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部队
在水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
潜艇部队是海军中负责执行水下作战任务的兵种,包括鱼雷潜艇部队、导弹潜艇部队、潜艇基地、勤务舰船部队及分队等。潜艇部队通常以若干艘装备性能相同的潜艇组成支队、中队或分舰队。在美、英、法、日等国的海军中,潜艇部队隶属于舰队或舰队的潜艇部队司令部,既能独立作战,也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水面舰艇部队协同作战。
潜艇部队的作战任务包括消灭敌方大、中型运输舰船、战斗舰艇;破坏、摧毁敌方基地、港口等陆上重要目标;进行侦察、反潜、布雷及巡逻等。总之,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水下执行各种作战任务,为海军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兵种简介
潜艇部队海军中在水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按潜艇动力,分为常规潜艇部队、核动力潜艇部队;按武器装备,分为鱼雷潜艇部队、导弹潜艇部队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有些国家还包括勤务船和陆上保障部队。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突击力强和续航力、自给力大等特点。潜艇部队主要在水下使用鱼雷、水雷、导弹武器对敌方实施突击,既能独立作战,也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水面舰艇部队协同作战。主要用于消灭敌方大、中型运输舰船和作战舰艇,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保护己方海上交通线,破坏、摧毁敌方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还可遂行侦察、布雷、反潜、巡逻和运送人员物资等任务。
攻击型潜艇部队是潜艇部队中防御和进攻的重要突击力量,能隐蔽、迅速地部署到一定的海域,随时遂行搜索、监视和攻击任务。
战略核潜艇部队具有更好的隐蔽性、机动性和较强的生存力、战斗力,可在大洋深处长期活动而无需补给,遇有情况,能在指定的海域,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随时作出反应,并能给敌方陆上战略目标以有效的打击。战略导弹潜艇部队已成为一些国家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各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编成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以装备性能相同的潜艇编组;一种是根据任务或作战需要编组。各国潜艇部队的隶属关系不尽相同。美国军队核潜艇部队隶属于舰队或舰队的潜艇司令部,以中队为基本单位,由7~10艘潜艇编成;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还将潜艇部队编入特混舰队。俄罗斯潜艇部队隶属于舰队的区舰队、分舰队,或编为潜艇区舰队、分舰队,直接隶属于舰队。日本联合舰队中编有潜艇舰队,下辖潜艇队群,队群辖2~4个潜艇队,队辖2~3艘潜艇。法国战略核潜艇作为战略核力量之一,直接受三军参谋长指挥。
历史发展
潜艇出现于17世纪,初期的潜艇称潜水船,木质结构。第一艘潜水船是荷兰 C.德雷布尔于1620年设计制造的,潜水4~5米。1775年,美国D.布什内尔发明的单人木壳潜艇开始用于海战。1864年2月,南北战争中,南军的“亨利”号潜艇击沉北军的“豪萨托尼克”号战舰,这是潜艇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19世纪80年代,以蓄电池、蒸汽机为动力的潜艇陆续出现后,装备部队的潜艇逐渐增多。20世纪初,随着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潜艇研制成功,潜艇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美、英、德、俄等国先后组建潜艇部队。当时,潜艇因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用于近岸遂行保护港口和沿岸海区安全的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部队由防御作战转为进攻作战,主要用于袭击水面舰艇和运输船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上交通运输日趋重要,敌对双方破坏和保护海上交通线的斗争日益激烈,潜艇部队广泛用于海洋交通线上巡洋游猎和在指定海区袭击运输船、军舰。大战中,由潜艇击沉的运输舰船的吨位达2200余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舰船总吨数的69%。这一时期,潜艇部队已能在各海洋战区遂行战役任务,成为海军的重要作战兵种。战后,潜艇数量不断增多,潜艇的动力、武器装备、电子设备等发展迅速。50年代起,美、苏、英、法等国海军相继开始装备核潜艇,组建战略导弹潜艇部队。80年代末,世界上拥有潜艇部队的国家已达40余个,潜艇总数达1000余艘,其中攻击型核潜艇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有300余艘。由于各国经济力量、军事战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潜艇部队的规模和编组形式不尽相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将更加注重潜艇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少数发达国家为保持和争夺战略优势,将完善和充实战略导弹潜艇部队,建立海上战略核武器系统、大型水下基地等。发展中国家则根据其海防的需要,将主要发展常规潜艇部队,并建立精干的导弹潜艇部队。
筹建背景
