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三顾堂景区后面拾级而上,约百余米处有一既高且平的场地,这里是诸葛亮与他的亲朋师友经常聚会的地方。在这块平地上有一组结构紧凑的古建筑,这就是
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
襄阳府事
尹会一为诸葛亮修建的草庐。这个地方高深幽静,群山环抱,松涛常鸣。后面是巍巍伏龙山,下面是诸葛亮留下的各种遗迹,楼阁祠宇在眼底或隐或现;对面的乐山,玲珑碧翠,如排几案;隔谷相望的旗山,更显出卧虎的雄姿。在这里能看到隆中龙盘虎踞的气势,领略到躬耕处田园淡泊的风光。
乾隆将这处古建筑改名为“卧龙深处”。这个名字既高雅又恰切,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光绪末年,才改名为“野云庵”。
野云庵是隆中名胜古迹之一,但在明朝弘治二年被
朱见淑朱见淑毁坏后就再也没有恢复,具体建筑形式和规模也无记载。清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
赵宏恩维修隆中古迹时,就在
三顾堂景区西侧修建了一个"野云亭",残坏以后,再也没有恢复。我们现在只能从古人描写野云庵的诗中来领略野云庵的大致情况。现抄录明朝吴绶、
王越留下描写野云庵的两首诗:
根据这两首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野云庵的大致轮廓,它位于诸葛草庐旁边,里面住着管理隆中诸葛草庐事务和从事宗教活动的和尚。野云庵有类似祠宇性的建筑,还有清静的茅庵子,是一个"半星无处着尘埃"的地方。门前有许多参天古树,因此它有"溪云锁翠微"和"万叠云深扫不开"的景象。
如上所述,野云庵在明代就是隆中的一个著名风景点,但遭破坏后就没有恢复。它和卧龙深处是两个不同的风景点,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在1984年维修时又恢复了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名称。野云庵的恢复有待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