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七年制),1944年毕业,同年获
纽约州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母校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
1980年9月,被卫生部选派赴英国
剑桥大学参加由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举办的首届“国际临床流行病学讲习班”强化培训。
1981年,应美国土仑等5所大学邀请赴美参观学习交流,并在
加拿大哥仑比亚大学
温哥华总医院学习超声心动图学。
曾任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首届教材编审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首届委员,第二届常委,
四川省内科学会及四川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技顾问团第一、二届顾问,
成都市科技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成都分会常委,成都市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曾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临床内科杂志》、《四川医学院学报》、《四川医学》、《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华西医讯》(现改为《
华西医学》)、《心血管病译文》(现改为《
心血管病学进展》)编委。
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1960年在
四川省蓬溪县隆盛镇抢救硝酸雾状物吸入中毒(因供销社失火氮肥燃烧,百余救火群众中毒)的急性重度
肺水肿治疗中,通过亲自
显微镜检发现病人肺水肿液间
硝酸盐结晶后,创造了性药(
碳酸氢钠)液
气管内注射及雾化吸入治疗,出现了奇迹,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终止了死亡(与唐晋良合写,发表在《
中华内科杂志》1962年10卷12期)。
参加编写《内科学(统编教材)》第一、二、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及《
临床流行病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在《
中国现代医学》中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出版)及其英文版(Modern Chinese Medicine)第二卷(
英国MTP1984年出版)中担任副主编并参加编写;与
陈文彬教授联合主编《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一版(1989年)及第二版(2000年),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46年参加学业(内外科学)竞试,获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
优胜奖。
1988年、1996年,参加编写的《内科学》(统编教材)分别获得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和“全国高等优秀教材二等奖”;参加编写的《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科研设计指南》分别获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
四川大学授予的“优秀教材二等奖”;与
陈文彬教授联合主编的《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1版获四川大学授予的“优秀教材
一等奖”。1994年《谈老年人参加运动的营养问题》(与廖淑萍合写)和1996年《老年人体育锻炼中,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预防、现场识别和急救》均获
四川省老年人体协授予的“老年体充科学论文一等奖”。
2002年6月,在中华医学会心电图临床应用百年纪念大会上,荣获“心电学
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