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英文名:Newsweek),是托马斯·J·C·马丁于1933年2月17日正式在美国创立并出版发行的新闻类周刊,现持有人为乔纳森·戴维斯和戴夫·普拉加德(Dev Pragad),全球主编为南希·库珀。《新闻周刊》的新闻范围涵盖
美国国内外大事、商业、科技、社会、艺术和娱乐等方面,同时拥有3种英文版本和7种非英文版本,它是美国时政杂志中因优秀评论获得荣誉最多的周刊,与《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于1933年创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发行量从5万份增加到25万份。1961年3月,被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后,适逢在美国被称为“狂飙时代”的1960年代,因此迅速崛起。到20世纪60年代末发行量已逼近200万份,90年代初期,发行量最高时曾达到330万份,2010年一路下滑到150万份,并背负4700万美元的债务。华盛顿邮报集团将其转手加州亿万富翁西德尼·哈曼,后者又将其与美国互联网公司IAC旗下的野兽日报网站合并,2012年底,终结纸质版。2013年8月IBT公司从IAC接手《新闻周刊》,2014年3月,《新闻周刊》新的第一期印刷量在美国有7万份,在欧洲也有7万份。2018年后戴夫·普拉加德成为《新闻周刊》的首席执行官,此后《新闻周刊》快速发展,2020年,《新闻周刊》网站的每月独立读者数量达到1亿,2021年利润达到6000万。普拉加德对《新闻周刊》的改造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研究案例。
《新闻周刊》以时政新闻见长,经常刊登图片、图表、专栏作家文章以及各国政治、外交人物的传记,并以大胆的争议封面著称。曾12次摘得美国出版业的最高奖项“美国杂志奖”,截至2010年,发行量达到400万份,并在当年获得世界品牌500强第78位。
历史沿革
创刊
《新闻周刊》(Newsweek)由托马斯·J·C·马丁于1933年2月17日正式在美国创立并出版发行。1937年,马尔柯姆·米尔成为该刊主编及总裁,他将刊物的英语名字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并加强了该刊文章的可读性,引入了新的署名专栏和国际版面。
崛起
《新闻周刊》于1961年被《华盛顿邮报》收购,受到《邮报》理念的影响。此后,赶上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狂飙时代”,
马丁·路德·金和
约翰·肯尼迪遇刺案,猫王、摇滚乐、性解放、越战等事件使得美国进入了罕见的纷乱多元的时代,以梳理头绪、提供观点见长的新闻周刊因此进入了黄金时代。《新闻周刊》正是因为在越战和美国流行文化上的表现而被贴上了“自由派”的标签,他们常常制作出有关越战、民权和流行文化的封面吸引当时的年轻人,20世纪60年代末《新闻周刊》发行量已逼近200万份,90年代初期,发行量最高时曾达到330万份。
发展
1980年3月《新闻周刊》在中国建立了分社,2004年在香港推出简体中文版《新闻周刊选摘》。2009年,《新闻周刊》决心调整风格,据法新社报道,调整后最新一期《新闻周刊》的主打文章是一篇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独家专访。刊物负责人表示,《新闻周刊》今后将在“有独立观点、发人深思的原创性报道”上投入更多精力,减少对“
一目了然新闻”的报道。2010年发行量一路下滑到150万份,并背负4700万美元的债务。华盛顿邮报集团将《新闻周刊》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91岁美国大亨、慈善家
西德尼·哈曼。哈曼去世后,哈曼家人放弃资助《新闻周刊》,将其与美国互联网公司
IAC旗下的野兽日报网站合并。2012年底,终结纸质版。2013年8月,数字公司IBT集团并购《新闻周刊》。2013年9月,《新闻周刊》恢复纸质版,商业模式更加依靠订阅模式。2013年12月,时任总编辑吉姆·尹波科宣布,新版纸质《新闻周刊》2014年面世。2014年3月7日起《新闻周刊》印刷版本开始在美国和
欧洲发行,首期发行7万册。
2018年1月18日,
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突击搜查了《新闻周刊》位于
纽约的大楼。当年9月新闻周刊媒体集团正式分为两家独立的公司——新闻周刊和IBTMedia。分拆后,《新闻周刊》由乔纳森·戴维斯和戴夫·普拉加德所有,普拉加德还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包括该杂志的美国印刷版和数字版、欧洲、
中东和非洲和
