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刚
革命烈士
刘大刚(1906年5月14日-1932年11月19日),广东省文光街道仙城公社金溪村人,革命烈士。曾任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2年11月,在潮阳陈店车站牺牲。
人物生平
刘大刚,1906年5月14日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今潮阳市)深溪乡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六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他的父亲刘善滨在家乡南门开了一间小药店,同时从事农耕和行医卖药,因医德高尚而在乡中享有威信。刘大刚自幼在私塾接受教育,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尤其擅长书法。他课余时间喜欢阅读五四运动后出版的进步书刊。
1922年,刘大刚考入潮阳县东山中学,次年转学至厦门集美学校。在集美区,他勤奋好学,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活动,成为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分子。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他拥护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刘大刚在集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刘大刚被派往广州黄埔军校参加干部训练班学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被列为嫌疑分子,受到追捕,党组织便派遣他回家乡搞农民运动。1927年夏,刘大刚秘密回乡串连农民进行革命活动,向本乡及邻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发动他们参加农会深溪乡的农民协会重新组织起来,会员发展到100多人。
1928年2月4日,刘大刚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赤卫队攻下乡公所和三处敌炮楼据点,解除了地主民团反动武装,逮捕了13名土豪劣绅,枪毙罪大恶极的“四霸”,没收了他们的武器、粮食和乡公所、区分党部所有的枪支弹药。此举不仅补充了给养和改善了贫苦农民的生活,还大长了农民的志气,大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革命的红旗再次在深溪乡的上空高高飘扬。
1929年春,国民党军洪四汤部拼凑了潮阳区军警和地方民团共五六百人,分三路进犯军苏区。刘大刚组织赤卫队及机关人员在赤放村边的高山上伏击从潮阳方向来犯之敌人,打死打伤敌军六七十人,并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1929年6月,刘大刚任潮阳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秋,他被选为中共潮阳县委委员兼二、三区委书记,潮阳县革命委员会主席;1930年10月,又被选为潮普惠苏维埃副主席。
1930年至1932年间,刘大刚为了痛击敌人和解决大南山红军给养问题,常化装成农民亲自下山刺探敌情,到本县的谷饶镇南阳市、贵屿、大长陇,下尾欧等乡地下联络站检查工作和征枪借粮,闯过了不少险关。
1932年夏,国民党军独立第二师师长、潮普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司令张瑞贵实行保甲联防并行招降纳叛,出布告悬赏2000元通缉刘大刚。1932年11月19日,刘大刚在谷饶乡接洽取枪之事时,被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逮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诱降下,刘大刚坚贞不屈,最终被杀害。
深溪乡豪绅地主为恐吓革命人民和巩固其反动统治,在杀害刘大刚之后并将其头颅砍下,悬挂于深溪北门沙滩的电杆上“示众”。第二天,他们又把烈士的头颅挂于竹竿上,到两英圩“游行示众”。但是革命的烈火没有被扑灭,革命的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继承刘大刚的遗志,更加英勇顽强地开展斗争。
参考资料
刘大刚.中华英烈网.2021-06-1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