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核潜艇(英语:Nuclear-powered strategic submarines)是一种搭载潜射远程或
洲际弹道导弹、以执行战略打击任务为主的核潜艇,战略核潜艇由于具备核潜艇的大航程、高隐蔽性的特点,且能够携带十数枚弹道导弹打击数千千米外的目标,因此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核威慑手段中,执行二次打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战略核潜艇的起源可以追溯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纳粹德国佩内明德陆军研究所设计了一种由U艇拖曳的V-2弹道导弹发射筒,计划由潜艇将其部署在英国和美国近海以打击其内陆地区,但因战争结束而被废止。战后,世界战略核潜艇发展以美苏为主基本可以划分四代,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是随着美苏“北极星”“飞毛腿”等弹道导弹的研究成熟,两国迅速启动的世界上第一批搭载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工作,1959年美国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下水,次年苏联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K-19号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号下水,之后分别是英国(1967年)、法国(1967年)和中国(1981年)下水了其首艘战略核潜艇;但第一代
核潜艇的体型和弹道
导弹射程相对较小;以
苏联667A/B型和美国改进的“海神”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为代表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体型进一步增大,弹道导弹的射程也相继突破5000千米;到第三代诞生了如苏联“台风”级、美国“俄亥俄”级等大型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的射程也达到8000-10000千米,英国、法国和中国也发展了自己的新一代战略核潜艇。
印度也于2009年下水了首艘战略核潜艇“歼敌者”号,截至2023年9月,世界上只有上述六个国家拥有战略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在早期分为能够发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SSBN)和能够发射对陆核巡航导弹的核潜艇(SSGN)两种,但潜用对陆巡航导弹后期由于和弹道导弹在射程、威力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巡航导弹核潜艇逐步转变为战术攻击核潜艇,用于打击近岸目标和远程反舰,如苏联的949型“奥斯卡”级。美国后期使用部分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也被视作《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重要内容,并定义为不再具备战略威慑能力。
俄、美、英、法等国已经开始着手
第四代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和生产,第四代战略核潜艇更看重增加核反应堆的堆芯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所搭载的弹道
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精度以及综合隐身与信息化程度。
发展历史
背景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纳粹德国为打击
英国本土,破坏其战争动员力量发动的伦敦大轰炸战略行动最终因皇家空军逐渐恢复了制空权和
苏德战争的爆发而不了了之,但纳粹德国仍未放弃探索更加有效的打击手段,在发展
德国V-1导弹、V-2火箭的同时,
纳粹德国陆军纳粹德国陆军武器办公室(Heereswaffenamt)下属的佩内明德陆军研究中心提出了新的海上打击方案:将U艇与火箭结合起来,在U艇上装备NbW 41型28/32厘米