亚洲的国际版以及该出版物的网站。普拉加德任命前《新闻周刊》资深人士南希·库珀为全球主编,与谷歌云进行数字化合作,保持创始人“解释、阐述和澄清”的初衷,与不同政治派别的读者交谈并倾听他们的意见,本着严谨、尊重和诚实辩论的精神欢迎不同的观点。自2018年以来,利润一直健康增长,并且该公司几十年来首次没有债务。2020年,《新闻周刊》网站的每月独立读者数量达到1亿,而2017年初为700万。2021年,其收入翻了一番,达到6000万美元。普拉加德对新闻周刊的改造成为
哈佛商学院案例研究的主题。
组织架构
《新闻周刊》拥有20多个国内外分社,编辑、记者约400人,建立了全球性的采编资源网络。发行量据称已经达到310万份,读者超过2000万(截至2005年)。1980年3月在中国建立了分社,2003年在全球有22个分支机构,其中在美国国内9个,其余分布在北京、
开普敦、
法兰克福、
香港特别行政区、
耶路撒冷王国、
伦敦、
墨西哥城、
莫斯科、
巴黎、
东京和华沙等地。除了美国国内版,还有三种英文国际版(
大西洋、
亚洲和
拉丁美洲版),日文、韩文、
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波兰文、法文以及繁体中文7种非英文版本。2004年在香港推出简体中文版《新闻周刊选摘》。2018年《新闻周刊》拆分为新闻周刊和IBTMedia两家公司,《新闻周刊》由乔纳森·戴维斯和戴夫·普拉加德所有。
高管
以上参考资料
核心编辑
以上参考资料
内容特色
立场
《新闻周刊》的立场与《
华盛顿邮报》相同,在美国国内一向以时政新闻见长,其时政评论为它获得了众多的荣誉,是美国时政杂志中因优秀评论而获得荣誉最多的周刊,与《时代》《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自由派游说组织“美国民主行动(Americans for Democratic Action)”曾对美国媒体的倾向进行打分,100分表示立场最倾向自由派;而众议院中立派的得分为39分,可视作中间基准。在保守派一方,“福克斯新闻特别报道(Fox News Special Report)”的得分为27;而在坐标的另一端,《新闻周刊》高达72分,完全超过《时代》周刊、《
纽约时报》和“NBC晚间新闻”所处的60分区间。
编排和栏目
《新闻周刊》的编排和栏目与《时代》有相似之处,经常刊登图片、图表、专栏作家文章以及各国政治、外交人物的传记等。该刊其新闻范围涵盖美国国内外大事、商业、科技、社会、艺术和娱乐等方面。
特色
《新闻周刊》以大胆的争议封面著称。该杂志1933年2月17日的创刊封面,是当时重大新闻的七张图片,包括
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做出的“
德国必须绝地重建”的宣告。《新闻周刊》近年推出的难忘封面,包括2003年12月一期的伊拉克总统
萨达姆·侯赛因照片,显示他浑身骯脏,胡须凌乱,标题是“我们抓到了他”。2012年5月,奥巴马发表支持同性恋婚姻的言论后,封面是他的头像和一道彩虹,标题就叫作“首位同性恋总统”。
知名人物
乔恩·米查姆
《新闻周刊》前首席编辑乔恩·米查姆,毕业后进入家乡当地报纸《查塔努加时报》做新闻记者。1993年,迁居到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成为《华盛顿月刊》的编辑。1995年,米查姆应聘为《新闻周刊》的国内事务编辑,1998年底不到30岁时即担任该刊总编辑,在美国新闻界打响了一定知名度。这个时期,米查姆还担任《
纽约时报》书评的专栏作家,并经常给《
华盛顿邮报》写稿。他还担任蓝登书屋的执行编辑与执行副总裁,并担任《
时代周刊》杂志的
特约编辑。
法里德·扎卡里亚
法里德·扎卡里亚曾任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主编,从2000年10月起担任《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在美国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评价,美国前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称他“熟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前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莱斯里·吉尔伯预测他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成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新华网2008年5月17日报道)。
西德尼·哈曼
