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乡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下辖乡
小陈乡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东南部,总面积45.78平方千米。东与永兴镇连接,南与扶沟县白潭镇相邻,西濒贾鲁河南曹乡接壤,北与张市镇毗连。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尉氏县城12千米。1956年12月,始设小陈乡,1958年撤乡,属张市公社,1983年改乡。截至2018年末,小陈乡户籍人口为32974人。截至2020年6月,小陈乡辖20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小陈村小扶路11号。2011年末,小陈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3元。2018年,小陈乡有工业企业6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2个。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属张市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段庄区。
1952年2月,属第二区。
1956年12月,始设小陈乡。
1958年,撤乡,属张市公社。
1975年1月,析张市公社14个大队、南曹公社3个大队,建小陈公社。
1983年,改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小陈乡辖小陈、史庄、靳老、王庄、南袁庄、大齐、陈家、小齐、江曲、司马、村、后马、前马、睢老、前张、中张、后寨、东贾、西贾、阮庄2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小陈乡辖20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小陈村小扶路11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小陈乡地处黄河冲积平原,黄泛区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海拔高度在65米左右。
水文
小陈乡境内河道属贾鲁河流域,流域面积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贾鲁河及尉扶河,其中贾鲁河纵贯乡境西部边缘,为小陈、南曹2个乡的分界河,境内长9千米;尉扶河发源于张市镇,经乡境东北部边缘南下过永兴镇流入扶沟县,主要支流有贾黎沟。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小陈乡辖区总人口:31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20人,城镇化率8.8%。另有流动人口579人。总人口中,男性13960人,占45%;女性.17040人,占55%;14岁以下8060人,占26%;15~64岁20150人,占65%;65岁以上2790人,占9%。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5.8‰。
截至2018年末,小陈乡户籍人口为329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小陈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3元。
2011年,小陈乡财政总收入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0万元,比上年增长57.9%。人均财政收入186元,比上年增长5.6%。
2018年,小陈乡有工业企业6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2个。
农业
小陈乡耕地面积5万亩,人均1.6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2011年,小陈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2011年,小陈乡生产粮食1.8万吨,其中小麦1.6万吨,玉米251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
2011年,小陈乡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234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30亩,产量1200吨,其中花生1200吨;蔬菜种植面积600亩,产量36120吨。
小陈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9057头,年末存栏23420头。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
截至2011年末,小陈乡累计造林187亩,其中防护林89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6万株。
2011年,小陈乡水果种植面积288亩,产量9261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等,其中苹果4723吨,梨4346吨,其他192吨。
小陈乡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0.8平方千米,淡水水面0.8-平方千米。2011年,总产量1030吨。
2011年,小陈乡大型农业机械132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6403元。
工业
小陈乡是棉纱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棉纱、橡胶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小陈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
2011年,小陈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职工48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家,职工362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5万元,比上年增长53%。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小陈乡有商业网点32个,职工169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1631万元,比上年增长91%。
金融
2011年末小陈乡境内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各项贷款余额42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交通
小陈乡境内有日南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7千米,双向8车道。有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17千米。客运站1座,2011年,客运总量16万人次,货运总量153万吨。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小陈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7个,建筑面积510平方米,藏书3.4万册;村文化大院3个,总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村图书室32个,总建筑面积1310平方米,藏书20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舞狮、高跷、盘鼓等。
1985年7月小陈乡开通小陈乡有线广播站。至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50户,入户率达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小陈乡有幼儿园(所)6所,在园幼儿370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14所,在校生3189人,专任教师1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780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小陈乡教育经费达266.6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98.6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小陈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其中乡卫生院1个,乡疾病控制中心1个,村卫生室28个。公立卫生机构病床24张,固定资产总值8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0人。2011年,小陈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231人次,住院手术205台次,出院病人525人次。
2011年,小陈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5人/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800人,参合率95%。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小陈乡有体育场地1处,设在靳老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
2011年,小陈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4户,人数238人,支出3.7万元,比上年增长2%;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10%。2011年,小陈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8户,人数1237人,支出102.9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0.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4人,支出3.1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7人,支出14.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49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93人次,共支出7.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8人次,支出0.3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384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230亩,倒塌房屋12间,直接经济损失107.9万元,救灾支出80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0万元;社会服务单位1个,床位15张。新增就业人员200人,有8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0人,全年共帮助6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小陈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千米,投递点17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5000件,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2000件,征订报纸50万份、期刊2000册。
小陈乡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3门,固定电话用户1700户,比上年增加150户;移动电话用户7683户,比上年增加1179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403千米,宽带接入用户785户,比上年增加152户。
文化
因陈氏在此始居,且村庄规模较小,故名。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开封市(今属河南省尉氏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籍。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其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旅游
风景名胜
阮籍墓共有两处,一为阮籍墓遗址,在河南开封市尉氏县县城东南15公里的小陈乡阮庄村清代乾隆大学士阮元曾书墓碑,碑高2.3米,宽0.65米,厚0.26米,正中镌刻“魏关人候散骑常侍嗣宗阮君之墓”14个隶书大字,左边镌刻“清朝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钦差兵部侍郎河南巡抚”,右边镌刻“提督军门实授浙江巡抚古尉氏阮元敬书”,下体38个字。其笔法矜持庄重,波分明,是尉氏县所存隶书碑刻中最好的。墓地原来有祠宇,可惜被黄水淹没,祠毁墓淤。1986年,阮氏族人集资建了新坟。
贾鲁河可称得上是一条千年古河。有人考证,认为它的前身就是楚汉战争时的“鸿沟”。据史料记载,鸿沟乃战国时期魏国所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开通,故道今荥阳市北引黄河入圃田泽,东流经开封市境内,再南下注入颍河,当时开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至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连通了济、、、、汝、泗诸水,成为当时中原大地上的主干水道,以此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网和大面积的灌溉区。因此,鸿沟一带在当时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朝末年,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楚与汉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以东者为楚”。
获得荣誉
2021年6月25日,小陈乡党委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参考资料
小陈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7-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水文
人口民族
经济
交通
社会
文化
旅游
风景名胜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