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遗址
西安市地标之一
桥遗址位于灞桥区席王街道柳巷村,灞河河床内。灞桥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是京城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长安人送客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故又名消魂桥;李白有“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名句;每逢春季团团柳絮随风飞舞,如风卷雪花,“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1994年4月,灞桥镇柳巷村村民在村北灞河河道中挖沙时,发现一件石刻龙头,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发现一座桥面已毁埋藏在河道下2米的古代桥址;灞桥为半圆拱厚墩联拱石桥,西南至东北走向、总长约400米;发现桥墩4座、残券拱3孔,拱跨5.14-5.76米;桥墩呈船形,桥墩长9.25~9.52米,宽2.4~2.53米,残高2.68米。灞桥砌于宽达17米的石板上,其下揳满木桩构成桥基;桥两端设分水尖和吸水兽;出土隋唐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维修桥身时利用的唐碑等。
隋唐灞桥遗址是灞河流域现存极少数隋朝桥梁遗址,为研究古往今来交通历史、修桥筑路技术、隋唐时期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96年11月20日,灞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灞桥初为木质结构,王莽时期,因木桥被火烧尽而用石材改建。并一直使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因首都南移,灞桥于隋开皇三年(583年)被南移重建。重建后的灞桥至北宋时仍在使用。隋唐灞桥在南宋时废弃,元朝时,灞桥再次得到重建。明清时期,灞桥又得到多次增修和改建。
主要景观
遗址发现
灞桥遗址于1994年在当地人在灞河取沙时意外发现。长约400米,已清理三孔桥洞(桥墩4座、残券拱3孔),桥墩呈船形,长9.25~9.52米,宽2.4~2.53米,残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以石条铺成长方形底座,石板长达17米,其下布满木桩章构成桥基。桥墩两端设分水尖和吸水兽。出土隋唐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维修桥身时利用的唐碑等。
由于灞桥石桥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是中原地区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宏伟、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在桥拱腹中还清理出瓷器等一批隋至元各时期的填充物,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价值意义非凡,于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一步发掘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西安市秋雨连绵,灞河水量剧涨并伴随着大量泥沙。10月1日,雨后天晴,人们发现西安东郊灞河正中出现10个桥墩。这些桥墩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均为青石衬底,迎水面巨龟昂首。青石之间以铆钉连结,每个桥墩宽约3米,桥墩与桥墩之间间隔6米,东西横跨灞河约80多米长,一千年以前的灞桥桥墩因为一场大水的冲刷完整的呈现在了世人面前!10月5日,经过前日的大雨,在距遗址300米处的河床里,当地群众又发现了两座保存完整的桥墩及众多排列有序的木桩。在一排桥墩最东面的一个桥墩处,原先被一层泥沙覆盖着的一个石刻龙头被水冲了出来,它长约50厘米,上面图案清晰,线条粗犷,很是威武,且龙头朝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千百年来,它就这么守望着灞河奔腾不息的河水逝去。不仅如此,在东北方向约300米的河床里,还冲出众多青石及大量木桩。河床上横七竖八散落着一大片桥墩石块,而且石块上均有铆钉相连,有两座桥墩保存得相当完好,同时在桥墩附近还分布有大量的木桩,经过统计,露出河床的木桩共有92根,其中有40多根排列非常整齐。此处新发现的桥墩和木桩与1日冲出的隋朝石桥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石料也一样,这两处桥墩很有可能同属一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隋朝灞河桥桥长将超过300米,那是何等的壮观!
如今,隋唐灞桥已经没入灞河水中,也许隋唐灞桥时隔千年的现世只是一个小插曲,重新没入水中应该是它最好的归宿吧。
价值意义
隋唐灞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是隋唐灞桥遗址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为宏大、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遗址。
二是隋唐灞桥应与隋唐长安城和隋唐两代历史一起进行综合研究。
三是隋唐灞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四是隋唐灞桥的废弃是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大自然进行报复的生动事例。隋唐灞桥遗址的考古发掘,为中国古代桥梁史、科技史以及隋唐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历史人物
秦穆公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灞河“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秦穆公为了显示称霸西戎的武功,连河名也带上了霸权色彩。然而后世的地理学家似乎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不经意地在霸字前加了一个三点水,而成了灞水。从此,长安东部就形成了一种“灞”字文化,如“灞城”、“灞上”、“霸陵”、“灞头”、“灞桥折柳”、“灞柳风雪”、“灞桥伤别”等等,都与灞水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汉文帝
全本史记》上说:“帝治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就其水名以为陵号。”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代皇帝。吕雉死,周勃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刘恒在刘盈绝嗣的情况下迎立为汉家天子。他在位二十三年,崇尚节俭,体恤民苦,致使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与后来的刘启一起开创了较长时间的太平盛世局面,史家称为“文景之治”。霸陵原正是他的无字碑。作家陈忠实写过的“白鹿原”,古来是称作“灞上”的,还叫“灞陵原”,以刘恒的陵墓而得名。
王翦
公元前225年,为秦统一中原地区立下大功的大将王翦就是从这里挥师东进的,《史记·白起王列传》说:“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霸上。”
项羽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率先进入关中,攻下秦都咸阳后一无所取,“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随后项羽强行入关,在霸上附近的新丰鸿门驻军。有名的历史事件“鸿门宴”就发生在这里。
王莽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二月,灞桥遭火灾,整整烧了一天,“桥尽火灭”,王莽立即下令重修,更名为长存桥。
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面积达84平方公里的新都大兴城建成,为了和首都的通化门相对应,以便利交通,把灞桥向东南移十里,并改建成石桥。
唐中宗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长安,人口剧增,灞桥位于潼关县蒲津关、蓝田关三条道路的交会处,交通十分拥挤,于是就在隋朝石桥之南另建一木桥,形成南灞桥和北灞桥。
宋哲宗
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为重修灞桥,专门拆毁唐朝石碑700多通作桥基。上个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旧桥遗址发现一通唐碑,上书“扶风郡王赠司徒马府君神道碑”等字样,证明宋代用唐碑修桥的事是确实的。
元世祖
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在大一统的元朝里,作为西北重镇,长安一直就是陕西行省的首府,它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和欧亚大陆商道上的枢纽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就迫切需要交通跟上去,这时由制车匠起家的商人刘斌捐资重修灞桥,桥长130米,宽8米,在新桥的两端还筑堤2.5公里。
文化活动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灞桥遗址.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4-04-01
西安隋唐灞桥遗址.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2024-04-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主要景观
遗址发现
进一步发掘
价值意义
历史人物
秦穆公
汉文帝
王翦
项羽
王莽
隋文帝
唐中宗
宋哲宗
元世祖
文化活动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