《新闻周刊》在连续出现严重的亏损之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不得不在2010年5月挂牌出售《新闻周刊》,最终西德尼·哈曼收购了这家被他称之为国宝的全球知名时事杂志。哈曼是美国音响设备制造业大亨,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的创始人,他成功击败了其他两家竞争公司竞得《新闻周刊》。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是专门制造扬声器、立体声以及车载
音响系统,拥有将近1万名员工,2009年销售额达到29亿美元。
重大事件及争议
黑人在美国
1963年,《新闻周刊》派出40名记者和研究人员,采访1250名黑人后,出版了一期特刊,名为《黑人在美国》。这期特刊第一次借
美国黑人之口淋漓控诉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在全国引发民权
旋风,进而导致美国颁布了著名的1964年《
1964年民权法案》。
1美元贱卖
2010年8月3日,87岁的美国著名刊物《新闻周刊》,在归属《
华盛顿邮报》公司半个世纪之后,找到了新的东家——91岁的音响器材大亨
西德尼·哈曼。而这个被哈曼称为“国宝”的全球知名时事杂志,卖价居然只有1美元。《新闻周刊》的售卖标志着纸制媒体的衰落和困境。像美国《新闻周刊》这样的具有品牌以及影响力的媒体,它是曾经了影响了半个世纪的媒体,却走向了衰退和没落,能够看出《
华盛顿邮报》集团是不得已才进行此次拍卖。
关塔那摩监狱报道
2005年5月9日一期的《新闻周刊》披露了
美国军队在关塔那摩湾基地中为了迫使嫌疑犯招供,将《
伊斯兰教圣经》冲入马桶的事件。该报道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引发穆斯林信徒对美国政府的强烈抗议”。由于曾有嫌疑犯提出类似指控,此文一经刊发便在广大穆斯林中引发了强大的反美情绪,阿富汗、
巴基斯坦等地接连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美军亵渎《古兰经》,活动中已有多人死亡。事发不久,白宫与
五角大楼纷纷指称该报道失实,并对《新闻周刊》施以重压。5月16日,《新闻周刊》改变态度,由编辑马克·惠特克撰刊发了只有一句话的撤销声明:基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情况,我们撤回关于军方在
关塔那摩基地亵渎《
伊斯兰教圣经》的报道。
复刊纸质版
2012年底,经营了80年的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停止纸质版的出版,并在
Twitter上发布最后一期纸质版杂志封面,这个曾在巅峰时发行量达到330万份的《新闻周刊》在2013年全面走向了数字化。然而,就在《新闻周刊》出售给美国数字新闻公司IBT传媒后不过十几个月,该周刊又宣布重新恢复纸质版的出版。2013年3月,《新闻周刊》新的第一期印刷量在美国有7万份,在欧洲也有7万份。
中方反制
2020年10月26日,中方针对美方增列6家中国媒体为“外国使团”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要求新闻周刊等6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自即日起,于7日内,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
影响和评价
影响
《新闻周刊》曾在克林顿性丑闻、“
9·11事件”等报道中一马当先。《新闻周刊》观点通常被视作比《
时代周刊》更自由。《新闻周刊》杂志与《
时代》和《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作为美国唯一以外国语言在境外出版的新闻类周刊杂志,《新闻周刊》发行到世界190多个国家,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影响。
评价
在全球纸媒“哀鸿一片”的大背景下,《新闻周刊》反其道而行、重印纸质版,这种“赴汤蹈火”的勇气也让外界大惑不解。“唱衰派”称,当《纽约》杂志已改成双周刊、《
时代周刊》正向
数字产品投入更大精力之际,《新闻周刊》此举似乎是个玩笑。“怀疑派”认为,重启这份因巨债难偿、几近消失的杂志,不于一场赌博。(
中国新闻网2014年3月18日评)
其他媒体形式
网站
2010年11月,《新闻周刊》与一家创办仅两年的“每日野兽(DailyBeast)”新闻网站达成合并协议。《新闻周刊》的网站域名(Newsweek.com)将在合并正式启动后停止使用,读者今后在浏览器中输入这一网址,将会被自动转链接至TheDailyBeast.com,新闻周刊的内容将会在这一网站安家。
网络版
2013年开始,《新闻周刊》只发行网络版,停止印刷纸质版,提供网上付费阅读。读者须透过iPad平板电脑、
Kindle电子书或智能手机阅读。全新和全面数字化的国际版《新闻周刊》,2月底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