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锯齿米虾
生态水族中的除藻工具虾
中华锯齿米虾(新米虾属 denticulata sinensis),具有生长迅速、生命力顽强、生长周期短、容易饲养等特点,一般用于生态水族, 除藻工具虾。
生物研究
目前对中华锯齿米虾生殖生物学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中华锯齿米虾的胚胎发育、性腺发生与分化、雌雄生殖系统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发生等生殖生物学特征。这项研究一方面为中华锯齿米虾生殖生物学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对甲壳亚门的生殖发育调控以及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物种对比
生殖特征
1、中华锯齿米虾胚胎发育
根据中华锯齿米虾胚胎发育过程中外部形 态,可以将其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和状幼体期等七个时期。中华锯齿米虾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跳速率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而加快,体表颜色也逐渐变化。刚孵化出的幼体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体相似。
2、中华锯齿米虾性腺发生与分化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中华锯齿米虾性腺发生与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锯齿米虾从孵化后30d性腺开始分化,并且卵巢分化时间早于精巢。卵巢从孵化后50d开始分化,特征是早期形成的卵原细胞群,并形成卵巢腔,至孵化后70d分化完成。精巢从孵化后90d开始分化,至孵化后120d分化完成,其主要特征是生精小管的出现。
3、中华锯齿米虾卵巢发育与卵子发生
中华锯齿米虾卵巢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由卵巢壁、分化上皮和卵母细胞(早期卵巢还包括卵原细胞)与滤泡细胞组成。根据中华锯齿米虾卵巢外观、成熟系数以及组织学特征,卵巢发育可以分为5个时期:Ⅰ期(发育早期)、Ⅱ期(发育前期)、Ⅲ期(发育中期)、Ⅳ期(发育后期)和Ⅴ期(成熟期)。中华锯齿米虾卵巢发育的方向是从腹部到背部。
中华锯齿米虾卵子发生过程,卵母细胞的形状、体积以及细胞核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中华锯齿米虾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的大小、形状、卵黄的积累情况、细胞核的变化以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的关系,将其卵子发生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的卵母细胞三个时期。
4、中华锯齿米虾雄性生殖系统发育与精子发生
中华锯齿米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和雄性生殖孔组成。精巢由许多生精小管组成,不同时期的雄性生殖细胞在生精小管内形成生殖带,同一区段的生精小管内精子发生一般是同步的。输精管在形态上明显地分为前中后三段。根据生精小管内生殖细胞的特点,将中华锯齿米虾精巢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后期。
根据染色质细胞形态的变化,中华锯齿米虾精子发生过程可以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和精细胞期四个时期。结果显示,精原细胞椭圆形,染色体分布均匀,线粒体大量聚集形成线粒体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核出现联会复合体,线粒体区消失;次级精母细胞体积小,核质比小于初级精母细胞,大小不等的囊泡分布在细胞质中和双层核膜间。早期精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大而且圆,核膜不规则,多呈锯齿状;中期精细胞极化,分为核质两极;晚期精细胞主要是顶体与辐射臂的形成。与绝大部分游泳亚目种类不同,中华锯齿米虾精细胞分化后期形成辐射臂。棘突由囊泡和片状结构融合形成:棘突由具有周期性横纹的纤丝组成,外包质膜。
保护现状
自然野生,未列入保护物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生物研究
物种对比
生殖特征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