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妈妈
道教中地仙
黑妈妈,又称黑老太、黑老太太、黑大仙,是东北地区地仙信仰、 保家仙信仰以及全真道护法仙信仰的仙家之一,是东北三省道教总护法仙,掌管东北三省众仙家家族,是地位很高的东北地方神。
相传黑妈妈在辽宁本溪铁刹山悬石洞修炼成仙,主要供奉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道观以及具有相关民间信仰的民间仙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黑妈妈圣诞。黑妈妈在东北道教信众中影响很大,多数东北道观都会供奉黑妈妈,甚至有信众到道教宫观的目的就是为了奉祀黑妈妈。
“黑妈妈”民间信仰的存在给予了道教在东北地区布道发展的根源性联系,又给了以萨满教为前身的东北地仙等其他地区内神灵形象以合法性地位。“黑妈妈”民间信仰的存在又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移民与本土居民间的信仰冲突,以及外来宗教的水土不服。“黑妈妈”民间信仰的形象设定最初即同时满足多者的需求,迄今仍有许多社会地位较高人士专门到铁刹山祭拜“黑妈妈”。
人物起源
相关记载
针对于黑妈妈民间信仰的研究甚少,但在古籍《铁刹山志》及地方志《本溪县资 料本》传说部分有所提及,现代文献中汪桂平所著的《东北全真道研究》一书中也对其有记载:“据说,黑妈妈又称为黑大仙,是郭守真祖师的护法神,初居于山东即墨县马鞍山, 后随郭守真到辽宁铁刹山云光洞修炼。在郭守真开山伊始,条件非常艰苦,常常香火不供, 薪米不济,全赖黑大仙默为保护,不待募求自源源而至。据说郭守真应邀到盛京祷雨成功, 实赖黑大仙的暗中护佑。而且黑大仙常有感应,灵异昭著,人有患病者,若虔心祈祷,则默为施治,靡不神效,或有小孩缺乳,持瓶酒来上供,祷于案前,易水而归,用水煮粥, 食之即有乳。”
相关传说
传说一
传说东北道教开山祖师郭守真曾经救过一只黑熊,后郭真人到东北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炼,这只黑熊竟穿山越岭追随而至,相伴左右,一起修炼。黑熊道法高深,能幻化成人形,状为—慈祥的黑面老妇,人称为“黑老太太”。她行乐施善,千山方圆百里的穷苦人都称她为“黑妈妈”,有什么为难事,都到千山求她帮忙,黑妈妈有求必应。
传说二
即墨区马鞍山有个高道名为郭守真。有一次他化缘,半路上救了黑狐狸,后来这只狐狸得道成仙,在郭守真到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布道传教期间,为报救命之恩多次暗中相助,于是郭守真就在云光洞的侧殿给黑狐狸立了个牌位叫“护法黑大仙”。从此以后,黑大仙除了暗中帮助郭守真,还对前来铁刹山上香许愿的善男信女们行乐施善,使铁刹山名声远扬。铁刹山周围方圆百里的穷苦人都称黑大仙为黑老太太,有什么为难事儿,都到云光洞的侧殿求黑老太太帮忙。
造像特点
早期黑妈妈造像为肤色较深,身披金线锁边黑色衣袍,左手持龙头拐 杖,右手持铜烟斗,多为银发偶有黑发,脚踩红底靴,泰然自若、慈眉善目的女性老人形象。随着黑妈妈信仰的发展传播,如今黑妈妈造像多种多样,大小不一。较为普遍的形象是右手法器为寿桃,除此之外,还有玉如意、烟袋等寓意圆满美好的法器;黑妈妈端坐于双龙首扶手椅或双如意纹扶手椅上,另有其他款式,也存在黑妈妈未就坐的造像形象;分别有身着白色、蓝色、棕色、金色、橙色等颜色的冠服,冠服上绣有不同图案;部分“黑妈妈”造像头上还戴有颜色不一的抹额。
相关习俗
供奉地点
一般来说,黑妈妈的神像大多被供奉在全真道教下属道观的“护法殿”当中;由于其传说中被东北地区道教开派祖师郭守真所救,所以也存在被供奉在“郭祖殿”中的情况; 另外,由于黑妈妈神形象也被认为是萨满教多神崇拜的神灵之一,故部分也被供奉于“地仙堂”。
相关活动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黑妈妈诞辰之日,一些东北地区的道观会根据黑妈妈圣诞日期与道观重大日期的相关性,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庙会。但通常来说,祭拜黑妈妈没有特定的时间,信众可以随时祭拜黑妈妈,但是较为正式的仪式分布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以及九月初九,其中以农历一月初一最为隆重,所有仪式需在中午十二点前完成,由于月份日期的不同包含摆大供和摆小供等不同规格的上供形式。
文化价值
“黑妈妈”民间信仰的存在给予了道教在东北地区布道发展的根源性联系,又给了以萨满教为前身的东北地仙等其他地区内神灵形象以合法性地位。并且正是因为中国没有以绝对性宗教治国的历史传统,所以广大民间多神崇拜盛行,对于全部有异于自然规律的人物与事件都容易产生信仰,所以才给予了这些“造神”“造传说”的民俗精英以可乘之机。在此前提下,“黑妈妈”民间信仰的存在又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移民与本土居民间的信仰冲突,以及外来宗教的水土不服。另外,中国封建社会民间信仰信众不但数量广泛,也遍布各个阶层,但是不同阶层对于民间信仰之所求不同。贵族神仙信仰主要是为了祈求长生不死,以永享荣华富贵,下层人民的神仙信仰则是借助神仙之力驾驭自然和人事,以摆脱苦难。“黑妈妈”民间信仰的形象设定最初即同时满足多者的需求,迄今仍有许多社会地位较高人士专门到铁刹山祭拜“黑妈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起源
相关记载
相关传说
传说一
传说二
造像特点
相关习俗
供奉地点
相关活动
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