固体酒精大口径火箭发射装置来执行对海上或岸上目标的打击任务,并使用U-511艇成功进行了水下发射试验,但由于当时制导系统尚未成熟,且NbW 41的射程不足,只能用于岸轰,无法达成战略目的,该项目于1943年初取消。1941年美国参战后,
纳粹德国开始研究对美国本土的打击手段,由于此时
德国V-1导弹、V-2
导弹已经逐渐成熟,因此佩内明德陆军研究中心又将目光转移到将U艇与导弹结合起来的方案,意图使用U艇拖曳V-2弹道导弹发射筒到美国近海发射。随着后来
苏联红军进逼
什切青后,佩内明德陆军研究中心开始紧急撤离,这项计划也遭流产。但期间流传出的情报仍让英美等国紧张不已,美国专门在其近海海域开展了反潜大清剿行动,
德国投降后美国还对参与试验的潜艇艇员进行了特殊审讯。
早期发展
美苏在德国投降后相继获得了德国导弹和潜艇的技术资料,并认识到了这种导弹潜艇的战略潜力。美国使用德国
德国V-1导弹的美国仿制品“共和-福特JB-2”巡航导弹于1947年在一艘巴劳级
常规潜艇上成功进行发射试验。随后RGM-6“
狮子座Ⅰ”核巡航
导弹研制成功后,将猫鲨级常规潜艇“
鲔鱼”号(SS-282)加装了能够容纳两枚RGM-6巡航导弹的发射箱,正式成为
美国海军第一艘具备核威慑力量的战略潜艇。
苏联则从V-2弹道导弹开始,基于V-2弹道导弹的R-11“
飞毛腿导弹A”弹道导弹研制成功后,1954年,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行远程弹道导弹武装到潜艇上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决议》,同年将“飞毛腿A”弹道导弹固定在一艘611型
常规潜艇上成功进行了水上发射试验。1955年9月,由
611型潜艇改造的世界上第一艘
弹道导弹潜艇B-67号艇下水,潜艇上安装举升式弹道导弹发射系统(潜艇浮出水面后将导弹升起的水面式发射系统),配备2枚R-11FM“潜射飞毛腿”弹道导弹。1955年9月21日,该艇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弹道
导弹的潜艇发射。1954年,美国下水了世界第一艘
核潜艇“鹦鹉螺”号(SSN-571),
苏联也在1957年下水其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核潜艇以核动力装置作为推进动力源,把一个国家的战略防御推向远海。同时,美苏也迅速展开了弹道导弹与核潜艇相结合的工作。
第一代战略核潜艇
各国由于自身科技水平不同,在第一代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和入列时间上略有差异。最早的是美国,
美国海军以1959年12月入列的乔治·华盛顿号 (SSBN-598)为首的“为了自由的41艘”(41 for Freedom)弹道导弹核潜艇是美国的第一代核潜艇。美国海军为了迅速建立起成规模的水下战略核威慑力量,将41艘
核潜艇的建造排列的非常密集,均开工于1957年-1965年这八年间,在1967年前全部入列。这41艘核潜艇分为“乔治·华盛顿”级、“伊森·艾伦”级、“拉法耶特”级、“詹姆斯·麦迪逊”级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级五个级别,都配备16具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管,排水量都在6000吨到8000吨左右,各个级别之间仅有略微改进。
苏联的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是
658型核潜艇,北约代号“酒馆”级,首艇K-19号1960年11月入役,共八艘,1962年前入列完毕。相较于美国,苏联的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排水量较小,为4000-5000吨,仅配备3具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管(其中一艘K-145号改进为配备6具),且早期采用的是水面热发射,直到“酒馆”级的后期型才具备水下发射能力。苏联还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在建造658型核潜艇的同时,又建造了六艘装备P-5对地核巡航导弹(北约代号SS-N-3)的659型核潜艇,能够打击500-1000公里的纵深地区,与苏联早期型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相似。
第三个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是
