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射弹道导弹(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是指由某类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具有机动性大、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便于实施核突击等特点,是
核三位一体的最关键一级。
1967年,中国开始了固体
战略弹道导弹的攻关和研制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后,中国将“巨浪-1”定位为潜地固体弹道导弹,这是中国首枚固体战略弹道导弹,且最初研究定位为“一弹两用”,既是
核潜艇导弹,在陆地上又可作陆基机动导弹。1982年10月12日,“巨浪-1”型固体
战略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
核导弹能力的国家,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2021年9月15日,
韩国首次成功试射自主研发的潜射弹道导弹,
韩国总统文在寅现场观摩。同年10月19日,朝鲜国防科学院进行了新型潜射弹道导弹试射。
潜射弹道导弹导弹要小型化。潜艇的内部空间有限,尤其是当今大部分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受限于艇体直径,导弹的个头不能太大。在制作过程中为确保远程打击效果,各国潜射弹道导弹多采用复合制导模式。
在未来,潜射弹道导弹依然是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具备更大射程。为提高潜射弹道导弹的打击效能,设计者赋予其空中数次机动与多弹头分导能力。今后,这些方面的能力将随着
反弹道导弹拦截系统性能的提升而继续水涨船高。
再入飞行器搭载分导弹头打击目标,相当于潜射弹道导弹攻击时的“临门一脚”,提升其效能成为各国强化水下威慑能力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美苏冷战时期,潜射弹道导弹成为两大阵营竞相发展的重量级武器,并取得一系列成果。随着潜艇研发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隐蔽性和战术突然性的潜射弹道导弹成为水下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相比,以潜射弹道导弹为支柱的水下核力量隐蔽性和生存能力更强,这是它成为二次核打击能力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制历程
国内发展历程
1967年,中国开始了固体
战略弹道导弹的攻关和研制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后,中国将“巨浪-1”定位为潜地固体弹道导弹,这是中国首枚固体战略弹道导弹,且最初研究定位为“一弹两用”,既是
核潜艇导弹,在陆地上又可作陆基机动导弹。1982年10月12日,“巨浪-1”型固体
战略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
核导弹能力的国家,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国外发展历程
苏联/俄罗斯
1955年9月16日,世界首枚R-11FM潜射弹道导弹在苏联航天与火箭事业创始人
谢尔盖·科罗廖夫的指挥下,从位于
白海水域的B-67潜艇(V611型潜艇试验舰)腾空而起,在飞行250千米后,按照设计精度击中预定地区。这是世界首次潜艇
导弹发射。该型导弹从1959年开始装备在批生产型AB611大型
弹道导弹潜艇上,并开始服役。在装备P-11中M型导弹的同时,苏联开展了第二型P-13(SS-N-4)型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并于60年代初装备在G和H级潜艇上。
苏联第一型能从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在1963年研制成功,即P-21(SS-N-5)型潜射弹道导弹,装备在G和H级潜艇上。到1968年,苏联研制出了P-27(SS-N-6)型潜射弹道导弹,装备在Y级潜艇上,这也是苏联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的开端。1974年,又研制出P-27Y型
导弹,可携带多弹头,射程增大到3000千米。苏联在成功研制出以上几型液体燃料推进的 潜射弹道导弹( 后,开始尝试研制固体燃料推进的潜射弹道导弹,于70年代推出了P-31(SS-N-17)型弹道导弹,并于1980年在667AM型(Y级改进型)
核潜艇上服役。1974年,具有洲际射程和更高精度的P-29(SS-N-8)型弹道导弹装备DI型核潜艇并开始服役。1977年,具有洲际射程、能携带分导弹头或大威力单弹头的P-29P(SS-N-18)型潜射弹道导弹开始装备DⅢ型核潜艇。
