中尚属首次。这对于汉水上游青铜时代文化内涵及其文化性质的全面认识有重要意义。
2013年5月3日,宝山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原公镇已形成由公路、铁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原公镇客运总量10万人次,货运总量20万吨。有县镇级公路2条,总长24千米。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镇区道路总长度4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3.4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0.76平方米;镇区桥梁1座,总长度600米。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24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9辆,其中汽车19辆,万人拥有量为5台,年客运量19.2万人次;出租车6辆,万人拥有量1台,年客运量2.8万人次。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有艺术团体12个,会员24个,其中团体会员310个,个人会员310人,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职人员240人,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8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藏书3千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7人,占全县社会从业人员的3%。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水兽舞”、“悬芯社火”等。
1973年7月,原公镇开通有线广播站,到乡镇13杆千米,乡镇到村6.7杆千米,村以下50杆千米;有广播喇叭1.2万只,入户率9.7%,通响率97%。1995年10月,开通电台第二套节目,开通原公有线电视。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有幼儿园(所)12所,在园幼儿787人,专任教师41人;小学9所,在校生1198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80人,专任教师1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86人,专任教师110人。
2011年,原公镇教育经费达664.5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64.55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94.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2%。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原公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卫生院2所;病床3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固定资产总值0.014亿元。专业卫生人员56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人、执业(助理)医师0.6人、注册护士0.6人。2011年,原公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4万人次,住院手术60台次,出院病人0.14万人次。
2011年,原公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4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30.4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7.3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04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5‰、0,5‰、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文化
交通
社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