英国,英国的第一代战略核潜艇称之为“决心”级,共四艘,1967年-1969年间入役完毕,但英国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及其发射技术均来自于美国,通过美英双方签署的《拿骚协议》(Nassau Agreement)英国获得了“北极星”弹道导弹,而且“决心”级的基本规格也与美国的“詹姆斯·麦迪逊”级相似,配备16枚“
北极星”弹道
导弹,排水量约8000吨。
第四个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是
法国,法国的核潜艇研制历程相对独立自主,1964年下水了其第一艘弹道导弹试验潜艇——采用常规动力的“电鳗”号(S655),并在此基础上于1967年下水了其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1971年正式入列。“可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共六艘,排水量同样为8000吨级,配备16具
M-1弹道导弹发射管。
第五个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是中国,中国核动力潜艇的研制工作在1960年代末全面展开后,1967年6月。解放军海军提出了研制
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两步走计划,该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
091型攻击核潜艇,在此基础上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091型
攻击型核潜艇于70年末开始建造,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大船壳来容纳弹道
导弹的方式设计了092型核潜艇。092型核潜艇于1981年4月30日建成下水。排水量也在8000吨左右,装备有12具
巨浪-1弹道导弹发射管。
各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的共性是排水量都较小,除法国外,都大量沿用了第一代攻击核潜艇的设计。配备的是早期的
潜射导弹,如美国和
英国的“
北极星”、
苏联的R-13/R-21、
法国的M1和中国的巨浪-1,它们的射程基本在1000-2000千米左右。这就使得弹道导弹核潜艇需要前出到距离敌国较近的前沿位置才能形成有效威慑,尤其是
美苏冷战对峙的美苏双方。因此在60年代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被部署到了
苏格兰、
西班牙、关岛等靠近苏联的位置,而苏联的核潜艇则常常在
北冰洋和
大西洋靠近美国的位置巡逻。
第二代战略核潜艇
苏联由于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技术性能相对落后,因此在六十年代末进一步加快了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和建造步伐。1967年,
苏联首艘第二代战略核潜艇、667A型(北约代号“扬基”)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K-137列宁涅茨号服役。667A型相较于658型核潜艇有了较大的进步,其浮航排水量超过1.1万吨,潜航排水量达到了1.8万吨,是当时最大的核潜艇,配备有16具
R-27导弹(RSM-25)弹道
导弹发射管,射程约3000千米。667A型的建造一直持续到1974年,一共建造了34艘。同时,70年代随着射程达7000千米的R-29(RSM-40)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
苏联又继续启动了667A型核潜艇改进型的研制,以容纳长度和直径都更大的R-29弹道导弹。1972年12月7日,搭载12枚R-29弹道导弹的667B型“德尔塔Ⅰ”型核潜艇首艇K-279号入列,到1977年共建造了18艘。1975年搭载16枚R-29弹道
导弹的667BD型“德尔塔Ⅱ”型核潜艇首艇K-182号入列,到1975年共建造了4艘。1976年同样搭载16枚R-29弹道导弹,但对声呐、火控、居住条件等方面进一步升级的667BDR型“德尔塔Ⅲ”级核潜艇入列,到1982年共建造了12艘。到80年代中期,
苏联已经拥有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共68艘,大大超过了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水下战略核潜艇部队。