1983年,P-39(SS-N-20)型潜射弹道导弹开始装备在941型(“台风”级)核潜艇上。1986年,P-29M(SS-N-23)型潜射弹道导弹装备在667BДPM型(D IV型)
核潜艇上并开始服役。1998年,
俄罗斯开始进行P-39M(SS-N-28)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以装备建造中的俄罗斯第四代“北风之神”级核潜艇。
美国
“北极星”A1(装备代号UGM27A)是
美国海军在1956年开始发展的第一型潜射弹道导弹,1960年7月20日在“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SSBN 598)成功完成首次水下发射,该艇在1960年11月15日携带16枚A1导弹开始首次海上巡航,1965年10月14日,A1导弹在美国海军退役。
“北极星”A2(装备代号UGM27B)导弹在1958年11月开始研制,1961年10月23日装备“伊桑·艾伦”号(SSBN608)核潜艇进行了首次水下发射,1962年6月26日装备在“伊桑·艾伦”号开始首次作战巡航,1974年11月A2导弹退役。与A1最大的不同是加长了第2级
火箭发动机,并用旋转喷嘴取代了A1
导弹的喷气流偏转器。A2导弹长9.45米,直径1.37米,发射质量14.7吨,射程2778千米(1500
海里),采用2级
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和
惯性制导,携带1枚60万吨
三硝基甲苯当量核弹头。
“北极星”A3导弹在1962年8月7日开始首次飞行测试,由于是新研制的导弹,在7次飞行试验后才取得成功,在1963年10月26日装备在“拉斐特”级“安德鲁·杰克逊”号(SSBN 619)核潜艇进行了首次水下潜艇发射。在1964年9月28日装备在“丹尼尔·韦伯斯特”号(SSBN626)核潜艇上开始作战巡航,使
美国海军战略导弹核潜艇第一次真正具有全球威慑力。A3在1979年退役。
“海神”C3(装备代号UGM73)导弹在1965年2月开始进行为期1年的
概念设计,1966年3月开始大规模工程研制,首枚C3导弹在1968年8月16日进行试射,1970年7月17日,装备在“詹姆斯·麦迪逊”号(SSBN 627)
核潜艇上进行首次水下发射,1971年3月31日,“詹姆斯·麦迪逊”号核潜艇装备16枚C3
导弹开始作战巡航,在1992年9月装备C3导弹的最后一艘核潜艇退役。
“
UGM-96A弹道导弹”I型(C4)(装备代号UGM93A)导弹在1971年11月开始研制,1979年4月,在原装备“海神”C3导弹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号(SSBN 657)核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在1979年10月20日“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号核潜艇拆掉“海神” C3导弹,装备了16枚C4导弹开始作战巡航。C4导弹1979年开始装备在8艘“俄亥俄”级核潜艇上,在
太平洋作战巡航,1996年,陆续退役被“三叉戟”IⅡ型(D5)导弹取代。
1983年10月,“
UGM-96A弹道导弹”Ⅱ型开始大规模工程研制,1989年,装备在“
田纳西州”号(SSBN 734)
核潜艇进行了首次水下发射,截止2001年D5已进行了94次发射试验,是
美国目前在产的惟一
战略导弹,计划服役至2020年,单价3090万美元。
法国
1969年,M2型
导弹开始研制。1974年服役,曾装备于“可畏”级第3艘“霹雳”号核潜艇,每艘艇装16枚,并取代 M1导弹装备在“可畏”号和“可怖”号核潜艇上。因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从1976年开始逐步退役。
1971年,M20型导弹开始研制,1976年3月开始装备,曾装备于“可畏”级“无敌”号和“雷鸣”号
核潜艇,并取代 M2导弹装备于“可畏”号、“可怖”号和“霹雳”号核潜艇上,每艘潜艇装备16枚,共装备了80枚,是法国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主要核力量。
M4型导弹于1972年开始研制,是
法国第一代三级
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和多弹头潜射弹道导弹,先后研制了M4A和M4B型,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装备于“可畏”级和“不屈”号核潜艇。之后研制的M45型导弹是M4型导弹的一种改进型,1996年3月开始服役,装备在法国海军第三代
战略核潜艇“胜利”级的“胜利”号和“鲁莽”号上,同时取代 M4导弹装备在80年代服役的“雷鸣”号和“不屈”号核潜艇上,每艘装备16枚。
1992年10月,法国开始研制M5型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潜射弹道导弹,中途曾因故放弃研制,1996年2月又重新启动研制M51型潜射弹道导弹。取代了中途放弃研制的M5型
导弹。
英国
在1963年4月,英国和
美国签署了购买“北极星”A3导弹的协议,但装备英国自行研制的核弹头。后在1982年3月英国和美国又签署了购买“
