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封城
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启封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开始建筑的古城。
建设背景
开封市以南在春秋时代有一个大湖泊——蓬池。大湖南北有两座城市隔湖相望。
在今开封位置的叫仪邑,朱仙镇以东的叫启封。
启封城始建于春秋郑国的庄公时期,郑庄公为奖励大将筑造新城的功绩,以“邴”来命名新城。又因此地原为夏启所封封父国之故地,所以又被命名曰“启封”。
启封城在当时是个比一般首都还长100丈的大城,城建规模大于仪邑,只是后来魏惠王迁都仪邑,才奠定了大梁的中心地位。
战国时期启封先属韩国后归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于此地设置“启封县”,启封城为县治所在。
公元前156年,刘启元年,为避刘启讳,将“启封县”改称为“开封市”。
秦汉以来,大梁(仪邑)启封两城并立,势力相当,启封还一度成为开封郡治之地,地位曾经高于衰落了的大梁。
严格意义上说,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应该是陈留郡,而不是大梁。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大梁地位骤升,成为汴州的州治之地。
启封则由于战争和水患等等原因,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后梁时干脆将汴州改称为开封,确立了开封中原乃至中国的首府(首都)地位。
后来开封的名称就基本上延续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封市之名与当今开封城才真正实现了名地相符,两相合一。
中唐以来,启(开)封城却在此后日渐衰萎,到北宋初期已是残破不堪,后人称其为“南开封”。
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路经此地心生感慨,遂赋《过开封古城》诗一首云:“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岂复古阡陌,但问新水蛇麻。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绿营坠铜镞,青血为土花。”
明显此时的启封城已经沦为一个一般的村落,但是他的西方不远处的一个村落却在冉冉上升,并于后来取代了启封,这个新星就是朱仙镇。
地理位置
城池遗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朱仙镇
历史沿革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时,郑邴建城,以“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后,城归魏国,北部为魏国都城大梁城。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攻破大梁,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启封县。西汉时,启封县改名开封县。隋朝建成大运河后,启封城地位下降,今开封城兴起。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开封县省入浚仪县贞观年后,启封城便再无修缮。延和元年(712年),以浚仪县、尉氏县复置开封市。同年汴州治所移至汴州城。后,启封城逐渐废弃。
保护措施
据考证,城外西侧为荥阳郑氏的家族墓地。1986年,以启封故城的名称被开封县人民政府列为开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建设背景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