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摩崖石刻位于
连云港市,大约为公元170年
东汉末年的佛教造像群,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
摩崖造像。孔望山摩崖石刻约105个大小不等的神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造像 石刻便展现在眼前。在一处黄色的高低参差的崖壁上,依山就势镌刻着100多个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人像,其内容有
道家传说,也有佛教故事。这些人物形象,虽经历了1000多年的栉风沐雨,但仍栩栩如生,辉耀于石壁。专家认为孔望山摩崖石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
造像,1980年,经国内权威人士鉴定,确认这是
东汉时期佛教内容的造像,它比
莫高窟还要早200年,被录入《世界古迹丛书》的“
中原地区卷”。过去一直认为佛教是自西向东传播,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无疑是对传统的定论提出了挑战。它是我国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瑰宝,也是
连云港市最珍贵的古迹之一。
刻有约105个大小不等的神像,最大的高1.54米,最小的仅10厘米。摩崖
佛像高约一百二十九米,
造像内容分为佛教故事、佛本生故事以及世俗生活故事。造像的雕凿技法具有鲜明的汉画像石的特色。凹雕、凸
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通体浮雕、阴线刻等雕凿激发技法都在造像中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它由饮宴图、迭罗汉图,还有佛教的涅图、舍身施虎图及佛像、菩萨弟子、力士和
供养人构成整个画面。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一月将其公布为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造像群的题材,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古圣贤遗像”,清《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认为是“诸贤摩崖像”,《汉代画像全集》认为是“人事起居”,还有人认为是“士大夫阶层的人物和武士”,或“供人作乐的被剥削者”。198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史树清首次指出有佛教内容。
概括起来约有三方面内容:一曰佛教造像。像群中有高
肉髻、顶光、莲花、施无畏印、结伽跌坐等,并有表现佛本生故事的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有表现佛传故事的“说法”和“涅架”。有单个立像1坐像1菩萨像!弟子像、力士像和
胡人形像的供养人像等。
这些都是佛教造像的特征。二曰
道教造像。三尊各自独立存在的正面像,分别于
造像群的最高处,是摩崖中最大的造像,其衣冠同汉代常见的世俗服饰,有的像下有“莲座”、“
熏炉”和“灯碗”等设置。当是
道教在造像中的具体反映。三曰世俗画。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进”、“宴饮”等。
造像群的雕刻技法,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山岩上直接刻图;二是在长方形的塞中刻画。用传统的汉画像雕刻技法来表现外来的佛教题材,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时代特征。具体使用了单线阴刻、平面线刻、浅浮雕和高浮雕四种,基本以平面线刻为主,约占整个
造像的80%。
对造像的时代,有的认为是
东汉晚期。有的认为从造像的主体来看,可认为是东汉遗物。也有人据洪适《
隶释》所收录的
刘宏烹平元年(172年)《东海庙碑》考证:东海君庙供奉的神像就有两处,一处在庙内礼堂,一处在庙外
祭坛。孔望山摩崖造像时代,当于此前后。还有人提出,
孔望山造像的年代应在“晋魏之后,
北魏之前”的观点。此外,有人认为,造像时代有晚到
南北朝刘宋时期,甚至
唐朝的可能。
孔望山
造像比人们认为最早的
莫高窟佛教艺术(366年)还要早约200年。它是我国佛教艺术的早期雏形。
全部集中在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势
浮雕而成。整个造像分布在长17米,高8米的褚黄色崖壁上,共刻有人像100多个,大的和真人差不多,小的仅有10厘米。有站有坐,有跳有卧,形象丰富,神态各异。经专家鉴定,造像刻 于公元170年
东汉末年,比筑于建元二年(336)的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
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国内外都一致认为,佛教是从西土传到东方来的。
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无异又出现了更早的东方传教的道路,对佛教史的一些定论提出了挑战。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1年看了拓片后,当即激动地为之题词道:海上丝绸路早开,间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2000年至2003年,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包括摩崖造像在内的孔望山古代文化遗迹,由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和
连云港市博物馆、文管办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孔望山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结果进一步证实了
摩崖造像群属佛道交融的造像,并有新的重要发现,如造像前的建筑基址及相关建筑遗物,丰富了
孔望山遗址作为
中原地区早期宗教崇拜与活动场所的深刻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