美国由于第一代战略核潜艇的规模大、升级冗余较高,因此在六七十年代并没有发展新型的战略核潜艇,而是对现有的战略核潜艇进行改进。41艘第一代战略核潜艇中,有31艘进行了升级,更换了更大直径的弹道
导弹发射管,换装射程达到5000千米的UGM-73“
波塞冬”弹道导弹。到70年代末,其中12艘换装“海神”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又进一步升级换装了UGM-96“
UGM-96A弹道导弹 I”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了7000千米。
相较于装备中近程弹道导弹的第一代战略核潜艇,第二代战略核潜艇的特点是装备射程超过5000千米的远程和
洲际弹道导弹,并开始运用了成熟的水下发射技术,也不再需要为了照顾弹道导弹射程前出到危险度较高敌国近海地区发射,在本国近海就具备了战略威慑能力,如美国到70年代末时,已经相继撤回了部署在苏格兰和
西班牙的战略核潜艇。
第三代战略核潜艇
到1980年代,美国和
苏联又相继入役了第三代战略核潜艇,也就是美国的俄亥俄级和苏联的667BDRM型“德尔塔Ⅳ”级与941型“台风”级。其中,苏联的667BDRM型“德尔塔Ⅳ”级是第二代到第三代中间的过渡型号,设计基于667BDR型“德尔塔Ⅲ”级,同样搭载16枚R-29弹道导弹,但采用全新设计的阻尼、隔振和吸声装置,水下安静性提高,部新增了水平艉鳍板,两侧有减摇鳍,机动性也大大提高。而美国的俄亥俄级则是在1972年5月美苏第一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SALT I)正式生效后全新设计的型号。由于条约限制美国海军部署的潜射弹道导弹总数为656管,而美国海军想要在维持这个导弹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整体
弹道导弹潜艇的采购成本,因此最终决定采取增加新型潜艇单艇携弹量,从而减少潜艇采购数量的方案,将每艘潜艇配备的弹道导弹发射管数量从之前各型战略核潜艇的16管提高到24管,增加三分之一。这一决定最终使得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潜航排水量达到了1.8万吨。
苏联的941型“台风”级是对美国建造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回应,为了搭载新型固体燃料三级
洲际弹道导弹R-39(RSM-52)的尺寸而确定的,吸收了667BDRM型技术经验的同时,体型进一步增大,浮航排水量2.3万吨,潜航排水量达到了4.8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
英国、
法国和中国由于起步较晚,也没有美苏那样的军备竞赛压力,直到八九十年代后才开始规划发展自己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其中英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前卫级,开工于1986年,到1999年入列完毕,共四艘。法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凯旋级,分两批开展,首批两艘开工于1986年,到1999年入列完毕,第二批两艘开工于1996年,到2010年入列完毕。中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094型于1999年开始建造,2006年开始入役。
第三代战略核潜艇体型更大,并且潜艇的安静性、居住环境都有了显著提高,早期战略核潜艇为了容纳弹道
导弹而妥协采用的“龟背”造型也逐渐消失,装备的弹道导弹数量也更多,射程更远,基本都超过了8000千米。虽然
英国、
法国和中国相较于美苏少了一代
核潜艇的发展,体型也相对较小,但在潜艇的大部分性能和所搭载的弹道导弹射程上已经基本持平。
第四代战略核潜艇
90年代后到2000年代初,
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开始规划建造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已知的第四代战略核潜艇有俄罗斯的955型“北风之神”级、美国的“哥伦比亚”级,英国的“无畏”级和法国的“SNLE-3G”型。其中“
955型战略核潜艇”级进展最快,首艇1996年12月开工建造,原计划2002年服役,但受经费不能按时到位以及更换弹道
导弹所致的设计更改等问题影响,首艇2020年6月才服役。
英国的“无畏”级研发项目于2005年正式启动,2009年完成初步方案设计,首艇2016年10月开工建造,计划2028年服役,美国的“哥伦比亚”级研发可以追溯到2006年12月,项目代号为“SSBN(X)”,2010年4月正式启动研制工作,首艇2021年开工,计划2028年交付,2031年入役。
