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波特克文明(英文:Zapotec;西班牙语:Cultura zapoteca)是前哥伦布时期的一个美洲土著文明,分布于南中部美洲,主要是墨西哥的瓦哈卡州。其历史至少可追溯至2,500年以前,与美洲玛雅文明虽无直接联系,但与之同受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遗址上包含有金字塔式建筑、蹴球场以及宏伟的陵墓。萨波特克人自称Be'ena'a,意思是“云中之人”。该文明的书写系统采用音节文字,可能受奥尔梅克文字的影响,并很可能是玛雅、米斯特克、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等的文字的鼻祖。每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但兼有象形的功能。图案和
纹饰上多采用方形和线条,有纵横交织的感觉,其中的一种图案已被微软Windows XP系统收录为
电脑壁纸。
Monte Alban附近只剩下很少居民,跟来自东北面的Mixtecs人 混居在一起。今天仍有约350,000萨波特克人的后裔居住在Oaxaca地区,但跟祖先的文化已没有太大关系。
萨波特克的工艺水平很高。虽然萨波特克和玛雅没有直接关系,但在文字和历法等几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可能受到了
墨西哥和
中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
萨波特克语属于中美洲欧托-曼格语系,有超过100种方言,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同其他同语系的语言分离。时至今日,萨波特克语的使用者分布于
瓦哈卡谷的中部、东部和
太平洋沿岸,由于人口外流在
墨西哥城以及
纽约亦有分布。萨波特克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共有4个声调,同查蒂诺语在语言学上关系密切。
在公元前100年左右,萨波特克文明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口急速增长,因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
社会分化、中央集权以及宗教仪式活动。一直到公元1世纪,瓦哈卡谷仍然分属于多个独立的部落,这导致了地区中心的形成。自公元2世纪开始,由于大量人口涌入阿尔班山,导致阿尔班山人口过剩的同时也促进了
城市化。
萨波特克文明的摇篮
瓦哈卡谷是一个Y形的
谷地,距离
墨西哥城约200千米,三个分岔分别是西北部的埃特拉、南部的欧科坦以及东部的米特拉,交叉于海拔大约为1400m的高地上,南临
太平洋,北方则是
东马德雷山脉。该地区极其适合发展农业,是
玉蜀黍属可能的起源之一。一般认为,当萨波特克文明出现时,该地区的土壤还没有和今天一样受到侵蚀,且周围的山脉仍被
橡树与
松树覆盖。该谷地11月-5月为旱季,但在靠近
巴尔萨斯河等河流的地区仍然能依靠河水以及
周期性的洪水来进行耕种,而在远离河流的地区萨波特克人则使用引水渠来浇灌作物。阿尔班山的水源则来自附近的溪流。萨波特克人亦在
丘陵地带等较为贫瘠的土地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以应对在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人口爆炸式增长。此外,由于目前发现的灌溉系统不足以支撑如此大量的人口,考古学界认为目前尚有许多灌溉系统未被发现。萨波特克人发达的农业足以让他们在
殖民时代向
西班牙帝国上贡后仍有余粮应对随后的天灾和
瘟疫。
萨波特克文明有一套独立的历法系统和
语素文字,即用一种图案代表一个
音节的文字。有研究认为萨波特克文字是
中美洲地区第一种文字,并且对日后
玛雅文明、米斯特克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文字系统有所影响,但目前对于萨波特克文字和奥尔梅克文明的文字孰先孰后尚有争议。在
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一批萨波特克和米斯特克工匠为阿兹特克的统治者,包括
蒙特祖马二世制造珠宝,但萨波特克和
墨西哥中部文明的联系可上溯至更远,在阿尔班山有出土
特奥蒂瓦坎古城风格的旅馆,而在特奥蒂瓦坎也有发现萨波特克风格的神庙。萨波特克文明系定居农耕文明,建筑以石砖和灰泥浆筑城,士兵一般穿
棉甲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