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撑,又名“虎衔”“报君知”“串铃”“药铃”“惊闺”,老北京人也称之为“虎撑子”或“子”。一般是用铜或者铁制成的金属圈,中空,内置铁丸,摇动时发出响声。通常为旧时走街串巷的游医所用,边走边摇,以招揽生意。是我国古代民间医生的标志物之一。
关于虎撑的由来,相传是
唐朝名医
孙思邈为虎治病时以手中铁环撑住
合谷穴而流传下来的典故。据南宋画家
李唐《
村医图》中虎撑的出现推断,虎撑至少已流行数千年。据《串雅内外编·绪论》中言:“次口,走医也。常行深山,有虎啮刺于口,求李拔之。次口置此器于虎口,为拔其刺。后其术大行,名闻江湖。祖其术者率持此以为识,即名
虎刺花云。《三才藻异》作虎撑。”普遍认为持虎撑行医乃始于李次口。因其医术高明,后人行医纷纷效仿。《
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第一九回写
蒋竹山"当初不得地时,串铃儿卖膏药";《
老残游记》第一回"老残拜一个摇串铃的道士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燕市货声·工艺》一书中有记载道:"江湖游医,摇铁串铃,或负药箱,或背布囊,卖各种药"。 此习俗一直沿袭至清末及民国初年,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
虎撑大号的可以拿捏,小号的可以套在手指上,一般是套在食指、中指、无名指上,大拇指作支撑,把虎撑托到基本与肩膀同高度,然后上下晃动发出铃声。有的虎撑会铸有八卦图的装饰纹样,寓意为除凶
玉貔貅,趋利向善。
相传在
唐朝,名医
孙思邈一天进深山采药,刚到半山坡,忽见面前跪着一只斑斓猛虎,张开血盆大嘴,向孙思邈发出痛苦的呻吟,显得十分悲哀可怜。孙思邈定下心来,朝
合谷穴望去,只见老虎的喉中卡了一根长骨,孙思邈知道老虎正向他求救,心想取这根骨头很容易,但是用手将骨头取出时老虎会护痛,只要虎口一合,我的手就完了。于是孙思邈慌忙下山,请一位铁匠打了一只铁环,用它撑住虎口,再用右手从铁环中伸进虎喉,把骨头取出来,老虎感激地向孙思邈叩头,之后飞奔而去。此事传出后,游医郎中为显示自己也有名医
孙思邈那样的医术,手里也都拿着这样的铁环,作为行医的标志,并取名为虎撑。
根据
南宋画家
李唐代表作《
村医图》中虎撑的出现,可以判断虎撑至少已流行数千年。据考,持虎撑行医乃始于李次口。
清代医家
赵学敏著《串雅内外编·绪论》中言:“次口,走医也。常行深山,有虎啮刺于口,求李拔之。次口置此器于
合谷穴,为拔其刺。后其术大行,名闻江湖。祖其术者率持此以为识,即名
虎刺花云。《三才藻异》作虎撑。”在之后的时间里,虎撑也一直流行于民间医者之中。清代《韵鹤轩杂著》曾云:“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而《故都市乐图考》中也记载:“虎撑子,卖药者。”
虎撑子来源于
西藏自治区,僧人叫它“引魂铃”,又叫镯子铃铛。民国时期,四川云贵等地办丧事、念经常使用它。因其像妇女所带的
手镯,北京人有时把虎撑子叫做 “镯子”。
“虎撑”的纹饰大致分为六类:一是表面光素无纹;二是正面八卦纹;三是表面螺旋纹;四是正面海棠纹;五是
高丽参、
人参果纹;六是
日月星辰纹。在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宋代虎撑,其正面图案是日月星辰,中间穿以罗形云纹,背面图案则为八卦,各符号之间同样以云纹装饰,做工精细考究。
虎撑大号的可以拿捏,小号的可以套在手指上。卖药的小贩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伸入铃中间的孔内,手臂摇动,小圆珠便发出一连串的响声,随走随摇。卖药者身背药箱,肩搭褡裢,右手举一幌子,左手摇铃。每当听到铃声或看到幌子,人们就知道是卖药的来了。
行医走街串巷摇动虎撑是有规矩的。如果把虎撑放在胸前位置摇动,代表行医郎中的医术一般;医术较高者,虎撑的高度约与肩同高;如果把虎撑举过头顶摇动,则表示郎中的医术非常之高明。但是无论行医郎中的医术有多高明,在经过药铺门口的时候,手中的虎撑都不能发出声响。因为旧时药店里都会供奉
孙思邈的牌位,此时摇动虎撑的举动有欺师藐祖之嫌。如果药店里的人发现路过的行医郎中摇动虎撑,便会没收虎撑并让行医者向孙思邈的牌位上香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