法国的“SNLE-3G”型预研开始于2009年,2021年2月19日正式启动研制工作,预计首艇2035年入役。
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具备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单艇核导弹搭载数量呈降低趋势,弹体尺寸趋于稳定,设计重点是围绕提高核弹头搭载灵活性、突防能力、命中精度等,走基本型、系列化、持续升级改进的发展路线。二是主尺度、排水量继续趋于大型化,艇内空间向提升综合隐身、信息化等方面倾斜;三是延长核反应堆堆芯寿期,提高装备使用效率,降低保障难度等的特点。
基本设计
艇体设计
战略核潜艇的艇体和攻击核潜艇的艇体设计相似甚至早期直接沿用攻击核潜艇的艇体,但为了容纳弹道
导弹垂直发射管,一般对艇体进行了拉长或放大。如“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就是大部分采用了同期“鲣鱼”级攻击核潜艇的艇体设计,在“乔治·华盛顿”级获批建造时,恰逢“鲣鱼”级攻击核潜艇的三号艇和四号艇正在建造,“乔治·华盛顿”级直接使用了船坞中“鲣鱼”级的大部分船段,在“鲣鱼”级控制舱段和辅机舱段中间插入一截弹道导弹舱段而成。后期主要强国的战略核潜艇则是走向专门设计艇体,不再直接使用
攻击型核潜艇设计的路线。此外,战略核潜艇的艇体设计还需要迁就所容纳的弹道
导弹的长度,如果弹道导弹的长度超过了核潜艇的艇体直径,露出的部分就需要在艇体上增加一层外壳,这个就是俗称的“龟背”。“龟背”特征较为明显的如667BDR型“德尔塔Ⅲ”级和667BDRM型“德尔塔Ⅳ”级,为了容纳长度更长的R-29R(RSM-50) 弹道导弹,在围壳后方有非常突兀的“龟背”设计。由于“龟背”会破坏潜艇的流线型,使潜艇的阻力和噪声都明显增大。随着弹道导弹尺寸的趋于稳定和潜艇的体型增大,“龟背”设计正在逐渐消失。
动力设计
战略核潜艇的核反应堆系统也和攻击核潜艇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尤其是核反应堆系统的研制生产较为成熟稳定后,为了便于维护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一般会直接使用同一种或基本相似的核反应堆系统。如
苏联/俄罗斯的最高45%浓度的190MW级反应堆——OK-650型潜艇用水冷热中子反应堆就被同时运用在945型“塞拉Ⅰ”级巡航导弹攻击
核潜艇、949型“奥斯卡”级攻击核潜艇、885型“亚森”级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和941型“台风”级战略核潜艇、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上。但其中“台风”级由于体型过大采用了两具OK-650,其余潜艇均为一具。
在推进系统上战略核潜艇不需要攻击核潜艇那样较为看重潜航高速性以提高水下机动能力,反而更加注重推进系统的静音性以提高隐蔽能力,因此战略核潜艇在推进系统的减震、抑噪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以美国俄亥俄级潜艇为例,俄亥俄级使用了美国在“独角鲸”号试验
核潜艇上所运用的自然循环热交换系统(能够免除泵式热交换系统中水泵发出的噪音)、蒸汽涡轮直接驱动推进器(传统蒸汽轮机先带动齿轮箱再由齿轮箱驱动大轴)等先进静音技术理念,以提高静音性,而同时期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并未采用这些技术。
弹道导弹舱设计
战略核潜艇的弹道导弹舱是其最关键的武器部分,弹道导弹舱一般位于潜艇的围壳段后方、动力段的前方,由数具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筒排列而成。在发射上,除了需要水面热发射的
弹道导弹潜艇,采用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可分为“冷发射”和“热发射”两种。所谓“冷”发射是指借助外力实施发射。导弹先在发射装置中借助高压气体,从导弹筒中弹出,到达一定高度后,再借助火箭推进器进行点火。“热发射”则是靠导弹的自身动力实现点火发射。即
导弹在水下点火后,通过自身的推力射出水面。
武器舱设计
战略核潜艇一般不需要执行攻击核潜艇的反舰和反潜猎杀任务。因此相较于攻击
核潜艇艇首武器舱较多的
鱼雷发射管和备弹舱,战略核潜艇的鱼雷管和备弹数量都较少,仅满足自卫需要。如
