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级潜艇(英文:Collins class submarine,又称:科林斯级),是
澳大利亚海军的一级常规潜艇。柯林斯级潜艇性能、武器威力、安静性和自动化水平都属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任务是反舰、反潜、警戒、搜集情报、布雷和执行运送潜水员登陆等特种任务,活动海区为中远海,也可用于执行远程作战任务,为增强对抗最先进潜艇的能力,特别重视低噪声的设计。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海军在国防力量中的重要地位。但在相当长时间内,澳海上防务主要靠
英国皇家海军潜艇来担任。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澳海军购买了6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下水的老艇“奥白龙”,才组建了自己的
潜艇部队,可使用一段日子后便感老艇难当大任。20世纪70年代,澳军制定了“潜艇现代化计划”,又因经济实力不济,心想事难成。到20世纪80年代澳经济复苏,澳政府筹措了40亿
澳元巨款,决定研制新艇取代“奥白龙”。
1981年,
澳大利亚海军宣布了建造新一级潜艇的计划,由于澳大利亚并无独立设计建造先进潜艇的技术能力,而美国早就停止了
常规潜艇发展,当时的
日本受政治限制而无法对外输出潜艇技术。因此1982年,澳大利亚向
欧洲各大潜艇制造商发出了招标书。招标书既要求新潜艇可以担负在澳大利亚海域之外的远洋巡逻使命能完成搜集情报,特别是电子情报的任务;又要求新潜艇编制人员要尽可能少,自动化水平尽可能高,并技术转移至澳大利亚本土生产。
瑞典、
英国、
德国、
荷兰、
法国和
意大利6个国家的7个潜艇设计与制造公司参加了投标。澳海军进行了三轮评估筛选,进行综合比较后,最后选择了瑞典考库姆造船公司的471型方案,并选择了2家作战系统供应商。
1985年,
澳大利亚与考库姆造船公司签订了设计方案合同,由考库姆造船公司与澳大利亚3个公司组成的澳大利亚潜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1987年6月3日,考库姆造船公司与澳大利亚海军在堪培拉议会大厦签订了建造6艘柯林斯(Collins)级潜艇的合同,由考库姆造船公司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
阿德莱德造船厂承担建造任务。整个潜艇建造计划将耗资27亿
澳元,每艘艇造价约3.5-3.75亿美元。
1989年,柯林斯级潜艇艏艇“柯林斯”号分艏尾两段在考库姆造船公司船厂建造,1993年运抵
澳大利亚,艇体的其他部分均在澳大利亚建造,于1993年8月28日下水。第2艘“法恩科姆”号于1991年3月开工,1995年下水。柯林斯级是澳大利亚海军进入21世纪的海防主力,它要满足21世纪初25年的使命要求,高性能是追求的主要目标。正因为性能优良,澳大利亚海军要求再多建造2艘,每个支队4艘潜艇,以组建起2个潜艇支队,一个支队部署在西部沿海,另一个支队布置在东部沿海。澳大利亚潜艇公司还获得在东南亚销售这级潜艇的权利,以充分利用耗费巨资购买的潜艇设计与建造技术。但是,柯林斯级建成服役后,问题不断,原计划40亿
澳元的预算,被迫一次次追加,1998年至2001年,陆续完成了各艇存在的修补问题,额外支出了大笔费用,再建两艘的计划也最终取消。
1996年7月27日,柯林斯级潜艇首艇“柯林斯”号服役,法恩科姆”号于1998年服役,3号艇1999年服役,4号艇和5号艇于2001年服役,6号艇2003年3月服役。
2012年11月14日,
澳大利亚与柯林斯级潜艇原声呐系统设备的制造商泰勒斯公司签署了价值222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升级柯林斯级的声呐系统,主要更换过时的电子元件,以提高声呐系统的可靠性并减少声呐系统对空间、重量和功耗的需求。声呐系统要通过声信号来保障其安全航行和水下作战,升级潜艇声呐是确保该级潜艇作战能力和可靠性的关键,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拨出7亿美元用做该级潜艇未来四年的维持费用。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在2026年退役全部柯林斯级潜艇,但2016年3月3日,
澳大利亚国防军准备推迟柯林斯级替代潜艇项目,替代潜艇首艇将于2030-2033年间才服役,意味着柯林斯级潜艇编队将接受升级并计划服役至2030年后才可退役。1至2艘柯林斯级将需要进行大量改装工作,全部6艘潜艇均将接受一定程度的升级。升级将主要涉及潜艇通信和声呐系统。
柯林斯级潜艇设计的471型方案是以瑞典考库姆造船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末设计,于1987年至1990年相继进入
瑞典海军服役的A17
西约特兰级潜艇为母型。西约特兰级是20世纪80年代性能出色的
常规潜艇之一,由于瑞典海军主要任务区域是半封闭的
波罗的海,因此哥特兰级是一款主尺度为48.5米×6.1米×5.6米,水面排水量1070吨,水下排水量1143吨的近海潜艇。根据
澳大利亚海军要求,新型潜艇必须有能到达
南海水域执行长时间待机任务的能力,以协同
美国海军将驻
金兰湾的苏联太平洋分舰队封锁在港内。根据计算,要达到3500
海里的
活动半径,潜艇水面排水量要达到3000吨以上。此外,远洋潜艇执勤时间较长,为分散工作负荷、保证艇员作业效率而采用三班制、在艇内系统不变的前提下乘员数量较采用两班制的近海潜艇增加了50%,故也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和物资储备。为达到澳大利亚方面提出的自持力70天、续航力超过1万海里/水面10节的要求,471方案基本上是将哥特兰级设计图纸放大了近三倍。
澳大利亚海军和考库姆造船公司都认为一款优秀的近海潜艇经过简单放大的方法以满足主要指标,影响了潜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