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以山形大裂而名,以盛产煤炭而名,更因
炎帝的名字“烈山氏”而名。烈山海拔 182米,南北长400余米,山体从中间裂开,分东西两部分,中间宽20多米。传说远古时期烈山煤气瓦斯外溢,遇
雷电起火,夏季火势最旺。
春秋《
列国志》载:“大禹治水,烈山焚泽”。“焚”是烧,“泽”是汪洋,即烈山之火日夜在汪洋大海中燃烧。烈山大裂谷中仍可见火烧岩石的痕迹。
她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上古舜时代,是皖北在《
辞海》、《
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唯一入注解条目的地方。但何时何故把“裂”改为“烈”呢?传说很久以前,裂山下住着一家姓 李的农户。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女儿叫
贺香姑,姿色佳丽,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她。后来因生活所迫,全家逃荒到
泰山脚下落了户。他父亲种地,香姑天天上山放牛放羊,过着贫苦的生活。可是,邻里有个恶少,听说
香姑长的美貌,便带人前来强欲纳妾,但香姑拒不从命,独自逃上泰山之巅,众人喊他不应。那恶少也带人来追,只见香姑面露怒色,树柳眉,睁杏眼,怒斥恶少,瞬间巨石纷飞,击在恶少的身上。风石停息,香姑跨上
大眼斑雉徐徐南飞,来到裂山。后来她死了,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就在裂山建了一座烈女庙。因此,后人便将烈山的“裂”字改为“烈女”的“烈”字了。
在烈山南湖公园新建的居士林内,有一块从烈山顶上移下的
清代古碑。碑文大意为外地人来烈山问:为什么叫烈山?其意是什么?答曰:烈山形状底圆上尖,像五行火,
炎帝遂称之为烈山(或炎帝遂以烈山之名而名)。这段文字从侧面注解了烈山的由来,暗含炎帝故乡之意。另外,烈山上有烈隙,地下瓦斯上升与雷电相撞形成熊熊烈火,火焰冲天,远看就像一座山头,与石碑刻文“烈山园而锐于首”相符合。远古人围火而居。有关专家据此推断,因烈山之火是天然火种,被居住于此的炎帝族奉为神山、神火当属必然。所以,其部族首领便以该山之名而名,称烈山氏、列山氏、历山氏、连山氏(炎帝名,烈、列、历、连字古相通)。因炎火山之名,又有
炎帝、赤帝之尊。
炎帝即是以烈山之名而名,那么就有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烈山之名的历史。《
列国志》曰:“大禹治水,烈山焚泽”,这是目前在文史资料里发现的最早依据。
中原地区之大如何记载这个小小的淮北烈山,而且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这其中有何原由呢?首先,“烈山焚泽”中烈山是地名,焚是烧,泽是汪洋,即烈山之火日夜在汪洋大海中燃烧。以当时人的
迷信理念,水火相克,火是天火、神火,便以为上天也在帮助百姓治水患。也恰恰证明了烈山地名可追溯到
春秋列国之前。联想前文,“古烈山氏称之与”,有相同的渊源之处。其次,大禹治水主要是黄、
淮河,在安徽、
河南省、
山东省、
陕西省和
河北省一带。聚焦这些地区,再看《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淮北烈山、湖北烈山等。但湖北烈山不在
黄淮流域,而其他地区的“烈山”均不符合“焚泽”的条件,因此只有圈定淮北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