苏联海军的667BDRM型“德尔塔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艇首武器舱只装备有4具533毫米鱼雷管,备弹16枚,而同时期的945型“塞拉Ⅰ”级攻击核潜艇装备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4具533毫米鱼雷管,备弹达40枚。
法国1.4万吨的“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与2000多吨的“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使用的是相同的四具DCN 533毫米气压活塞连杆弹射式鱼雷发射管,都装备相同的ECAN L5或ECAN F17反舰/
反潜鱼雷。
探测设计
战略核潜艇的声呐、潜望镜等探测系统的设计同样由于不需要执行攻击核潜艇的反舰和反潜猎杀任务,因此较为简单。如
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使用AN/BQQ-6声呐系统是在洛杉矶级攻击
核潜艇上的AN/BQQ-5声呐系统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其设备大约有73%与AN/BQQ-5相同,但省略舰首球型阵列声呐的主动探测功能,是纯被动声呐。所装备的潜望镜也较洛杉矶级有所简化,攻击用潜望镜只有一般光学通道,搜索用潜望镜的放大模式也不如洛杉矶级的多。
现役典型型号
美国俄亥俄级
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是在1981年开始入役的
潜射导弹战略核潜艇,是美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潜艇,共18艘,是美国战略威慑的核心。上世纪60年代为了
美国应对
苏联反潜兵力的增强,开始研制射程更远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ULMS-I“三叉戟”,以尽量远离苏联反潜兵力的作战范围,而俄亥俄级就是为了搭载“三叉戟”导弹应运而生的新型战略核潜艇。1974年正式下订首艇,18艘艇在1981年-1997年间陆续交付完毕。俄亥俄级潜航排水量达1.87万吨,艇长170米,装备24具
潜射导弹垂直发射管和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006年,18艘俄亥俄级中的4艘将弹道导弹发射管改装为巡航导弹发射管,能够装填98~154枚
BGM-109巡航导弹、特种作战设备或无人潜航器舱,转变为特种任务
核潜艇。
美国海军已经开始了俄亥俄级的替代型号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和建造工作,将从2031年开始逐步被哥伦比亚级所取代。
俄罗斯955型
俄罗斯海军的955型“北风之神”级是2013年开始入役的新型战略核潜艇,旨在替代
苏联遗留的667BDRM“德尔塔Ⅳ”和941“台风”级等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是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自主研发的第一种战略核潜艇,作为俄罗斯最主要的战略威慑力量使用。其潜航排水量达2.4万吨,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潜艇,仅次于苏联时期建造的“台风”级
核潜艇,在2023年“台风”级全部退役后,成为现役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艇上可携带16枚R-30
俄罗斯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超过9000千米。
俄罗斯将拥有10艘“北风之神”系列潜艇,计划在2027年全部交付部队,海基核力量的战略威慑力将大幅提高。从整体战术技术指标上看,“北风之神”级在某些技术指标略领先于
美国“俄亥俄”级潜艇。 “北风之神”的水下航行噪音仅为108分贝,比美“俄亥俄”级的110分贝小,下潜深度比“俄亥俄”要深150米,这些因素使北风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强于“俄亥俄”。强劲的主动力装置使得该级艇的最大水下航速达到27节,水下机动性能超过“俄亥俄”级。
英国前卫级
英国的 “前卫”级于1993年开始服役,共四艘,潜航排水量1.59万吨,每艘潜艇装备有16枚“
UGM-96A弹道导弹D-5”弹道导弹——这是英国全部的
核武器,承担英国战略核威慑的唯一重任。该级潜艇仿照
美国海军俄亥俄级设计,但吨位较小。采用了英国首创的泵喷射推进技术,有效降低辐射噪声,安静性和隐蔽性出色。采用水滴型单壳体结构。水下自给力90天。艇体铺设大面积的
