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指的是货币供给量变化对总需求及国民收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
衡量方法
货币政策效果可以通过数量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衡量。数量方面,用于评估货币政策作用的强度,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时间方面,则用于分析货币政策作用的速度,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果。具体来说,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涉及分析和计算货币政策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其生效时间。
数量效果衡量
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衡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最终影响的程度。通常情况下,通过对比实际实现的货币政策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来进行数量效果的衡量。例如,通过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可以了解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干扰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时滞、合理预期和政治等。
时滞因素
时滞是指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对经济活动产生预期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行政时滞,分别对应于货币当局意识到必要性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外部时滞则包括转向时滞和生产时滞,前者反映的是政策行动后经济实体改变决策和支出行为的时间,后者则是这些改变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时间。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达到最终效果通常需要至少六个月至两年的时间。
理性预期因素
理性预期是指个体在充分利用所有可用信息的基础上所做的预期。这种预期被认为是合理的,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知识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果。相比之下,凯恩斯主义的预期理论强调了预期的盲目性,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预期理论则侧重于适应性预期,即个体根据经验和记忆对未来进行预测并随时调整。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国家银行偏离正确政策路径,甚至导致货币政策失效。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方向,而官僚机构也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忽视公共利益,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此外,政治周期的短视性质和政府频繁更迭的压力,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的短期化。
目录
概述
衡量方法
数量效果衡量
干扰因素
时滞因素
理性预期因素
政治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