1951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为筹建潜艇部队,选派275人到驻旅顺口的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潜艇分队学习。6月19日,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从全军又挑选了100多名大学生、高中生充实到学习队。1953年4月,以川北军区领导机构和旅顺潜艇学习队成员为基础,在青岛市成立了海军潜艇学校。同时,在青岛开始修建潜艇基地。 1954年6月19日,第一支潜艇部队在青岛正式组建。主要装备是从苏联购买的4艘潜艇,其中2艘中型潜艇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12号,另2艘小型潜艇命名为国防21号和22号。1965年,中国仿制潜艇成功,当年即组建了1个潜艇支队。到1976年,海军3个舰队都组建了常规动力潜艇支队。支队辖鱼雷潜艇、潜艇母舰和潜艇基地(后改称岸勤部)。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筹建核动力潜艇部队。1974年8月1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命名为长征1号。翌年2月,正式组建了核潜艇支队。同期,还建成了核潜艇基地,组建了导弹潜艇部队。今天,中国潜艇部队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类型潜艇的坚强水下突击力量,成为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个重要兵种,保卫共和国的水下长城。
常规潜艇是中国海军潜艇兵力的主力,而其中约有一半都是633型潜艇,中国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共制造了84艘该型潜艇。这型艇还曾经向朝鲜出口7艘,埃及4艘。目前这型艇虽然可能改进了蓄电池声呐系统,但由于其自持能力的限制,无法在远距离上执行长期任务,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有限。中国还曾经改装了其中的一艘(舷号351),在其艇身两侧各加装了3具YJ—1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以在水面状态下发射导弹,但据说最近其已经有了在水下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的能力,不过由于艇体阻力增大,该艇的最大水下速度有所降低。根据1999年的消息,大概还有32艘在役,另有8艘处于预备役状态。
中国现在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大约有100多艘。除了五艘汉级核动力潜艇、一艘夏级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和三艘宋级常规潜艇比较先进外,其余都是过时和落后的633型潜艇,而且还淘汰了一部分R级潜艇。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中国决定引进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综合各方面来看,尽管该潜艇在精密度方面不及西方新型潜艇,却具有低噪音、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已装备伊朗、印度、中国等国家。
代表舰只
基洛级潜艇是俄罗斯大名鼎鼎的“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的。该设计局设计了俄罗斯一些著名的潜艇,如Z级、W级、G级、K级和Y级,连全世界最大的941型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出自“红宝石”设计局的手笔。出口到我国的首二艘是877EKM型的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潜艇排水量约2350吨,最大下潜度300米,成员52人,自持力达45天。首部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共可装备18枚鱼雷,可发射T3T-71M3线导鱼雷和其它型号鱼雷(有可能可以发射潜射反舰巡航导弹)。
该级潜艇有两大系列:877型和636型。63 6型是877型的改进型,在低噪音与自动化程度等方面有较大改进。
优点:
一、优越的潜航寂静性基洛级的主要任务是截击敌方弹道导弹攻击潜艇,要求在被对方发觉之前进行攻击。所以潜航寂静性是其性能最大的要求。基洛级的设计满足了这种要求。它采用西方流行的水滴式外形,其流体力学适于潜航,具备低阻力和低噪音的特点;艇身外壳上加装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身产生的噪音,还能阻碍敌方主动声纳的侦测。636型在877型的基础上又采用了许多消音技术,如重新设计部分辅助系统,修改艇首型线以减低深水流噪音等。这些设计使得基洛级成为世界上静音程度最高的常规潜艇,它的噪声水平和海洋背景噪声相当。
二、强劲可靠的动力系统艇上装有两台四冲程6缸4-2AA-42M型直列式柴油主机,每台最大功率1500瓦;一台功率为4100瓦的电动电机;基于安全考虑,还装有两套辅助推进系统,可用于停泊或在狭窄航道内航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方面称基洛级潜艇是世界上现役柴电潜艇中推进系统最强劲的一种。全艇共有240块蓄电池,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20节或最大续航距离超过400海里电能
三、齐全的武器系统636型配有6具535mm鱼雷发射管,搭载18具鱼雷。也可以换装水雷执行布雷任务。鱼雷发射管采用压缩气体发射系统,装有快速装雷装置。这套系统以往只用在核动力攻击潜艇上,基洛级是首型采用该系统的常规潜艇,在首批鱼雷发射两分钟内可再发射第二批。636型又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防空导弹的潜艇,配有6枚SA-N-8型舰对空导弹。为了减轻系统的体积与重量而采用人力填装方式。四。先进的电子系统基洛级潜艇配备有先进的Mrk-400声纳系统,包括主、被动声纳和测距声纳、舷侧被动声 纳。所有的目标显示都集中在一个控制台上,该控制台带有三个彩色显示器,并能显示水下和水面的态势。Mrk-400声纳能够以被动方式全方位探测目标,在130度扇面内用主动工作方式测定目标距离和方位,同时实现水下通信。在作战模式下可以同时探测10个目标,并跟踪和锁定6个目标。基洛级潜艇还配备了精确的导航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设备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兵种简介
历史发展
筹建背景
代表舰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