消声瓦,隐蔽性好。采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制的第二代PWR-2型压水堆,增加了功率和安全性,增大了抗冲击能力,降低了噪声,延长了堆芯寿期。
法国凯旋级
法国的“凯旋”级首艇于1986年10月开工建造,1997年服役,原计划建造6艘,由于
美苏冷战结束缩减为4艘,最后一艘于2010年服役。水下排水量1.4万吨,单壳体,艇体光滑,这对控制水下航行的噪声非常有利,除了光滑的艇体,推进装置采用低噪声的泵喷推进系统,内部设备和艇体之间均使用减震装置,还有
消声瓦,所以该潜艇噪声控制得非常出色,在电子设备方面,该艇配备了先进综合声呐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整体性能都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前列。“凯旋”级核潜艇安装了16个
导弹发射筒,前三艘搭载了16枚M45型
潜射导弹,第四艘搭载16枚M51潜射弹道导弹。2017年,前三艘全部完成M51导弹换装计划。M51
导弹射程超过8000千米,并采用分导式核弹头,拥有更强的突防能力,打击能力大幅提升。
印度歼敌者级
印度的“歼敌者”级是印度的第一种战略核潜艇,排水量在6000吨左右,是由攻击型核潜艇改为战略核潜艇的。2009年7月,“歼敌者”号下水,使得印度成为继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后,世界第六个拥有
核潜艇的国家。2016年10月,“歼敌者”号入列服役。2018年10月,开展了首次战略威慑巡逻。印度打算建造一支弹道导弹核潜艇编队,由5艘歼敌者级潜艇组成。但“歼敌者”号的核动力系统靠的是俄罗斯提供的技术,导航系统、高性能电子设备,绝大部分是引进的。
印度现有的国防工业能力,也无法满足与核潜艇配套的全球性指挥控制系统的需求。
运用方式
为了提高海基核力量核威慑和反击作战的有效性,有
核国家普遍推行战略核潜艇载弹值班制度,就是将搭载弹道
导弹的核潜艇部署在核作战海域,隐蔽战备巡航,随时听令进行核打击。海基核力量在海上的这种存在对于潜在对手而言具有现实可信的威慑力,因而海基核力量在海上存在的能力就成为衡量有核国家战略核打击能力和核威慑能力的重要指标。衡量海基战略核力量海上存在能力的指标可用海基核力量海上存在率来表示,而海基核力量海上存在率主要体现在其具体的值班制度、能够同时投入值班的战略核潜艇数量、每艘次潜艇有效值班时间等方面。
美国
美国海军14艘“俄亥俄”级中的8艘部署
太平洋,6艘部署
大西洋。按美海军惯例,14艘中始终有12艘处于作战状态,2艘处于大修状态。通常情况下,每艘
核潜艇以112天为一个工作周期,其中77天执行巡逻任务,35天进行整修,以保证无论在何时,都有一半的战略核潜艇处于巡逻状态。而处于巡逻状态的核潜艇中,又有一半处于“硬”警戒状态,即位于能有效攻击目标的区域,能在总统下达命令后约12分钟之内将导弹发射出去。其余处于巡逻状态的核潜艇也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进入“硬”警戒状态。
美苏冷战以来,尽管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美国战略核潜艇仍以冷战时期的强度在
北冰洋、西太平洋和
印度洋巡逻,以及参加航母编队、远征打击部队集群的海上巡逻等。
俄罗斯
在冷战时期,美国经常派遣
攻击型核潜艇在
苏联核潜艇基地海口附近蹲守,给苏联带来了威胁。一旦苏联战略核潜艇出航并显示发射
核导弹的动向,
美国军队潜艇就会立即使用
鱼雷摧毁苏联的核潜艇。为了应对美国
核潜艇的威胁,苏联建立了“堡垒海区”的概念,主要由
北方舰队和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堡垒海区”组成。北方舰队的核潜艇基地位于靠近
芬兰边境的扎奥焦尔斯克等地,面向
北冰洋的
巴伦支海成为了它们的“堡垒海区”,这些潜艇的
导弹可以飞越
北极向北美大陆发动袭击。而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基地则位于勘察加半岛
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的维柳奇,它们的“堡垒海区”是面向
白令海及
阿拉斯加州的
鄂霍次克海,这些潜艇的
导弹可以向东方发动攻击北美大陆。
苏联在这些“堡垒海区”中部署着优势的空中和水面力量为核潜艇护航,而且其中部分港口城市被苏联规定为保密城市,并将相关区域设立为禁区。1987年,
韩国大韩航空公司从北美飞往汉城的007号航班因偏离航线,错误地进入了位于鄂霍次克海的苏联“堡垒海区”上空,被
