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
乾隆二十四年第26名
举人。乾隆二十二年
进士,改
庶吉士,授
编修,充国史三通馆修官。乾隆三十二年捐纳候补知县,试署直隶抚宁县令。
陈钟琛(1739--1809),字紫岱,广西桂林府
临桂区人。附生,乾隆二十四年第26名举人。
大伯父陈宏诚,字汝和,性诚笃,居乡以积善为务。攻举子业,补县学生。在乡里行善积德,修道路、兴水利、立社仓、建宗祠,人多赖之。卒年九十岁。
爱新觉罗·弘历御笔题“友恭笃庆”四个大字赐之。生有五子:长子
陈迩冬,监生;次子陈钟瑶,以
叔父陈宏谋荫生,任山东张秋通判,迁
开封市同知,摄
陕州区(今河南三门峡西)事,谙熟河务,为上司所依重;三子陈钟珂,出嗣陈宏谋,字鸣远,学业淹贯,
乾隆六年
举人。会试登明通榜。性笃孝,母杨夫人病,与妻子
刘姓日夜侍侧,衣不解带者三月。善教子弟,闺门雍肃;四子陈钟琨任候选
县丞;五子陈钟理,乾隆六年举人,登明通榜,任直隶魏县、
潜江市、
湘阴县、
常宁等县知县,所至有政声。
二
伯父陈宏谋,
雍正元年状元,
清代为数不多的“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之一和能臣贤相。乾隆二十八年五月任
兵部尚书,六月调任
吏部尚书,十月加
太子太保衔。二十九年七月
协办大学士。三十二年授
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三十五年冬十月丁酉,“以衰病乞休,温旨慰留”。三十六年二月辛巳,“以病乞休,允之,加太子太傅”、“六月壬午,致仕
大学士陈宏谋卒”、“六月,行至州韩庄,卒于舟次”。孙陈兰森,字长筠,号松山。
爱新觉罗·弘历二十二年
进士,改
庶吉士,授
编修,充国史三通馆纂修官。大考改刑部
主事,擢
员外郎。中随钦差侍郎
姜晟狱两湖,寻出守
宜春市(今江西宜春),调
南昌市,迁江西盐法道,屡摄藩篆务。继母去世后,在家守孝期间,从文襄郡王
福康安征伐
四川省苗民叛乱,赞理军务,同四川提督
穆克登阿攻克
花垣县(今湖南花垣)蜡一坪等许多村寨,其余望风而降,赐孔雀。白莲教徒在四川起义,随参赞
德楞泰前往镇压,转战四川、
陕西省、湖北三省,打败孙老五、
王聪儿、
姚之富、张世虎等白莲教主要首领。服阕后,补任
湖南省粮储道,从讨白莲教,俘获白莲教首领罗其清等,押送进京。后调荆宜施道,搜捕白莲教余党,捐献俸银,购进粮食,赈济贫民,保境安民。后来奉命赶办军需,卒于归州军营,享年七十一岁。赠太仆寺卿衔,赐祭葬,荫一子入监读书,以
县丞选。玄孙
陈继昌,原名陈守壑,字哲臣,号莲史,连中“四元”(嘉庆十二年童试案元、十八年乡试解元、二十五年会试会元、殿试状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授翰林院修撰。《清史稿·卢荫溥(乾隆间永平府知府、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孙)》记载:“
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时任太子少保、户部、刑部、
吏部尚书)典会试,会元陈继昌,故
大学士宏谋玄孙也,乡试、殿试皆第一。有清一代科举得三元者,惟
乾隆中钱及继昌两人。”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任
陕西省乡试副考官,六年充会试
同考官,十年授直隶保定
知州,十一年改授山东兖州
知府。十二年任通永河道巡察。十五年任
江西省按察使,翌年署江西布政使。十七年任
山西省布政使,改直隶布政使。二十三年改任
甘肃省布政使,二十五年调任江宁布政使署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告老还乡,三年后逝世。
清代举人出身一般选用教谕、训导等官,不能直接任用县令。陈钟琛中举后,一直没有为官。
乾隆三十二年捐纳候补知县,试署直隶抚宁县令。
光绪三年《
抚宁县志》记载:“陈钟琛,
临桂区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知县事。本文章为吏治,措置裕如,县试必自定甲乙,人服其公。劝武科起家者,新武成王庙,与
临沂孔庙并重,他务亦次第修举。后升河南南汝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