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于2011年4月1日,是在原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原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
山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成立于2011年4月,挂靠
商学院(正处级建制)。
历史沿革
原经济学院成立于2001年3月,是在原山东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原山东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其前身是原山东工程学院的经济管理系。
原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3月,是在原山东工程学院管理系和原
淄博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原
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管理工程系成立于1990年8月,是将当时农业工程系的“标准化管理”专业和企业管理教研室划出而建立的。1996年12月,学校将管理工程系和经贸系合并,组建了经济管理系。1999年7月,学校再次进行学科调整,将经济管理系的
工商管理学科部和职教学院的会计学学科部划出,成立管理系。原淄博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99年10月,其前身是原
山东建材学院分院经济贸易系和原淄博大学的部分专业。原山东建材学院分院经济贸易系于1996年10月开始筹建,12月31日正式成立。时设管理与营销教研室、财会教研室、文秘教研室。有“工业管理工程”、“
财务会计”、“
市场营销”三个专科专业,“文秘与档案”一个中专专业。1998年8月29日,搬迁至
淄博学院张店新校址办学。
原
山东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当年1月25日,
山东省教育厅在学校设置“电气技术师范”和“
机械工程师范”两个专科专业,其中设置了会计学方向,主要是培养职业师资。1989年暑假后,调整为“企业管理师范专业”(专科),1990年为提高职教师资的学历层次,该专业改为本科专业招生。1990年12月根据省教育厅指示又改为“机械工程师范”。1989年,增设了“标准化管理”专科专业。 1990年8月,学校建立职业教育工程系,“企业管理师范专业”专业设在该系。1993年,为提高职业中学专业师资的学历层次,增设了“
财务会计”师范本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原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贸易系的国际贸易教研室,2004年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于1990年,是学校首批(2006)5个品牌专业之一。金融专业的前身是1992年设立的投资经济专科专业,1996年开始改招本科,1999年改为金融学专业。
“工业管理工程”、“财务会计”、“
市场营销”(职业中专)三个专业于1993年9月开始招生。1994年,“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改为“工业企业管理”。增设“文秘与档案”(中专)专业。
1995年,市场营销专科专业开始招生。1999年,增设“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2000年11月,增设“
经济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和“
工商管理”专科专业。2002年,“工商管理”专业改招本科层次学生。2003年,增设“市场营销”本科专业,
2003年,学院与
科庭大学签订“2+2”合作办学协议,与
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签订了“3+1”中新合作办学协议,
中外合作办学有了良好的开端。2004年11月,学校增设中外合作专科(二批)项目,其中“
商务管理”(中英)设在我院。2005年8月,学校又在我院增设了“会计学”(本科三批)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我院因此成为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早、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院。
2004年7月,原
山东理工大学外事学院撤销,将“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和“涉外会计”、“
电子商务”两个专科专业并入我院。
2008年6月,原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撤销,将其“会计学”(含1+3)本科专业及“会计与审计”、“会计电算化”两个专业并入我院。
2003年7月,“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通过教育部审批,2006年1月,增设“企业管理”、“世界经济”、“农业经济与管理”三个硕士点。2010年,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物流工程、
项目管理、
工业工程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和MBA(
工商管理硕士)获教育部审批招生。
专业设置
商学院设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工业工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
市场营销8个本科专业;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世界经济5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以及中职硕士和MBA等专业学位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工业工程、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8个教学系和
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
山东理工大学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科技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校级科研机构。学院建有“商学院实验中心”,包括ERP与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企业经营管理演练实验室、信息系统应用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在建的沙盘模拟实验室、物流与供应链实验室,涵盖了商学院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所需的实验项目。有新型微机528台,设备总值420余万元,中外文藏书合计1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400余种。面向全校开设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
市场营销6个专业的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57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教授19人,副教授58人,讲师6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0人(含兼职15人)。13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3人具有博士学位,在读博士14人。教授中,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3人。全院有3人次在国家级学会担任常务理事,10人次在省级及其以上专业学术团队担任会长、副会长等职务。1人被遴选为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5326人,其中研究生84人,本科生4590人,专科生652人。双学位学生1032人,成人教育学生741人。
教研成果
学院立足本省,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为各级政府、企业界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年来,学院坚持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学、科研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教学方面,近年来,建成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高校基础课程建设专项资助课程1门,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培养校级教学名师1人;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3篇;获省级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立项5项。获
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
三等奖3项,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1项成果获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教学工作连续3年获得校三等奖。
科研方面,近年来,学院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国家软科学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90余项。先后承担了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课题(项目)24项。获得2项“安子介”奖;9项省社科奖,其中有1项省社科
一等奖,7项省社科
二等奖。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和
淄博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0余项。在《
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56篇,其中核心期刊962篇,被ISTP、EI、ISSHP检索105篇。在
人民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著作(含教材)69部。
学生管理
学院学生工作特色明显,成绩突出。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全面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为载体,科学管理、强化教育、完善服务,积极构建体现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新模式。近年来,学生党建、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示范群体建设等工作百花齐放,取得显著成绩,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学生工作多次被评为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工作名列前茅。
学院有着综合学科的整合优势,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互补,实践性强,优势突出。各专业市场需求量大,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毕业生连续3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连续3年获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国际交流
学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是学校开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早、办学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院。2003年起与
科庭大学、埃迪思考文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管理教育合作关系,并成功开展了本科、硕士学分互认留学项目,与
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招收
国际商务(专科)“3+1”专业。2005年始,与
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合作招收
商务管理(专科)“3+1”专业。2006年始与美国世纪大学合作招收会计学(本科)“4+0”专业、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大学合作招收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士、硕士生。2010年起开始与
西班牙ESIC商学院进行全面合作与交流,学院现有1名教师被对方聘为客座教授并出国讲学,2011年开始落实学生互换工作,计划在下半年推进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创特色,上水平,谋发展,
商学院全体师生正以愈加饱满的热情,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商学院的成立是学校经过多方论证和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办学层次,加强队伍建设,开拓发展空间,谋求发展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
组织机构
学院办公室
主任:王来东
教学管理科
科长:周锐
副科长:高群
教务员:汤玉莲 李晓娟 范新
学生管理科/团委
科长:朱星辉
副科长:韩智利
辅导员:王超 毕奎奎 魏晓栋 侯倩 赵建辉
资料室:杨效荣
实验中心
主任:杨化峰
MBA教育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
主任:李忠华
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办公室
主任:辛广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