苏联空军战斗机击落,导致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苏联解体后,
美国对
俄罗斯相关海区的抵近活动减少,俄罗斯也逐渐采取了和美国相似的核潜艇值班巡逻制度,10艘战略核潜艇其作战值班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战斗巡逻,另一种是停靠码头处于待发状态。俄罗斯还规定,在面临威胁时,所有核潜艇都应离开驻地进入战斗巡逻路线。在巡逻过程中,核潜艇要始终保持受令后能随时发射的状态。巡逻期间,核潜艇不主动与岸上通信,但在发现被跟踪且无法摆脱、发生重大事故、出现乘员危急或牺牲等情况除外。从2003年起,俄战略核潜艇逐步恢复战斗巡逻,但巡逻次数却不具有统计规律:例如2003年、2004年各2次,2005年3次,2006年5次,2007年3次,2008年10次,2009年9次,2010年7次,2011年后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年约10次。
法国
法国4艘‘’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其作战值班方式是始终保证1-2艘在指定海域巡逻。而在
美苏冷战时期这一数字更高,一般是派3艘潜艇前往指定海域巡逻。潜艇巡逻时,空中始终保持数架飞机进行通信中继,另配备核攻击潜艇、海上巡逻机、反潜护卫舰以及扫雷艇等共同屏护战略核潜艇的安全。巡逻的潜艇处于“有限警戒”状态,所载导弹不装射击诸元,不瞄准目标。
英国
英国4艘“前卫”级1艘携带48枚核弹头以“不间断威慑性巡逻状态”长期部署于海上,2艘驻泊港内,可在短时间内部署,1艘处于大修状态。巡逻的潜艇同样处于“有限警戒”状态,所载导弹不装射击诸元,不瞄准目标。
事故情况
K-19“寡妇制造者”
1961年7月4日,苏联海军的658型“酒馆”级弹道导弹核潜艇K-19号在其首次航行过程中,突然遭遇反应堆故障,两个反应堆中的一个完全失去了冷却,反应堆急剧升温,如果再不控制则很可能发生反应炉熔毁。艇员们迅速组织起7人“敢死”小组,勇敢地进入了充满核污染的反应炉舱,重新焊接了冷却水供应管,安装上备用冷却系统,成功地控制住了潜艇的反应炉。包括这7人在内,至少20名艇员死于核污染导致的疾病。
1969年11月15日,K-19号又与
美国潜艇发生相撞事故,在巴伦支海海峡60米深左右的海域与美国潜艇小鲨鱼号相撞,造成了K-19艇的艇首受损,其中弓形声纳阵被彻底破坏,鱼雷发射管外舱盖也脱落掉了。而小鲨鱼号的耐压艇体则被撞出一个大洞,潜艇迅速失去平衡下沉,经过长时间才浮上水面勉强回港。
1972年2月24日,正在
加拿大纽芬兰岛外海的K-19号艇艇内轮机舱突然着火,当时值班的28名艇员不幸阵亡。着火的原因是由于液压机液体泄露到了热滤器中引发大火。着火之后该艇立即上浮,除尾部着火轮机舱后的尾
鱼雷舱内12名艇员无法穿过火灾区逃生外,其余全部艇员撤离。被困于尾鱼雷舱的12名艇员在度过了缺少水和食物,低温以及近乎无光的空间中度过了漫长的40多天后被解救。这次事件也是全世界非沉没
核潜艇事故中殉职人数最多的事故。
K-19号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号因在服役生涯中曾经发生多起事故,被
美国拍摄成电影戏谑称为K-19“寡妇制造者”。
K-129沉没
1986年10月3日,携载有弹道导弹的
苏联667A型(北约代号“扬基”)级弹道导弹核潜艇K-129号在
百慕大群岛东北地区约1000公里海域改变下潜深度时,左侧第3导弹发射筒突然开始进水,导致发射井内导弹液体燃料泄露,发射井内发生剧烈爆炸,潜艇艇长和艇员们在事故处置过程中,表现英勇,组织有序,措施得当,最终扑灭大火,使潜艇迅速浮出水面,但未能挽救该艇的进水,10月6日11点03分,该艇沉没,共造成4人死亡。苏联国家调查委员会对事故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认定导弹发射筒进水爆炸并不是艇员们的过错,但具体原因和责任人员至今仍然不为公众所知。
英法潜艇相撞
2009年2月3日,
英国的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前卫”号和
法国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凯旋”号在东大西洋水下相撞,事故发生时两艘核潜艇均携带有
洲际弹道导弹。事故造成两艘潜艇受损,英国
核潜艇的弹道导弹舱的上方外壳受损,法国核潜艇艇首下方的主动声呐外壳受损,说明是法国核潜艇从斜上方碰撞到了英国核潜艇的右侧。事故发生后,英法双方三缄其口,拒绝透露事件的一些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