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又称南风天,是指每年2月至3月,最迟4月,中国华南地区常会出现一种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是指冷空气过后,
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快速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产生水珠的现象,也称为“吐湿”或“回潮”。“回南天”是近地物体表面水汽发生相变的过程,并没有伴随剧烈的天气现象。
回南天出现的本质是物体表面的温度低于空气
露点,导致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中国华南地区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末春初,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开始增强。当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在中国华南地区形成
准静止锋时,就会产生持续
连阴雨天气。当影响中国华南地区的冷空气强于暖湿空气,推动准静止锋南移,中国华南地区为干冷空气团控制,转为晴好天气。而当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迅速增强,在暖空气推动下,准静止锋北退,中国华南地区被暖湿的偏南风海洋气流控制,由此产生回南天现象。
回南天的结束通常有2种方式,一种是当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使水汽迅速蒸发,回南天结束;另一种是气温持续上升,当室内外气温相差较大,室内的水汽向室外蒸发,回南天结束。
气候特征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中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
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岭南形成
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云烟雨”是华南回南天显著的户外表象。华南的二三月份正值冬春转换季节,冷暖气团活跃,这里常常成为冷暖气团的拉锯式战场。当海上副高增强,或其位置北移,陆上冷空气威风不再,暖空气随即从海上杀回,故叫回南天,也叫南风天。墙头汗”是华南回南天独特的室内表象。正当回南天发生之时,人们感受到华南升温是那么迅速而突兀,其实这并非太阳辐射所赐,而主要是南来的海上暖湿气流所致。房屋的遮阴,墙体的隔热使封闭的室内却依然保持着前期的阴冷。
暖湿的偏南风气流向北推进过程中,由于相对冷的下垫面往往会造成暖区中的雨雾天气,墙壁、地板等环境物体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成水滴,附在墙壁和地板上,导致其渗出水珠,如同对着眼镜哈气,镜片上结出水珠一般。
形成条件
回南天又称南风天,主要发生在低层大气处于来自南海温暖潮湿的偏南风海洋气流向北推进控制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一般出现回南天现象需要两个天气条件:持续3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低于14℃,以及气温突然变暖并且湿度加大。2-3月份,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增强,而此时北方冷空气仍然活跃并频繁南下,华南一带冷暖快速转换,当经历很长时间的低温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就易形成回南天现象。
回南天受暖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力及不同物体表面的气温、所处环境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形成的物理机制十分复杂,因此要精准预测回南天具有一定的难度。当空气尚未饱和时,露点温度<气温;饱和时,露点温度=气温。因此,当物体温度≤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所以,物体温度≤露点温度是“回南天”出现的充分条件。
“回南天”一般出现汛期之前,在广东春季的二三月月份,一次过程一般可以持续3~5天,长的可超过半月,其中2月下旬到3月上旬出现“回南天”的几率超过60%,并且有50%出现严重程度的“回南天”。
产生原理
“回南天”的形成原理跟‘露’的形成一样,只不过出现的地方不一样。低纬度的华南地区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区,冬末春初,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从南海吹来的
暖湿气流开始增强。当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在华南地区形成
准静止锋时,就会产生持续
连阴雨天气。当影响华南地区的冷空气强于暖湿空气,推动准静止锋南移,华南地区为干冷空气团控制,转为晴好天气。而当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迅速增强,在暖空气推动下,准静止锋北退,华南地区被暖湿的偏南风海洋气流控制,由此开启回南天模式。
结束阶段
“回南天"天气分为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冷性结束是因为新的冷空气到来,北转南风,使得气温、湿度、
露点下降;暖性结束是因为西南暖低压加强,
地面气压1000
hPa线快速东扩,因气温升得太快,湿度上升跟不上,破坏原来空气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状态,“回南天"天气过程结束。
产生影响
生活与经济影响
“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家具、墙壁、地面“冒水”、衣服晒不干,油漆剥落、墙面发霉发黑、家具和书籍发霉现象常见,粮油食品也容易发生变质。地板湿滑,容易使人摔倒。家用电器可能因潮湿造成线路短路而频发故障,严重的还引起漏电事故和火灾。此外,在对于人体健康方面还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激增。对抑郁症患者也是一种威胁,容易使患者心情低落而加重病情。“回南天”已然成为了广东群众春季的“心头之患”。“回南天”被广东公众所担忧,网友称之为广东天气里最让人生厌的“牛皮癣”。
2012年春天,广东曾经历过近几年来最严重的“回南天”现象。以广州为例,2012年2-3月曾出现5次“回南天”过程,分别为2月6日、13-15日、21-24日,3月4-6日、15-18日。严重的“回南天”使得当年广州
反季节蔬菜品质下降减产,价格上涨。
科技影响
对此,广东省气象局高度关注民生热点,围绕公众需求,自主研发了“回南天”观测仪,提前准确预报“回南天”天气。广东省气象局2011年开展了首次“回南天”预报。2012年,广东省气象局自主研发的“回南天”自动观测仪投入使用,首次开始了 “回南天”观测,它实现了对室内地板表层温度的实时观测,填补了这方面空白。截至2015年,广东已建成了38个回南天观测站,为全省“回南天”预报提供数据支撑。并在日常气象监测中增加了室内地板温度的监测,通过对比室内地温和室外空气
露点,预测“回南天”何时出现。
防御措施
衣着方面:做到防风、保暖,特别是肩膀、膝盖等关节部位,更应该增加衣物来保护关节。其次,是勤换衣物,由于空气中湿度大,真菌、细菌较活跃,出汗多、衣服潮湿容易引发皮肤病,衣服也一定要勤洗常换。长时间放着不穿的鞋子也要擦洗干净,烘干之后再穿,鞋袜也要保持干燥。
饮食方面:远离生冷、油腻的食物。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仁、扁豆等。
运动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排湿能力。
日常方面:注意适当关闭朝南、东南的窗户,当屋内湿度较低时可开窗通风。在湿气较重的地方可以铺上报纸、厚纸板、干燥剂、竹炭、吸湿盒进行除湿。
注意事项
安全用电
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家具、地板、玻璃等都会“冒水”。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同时也给用电埋下了安全隐患。每年“回南天”是家庭用电线路潮湿短路的高发期,往往容易引发漏电、触电,甚至发生火灾等事故。“回南天”天气潮湿,需时刻注意安全用电。此外,潮湿的地面很容易导电,应少用或者不用拖线插头,避免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
“回南天”期间,最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是开关插座。安全专家建议,要经常对使用时间较长的线路、开关插座进行检查,发生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同时,应该保持电源插头、插座和开关干燥,在使用任何机械设备前也应先检查设备线路,如发现有异常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另外,应该少用或不用拖线插头,以防止触电等事故发生。
安全通风
“回南天”很多市民都会紧闭门窗,谨防潮湿的空气进入房内。殊不知,因空气不流通,容易引起
一氧化碳中毒;特别是在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更要特别注意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安全通行
除潮湿外,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因此,在潮湿天气下要特别注意行车的能见度。上路前也应先检查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尤其是刹车系统,切勿让车辆“带病”上路。其次,擦干后视镜、车头灯、尾灯,按规定打开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尾灯提醒后方车辆,及时用雨刮器清理车前挡风玻璃,并适当降低车速。此外,雾天行车切忌使用远光灯,以免灯光在车前被雾气反射成一片空白,反而因看不清前方车辆导致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