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河海大学二级学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是河海大学的二级学院
水文水资源学院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1984年更名为水资源水文系;1995年,学校内部机构调整,水资源水文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2002年,调整为水资源环境学院;2007年更名为水文水资源学院。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办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教职工104人。
历史沿革
1952年,创建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
1984年,更名为水资源水文系。
1995年,与环境工程系合并成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
2002年,学校内部院系机构调整,成立水资源环境学院。
2007年,更名为“水文水资源学院”。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3个系、本科专业3个。
教学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水务工程系、城市资源环境系
本科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04人,教授34名,博士生导师28名,副高3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双聘院士5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
双聘院士:汪集旸中国科学院)、卢耀如(中国工程院)、符淙斌(中国科学院)、王浩(中国工程院)、张建云(中国工程院)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杨涛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王卫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董增川包为民任立良、陈元芳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陆桂华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杨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陈喜、吴志勇
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陆桂华
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包为民、张行南、刘凌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得者:芮孝芳、陈元芳、黄振平薛联青(安徽省教学名师)
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培养人选:陆桂华、陈喜
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董增川、包为民、艾萍、钟平安、吕海深、陈喜、杨涛吴志勇、王文、赵大勇、石朋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任立良、钟平安、刘凌、束龙仓、姜翠玲、杨涛、薛联青、张丹蓉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刘凌、姜翠玲、李琼芳、薛联青、阮爱东、杨涛、吴志勇、王卫光、赵大勇
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郝振纯、陆桂华、董增川
江苏省特聘教授:黄璟胜
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董增川、陆桂华
水利部跨世纪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李纪人、包为民
国家级教学团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个。
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城市水务、生态水利学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城市水务、生态水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
“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
教学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水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文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19年,学院学生获“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一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水文预报研究所、工程水文及水文气象研究所、水资源研究所、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城市水务工程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干旱研究所、中德水资源研究所;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平原河流与湖泊水文研究中心;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和国际河流研究所;水资源环境实验中心等科研机构。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还有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水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校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等科研平台。
“高校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
科研成果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2000年以来,学院主持与承担了1200余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4.5亿元,发表论文30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0多部,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65项,其中国家科技奖6项。
2019年,学院新增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1项,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其中国际合作重点基金1项;获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182篇,授权发明专利38项,受理发明专利131件。
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