UGM-96A弹道导弹”(D5)型导弹的协议,导弹仍装备英国自行研制的核弹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三叉戟” Ⅱ型导弹装备英国
核潜艇,“北极星”A3导弹才逐渐退出
英国皇家海军现役。
韩国
2021年9月15日,韩国首次成功试射自主研发的潜射弹道导弹,
韩国总统文在寅现场观摩。10月19日,朝鲜国防科学院进行了新型潜射弹道导弹试射。
技术特点
弹头小型化
导弹要小型化。潜艇的内部空间有限,尤其是当今大部分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受限于艇体直径,导弹的个头不能太大。
制导技术
制导方面的要求高。为确保远程打击效果,各国潜射弹道导弹多采用复合制导模式。
燃料选择
对
战略导弹来说,减轻结构质量、增大导弹射程与威力是一贯要求。
复合材料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的3级
发动机都使用了复合材料。“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壳体也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减轻弹体质量。
发射技术
有动力运载器水平发射。
导弹装在有动力的运载器中,从潜艇鱼雷发射管水平发射。运载器靠自身动力航行,因而导弹发射深度范围较大,水下弹道可控性较好,受海浪干扰较小,出水速度较快,能够较好地维持操纵性和稳定性。但运载器在潜航过程中会增大水下噪声,不利于潜艇的隐蔽。
无动力运载器水平发射。导弹装在无动力的运载器中,从潜艇鱼雷发射管水平发射。运载器具备一定的初始速度并依靠自身
浮力潜航至水面,之后导弹的助推器点火。由于运载器是无动力的,因而可实现寂静发射,有利于潜艇的隐蔽。运载器
流体动力外形简单、易于设计,但运载器的出水速度较低,其出水姿态和
导弹初始姿态的稳定性较差。
裸弹水平发射。导弹直接装在潜艇鱼雷发射管中,依靠自身的助推器提供动力,因而增加了导弹的出水速度和抗海浪的干扰能力,提高了导弹出水姿态的稳定性,并有效解决了采用运载器方式的弹器分离难题。但由于导弹是裸露在水中,弹体结构以及防水性能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水下助推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不利于潜艇的隐蔽。
裸弹垂直或倾斜发射。裸弹垂直发射大多采用专用的垂直发射管,导弹依靠自身动力出管、航行和出水,或者依靠管内发射装置弹射出管,而后弹上的助推器将导弹推出水面。由于垂直发射方式下,潜艇能够储存种类更多、数量更大的
导弹,可不受潜艇航行方向和导弹发射角的限制进行全方位发射,实现多目标攻击;同时,导弹出筒和出水快、稳定性好、弹道简单、抗海浪干扰能力强。裸弹倾斜发射是指在潜艇上安装倾斜发射装置,导弹以一定角度发射后直接爬出水面,无需再进行由水平至倾斜爬升弹道的控制。无论是裸弹垂直发射还是倾斜发射,导弹都需要依靠自身的助推器提供动力以实现水下潜航,但助推器工作的噪声会影响到潜艇的隐蔽性;并且都需要在潜艇上配置专用的发射管。
典型型号
相关事件
2021年9月15日,
韩国成功试射自主研发的潜射导弹。
2023年3月,
朝鲜首次从潜艇上成功试射潜射战略巡航导弹。
2023年11月18日,
法国军方成功试射了一枚M51.3型潜射弹道导弹,这是法国最新型海基
核导弹首次进行实弹测试。
2024年1月28日,韩国成功试射“火箭-3-31”型潜射战略巡航导弹。
重要意义
在未来,潜射弹道导弹依然是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具备更大射程。潜艇四处游弋的特点,决定了敌方难以对其定位。但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潜艇被探测到的可能性增加。在“发现即摧毁”成为现实的今天,要想让潜艇在对手打击范围外活动增大生存率,就必须增大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尽量在己方能控制的安全海域完成对敌方目标的打击。缩短
导弹助推段飞行时间。当前各国建立起的
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大多旨在拦截飞行中段和末段的导弹,但该阶段导弹飞行速度高,拦截效果不佳。鉴于处在助推段的弹道导弹飞行速度相对较低,不少国家开始谋划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敌方导弹。对潜射弹道导弹来说,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完成助推段飞行,也成为关其打击成败的关键。提高所搭载弹头的攻击效能。为提高潜射弹道导弹的打击效能,设计者赋予其空中数次机动与多弹头分导能力。今后,这些方面的能力将随着反导拦截系统性能的提升而继续水涨船高。
再入飞行器搭载分导弹头打击目标,相当于潜射弹道导弹攻击时的“临门一脚”,提升其效能成为各国强化水下威慑能力最直接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