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出
杂剧虚构了
钟无艳挫败
秦国进攻的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
作者:元末“名香天下”的作家——
郑光祖,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是元代后期名气最大有剧作家之一。
简介
到了元代,剧作家郑德辉综合相关的民间传说,创作了剧本《智勇定齐》。
这出杂剧虚构了钟离春挫败秦国进攻的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本讲的是
齐宣王还是王子的时候夜梦菽月,
晏婴为其解梦,认为梦是在暗示齐宣王的另一半隐于乡野,遂建议他出城打猎寻访贤女。果不其然,在追猎一只
白兔的时候遇上外出采桑的
钟无艳。晏婴见其虽然容貌丑陋,但言谈举止却迥异流俗,因此劝齐宣王迎娶钟离春。不久,秦燕联手攻齐,派使臣以解开玉连环的难题刁难示威。钟离春轻而易举地破解难题,羞辱使者,扬
齐国之威;而当兵戎相见之时,钟离春又运筹帷幄,大获全胜,定国安邦。钟离春在其中已经化身为文能安邦、
武能定国、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
钟离春已经从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变成了很多人认同的某一类人物的理想模型。
齐宣王仍然是“滥竽充数”的典故中那个终日声色犬马、耽于享乐的迷糊君主,而
钟无艳那敦实的身躯则远比自己的夫君高大、挺拔。而那张丑陋的脸,则因为扬眉吐气的自信和不让须眉的睿智而泛着耀眼的光辉。
渊源
钟离春,即无盐女,
战国齐宣王王后,相传为
山东省齐河县晏城街道镇西
无盐村人。是中国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也是历史有载著名的第一位女政治家。她的事迹见于《
史记》与《
列女传》中,据传她容貌奇丑,头凹目陷,肤色如漆,以至年及三十尚未嫁出。但其胸有韬略,更心怀大志,对当时
齐国朝纲不振、国运衰微深感慨痛,遂冒死前往雪宫台齐宫所在之地),自请见
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宣王采纳,立为王后。并且帮助齐宣王“停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宫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 史称
钟无艳曾智解玉连环,弹蒲弦琴,布阵而胜秦燕,解齐国之危。史称:“齐国大治,丑女之功也。” 遂以无盐之邑封钟离春家,封钟离春为无盐君,后人因此称其为无盐娘娘。
“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在
嘉祥县汉代
武氏祠画像石中,就有无盐君钟离春、
齐宣王二人的带铭画像内容。钟离春的传奇经历,更是被后世搬上舞台广为流传,
杂剧中有《智勇定齐》(又名《丑齐后无盐破连环》)(
郑光祖撰),清传厅中有《灵娲石•无盐拊膝》(
许善长撰),
京剧中有《湘江会》、《棋盘会》、《战春秋》、《钟无盐》,当代香港影片有《
钟无艳》(
梅艳芳、
郑秀文、
张柏芝主演),均系演绎其事。
钟无艳后来于晏城镇生一公主,乳名
金华市,并在生公主处建“金华寺”纪念,宋代,“金华寺”移至
晏婴故宅,与
晏婴祠东西相对,相映媲美。清人
胡彦升感叹道:“何处无盐迹可寻?宿瘤故邑柳深深。浣纱遗事空留恨,不及
齐妃说到今。”。
清代于希方到此游览后,曾留下《雪宫诗》一首,诗云:“凭吊古宫兴未阑,迷离芳草尚留丹。君王自促高贤驾,休作稷门一例看。”
作者
元末“名香天下”的作家——
郑光祖,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是元代后期名气最大有剧作家之一。郑光祖,字德辉,生卒年代不详,平阳襄陵(今
襄汾县)人,曾经做过
杭州市路吏,死在杭州,火葬于西湖灵芝寺。同郑光祖同期的
杂剧家
钟嗣成在《
录鬼簿》中说他:“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知其为德辉也。”可见他是一位深受演员和观众喜爱的剧作家。
郑光祖一生共创作了十八部杂剧,现存八部全本和一部残本。在八部全本中,有五部是写历史故事的,即:《
辅成王周公摄政》、《立成汤伊尹耕莘》、《钟离春智勇定齐》、《虎牢关三战吕布》、《程咬金斧劈老君堂》;有两部是写爱情故事的,即:《迷青琐倩女离魂》、《亻(chao)梅香翰林风月》;有一部是写知识分子穷困潦倒、怀才不遇故事的,即:《醉思乡王登楼》。他的这些
杂剧题材范围广,质量比较高,同期剧作家少有超过他的。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黄金时代已经衰落,多数作家的作品脱离现实,单纯追求词藻艳丽,惟有
郑光祖还保持着
关汉卿、
王实甫等前期作家那种触及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
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迷青琐倩女离魂》。此外,《亻刍梅香》是写侍女
樊素热情帮助
白居易的弟弟
白敏中与
后晋裴度的女儿裴小蛮恋爱成婚的故事。情节和结构跟《
西厢记》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剧将侍女樊素作为主角来写,笔墨生动活泼,语言质朴流畅,被后人称为“小西厢”。他的五部历史剧中,较有特色的是《钟离春智勇定齐》。这部剧以《
战国策》、《烈女传》所记史实为依据,通过战国时期秦、燕、齐三国的矛盾纠葛,塑造出了智勇双全的古代妇女
钟无艳的英雄形象。剧中的钟离春是
齐国的一位采桑女子,她外貌丑陋,但胆识过人,在秦、燕两国合兵伐齐之际,她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辅助
齐宣王一举战胜了敌人,使处于亡国境地的齐国不仅转危为安,而且被尊为上国。明、清以来,全国不少剧种都一直有改编本演出。表现知识分子穷困潦倒的《王粲登楼》,结构比较松散,情节也比较单薄,但剧中的主要人物王粲却塑造得很有典型意义。剧中所反映的
王粲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景况,是当时一般知识分子坎坷生活的缩影,很能引起失意文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