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团,女,1949年6月26日出生,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获工业经济系学士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1982年1988年,杨团担任了首都经贸大学工业经济系副系主任,并于1988年被评为副研究员。随后,她于1994年至1998年担任
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1998年,杨团获得
纽约大学国际慈善课程有修业证书。1999年,杨团发表期刊作品《美国非营利组织管理》。2005年,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尚未出台时,杨团与一批学者联合7家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社,创立了“农禾之家”。自2011年开始,面对农村社区实用人才缺乏的现状,杨团带领农禾团队开始探索乡村社区工作者(简称“乡工”)人才培养项目——禾力计划。
2016年,《
中国乡村发现》出版了杨团著作的期刊作品《综合农协是"三农"改革的突破口》。2023年6月8日,杨团参加了汇聚爱心 传递温暖——民族地区青少年公益活动研讨会。2024年6月27日,杨团在第四期
南岸区城乡融合大讲堂暨2024年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讲中以《乡村振兴需要重建集体经济组织》为题,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史脉络、新时期农村集体和集体经济重建的必要性和实践经验。杨团长期致力于
社会保障、慈善公益与非营利组织等领域的政策研究。
2019年,杨团获评“中国慈善公益品牌70年70人”代表人物。2021年,她进入“2021中国品牌女性500强”。同年,她获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1十大公益人物奖。
1982年1988年,杨团担任了首都经贸大学工业经济系副系主任,并于1988年被评为副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杨团曾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从事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政策研究。1985年,她获得
加拿大迈克马斯特大学教育管理研修班有修业证书。1988年至1993年,杨团前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分配体制司处长、体改所社会分配研究室主任。1993年至1994年,她担任了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随后,她于1994年至1998年担任
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1998年,杨团获得
纽约大学国际慈善课程有修业证书。
1999年,杨团发表期刊作品《美国非营利组织管理》。2000年,《
战略与管理》出版了杨团著作的期刊作品《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问题、分析及改革思路》。2001年,杨团著作的期刊《泸港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报告》对外发表。随后,杨团于2002年发表了期刊作品《建立社会保障新体系的探索》。接着,她在2005年1月发表的期刊作品《关于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探讨》中剖析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目标,认为解决医疗补偿机制是核心问题。同年,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尚未出台时,杨团与一批学者联合7家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社,创立了“农禾之家”。
2007年7月,杨团发表期刊作品《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2009年12月,杨团与王晶合作著作的期刊《挪威卫生服务体系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对外发表。2011年6月1日,杨团应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论坛”之邀,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做了题为“中国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的学术报告。自2011年开始,面对农村社区实用人才缺乏的现状,杨团带领农禾团队开始探索乡村社区工作者(简称“乡工”)人才培养项目——禾力计划。该项目通过乡村振兴大讲堂、禾力种子计划、禾力论坛、禾力游学、项目资源引进等内容对乡村本土人才进行培养,目前该项目已培养了3000余名学员,覆盖了上千个农村社区。2013年10月,杨团发表期刊作品《以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建设》。
2014年,杨团、石远成著作的期刊《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新型提供者》对外发表。随后,她在2015年6月发表的期刊《供销社应走向法定机构、公法社团》中,讲述了定机构是由法律确定其组织和功能的机构。2016年,《
中国乡村发现》出版了杨团著作的期刊作品《综合农协是"三农"改革的突破口》。2017年,杨团发表期刊作品《"三农"就地现代化与城乡等值》。2018年,杨团著作的期刊《由乡村基层治理到国家治理-韩国农协结构性市场化改革的根源与中国启示》发表在《
探索与争鸣》中。
2020年6月,杨团发表期刊《社区防控是中国抗疫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该期刊讲述了新冠疫情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严重的全球大流行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也是联合国成立75年以来全球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灾害。2023年6月8日,杨团参加了汇聚爱心 传递温暖——民族地区青少年公益活动研讨会。2024年5月,她在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举行的国家开发银行新长城职教赋能项目返乡创业成才支持活动中针对“乡村振兴与青年创业”主题,分享了青年择业观及其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6月27日,第四期
南岸区城乡融合大讲堂暨2024年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讲在中共南岸区委党校开讲。杨团以《乡村振兴需要重建集体经济组织》为题,为现场近百位代表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史脉络、新时期农村集体和集体经济重建的必要性和实践经验。
2023年6月8日,杨团参加了由
中国新闻社、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挥部主办,
中国新闻网承办,中新公益协办的汇聚爱心 传递温暖——民族地区青少年公益活动研讨会。她在研讨会上表示,
中原地区的“大公益”一定是社会的、民间的和政府共同合作的“大公益”,不管是扶贫还是乡村振兴,其实都是大家共举的。公益活动的意义不仅是社会、企业和基金会的,也不仅是大学的,而是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单位和机构,也包括传媒行业的。中国的公益是中国大家庭的公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公益。
2024年6月26日至6月28日,杨团应邀到
南岸区讲“乡村振兴需要重建集体经济组织”,同时考察了
广福村,
静观镇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面临的难题。还到了
西南大学乡建研究院,和教师们座谈,考察了乡建院在南岸建的工作室。
杨团长期致力于
社会保障、慈善公益与非营利组织、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社区公共服务、老年人长期照护等领域的政策研究。
杨团曾多次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重点课题以及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发表150多篇论文及研究报告。此外,杨团还独立完成过多项政策研究报告,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第一个社会保障研究课题(1991年度)的负责人,并于2000年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课题,现承担主要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与条件研究(2001-2004)、英国国际发展部委托课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重构(The restructuring of China’s social
证券 system)(2001-2005)。
2024年6月27日,第四期
南岸区城乡融合大讲堂暨2024年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讲在中共南岸区委党校开讲。杨团以《乡村振兴需要重建集体经济组织》为题,为现场近百位代表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史脉络、新时期农村集体和集体经济重建的必要性和实践经验。杨团介绍,农村集体是农民成员的经济社会共同体,它基于共有财产,如土地、经营和非经营资产。而农村集体经济则是集体成员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和利益分享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是承载这种经济形态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