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乡
四川南部县中心乡
中心乡,位于南部县城东北。驻地莲花寺村,距南部县城27公里。东与长坪镇接壤,西与碑院镇相邻,北与水观镇相倚,南与楠木镇相望。2019年,撤销中心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楠木镇管辖,楠木镇人民政府驻正大街101号。
自然地理
中心乡地形地貌属浅丘宽谷地域,海拔在400—1200米之间,最高的山是三清沟村的愚赤山,高1200米,丘间谷地宽在20—130米。岩石有黄色砂石岩、白色砂石岩和紫色粘土岩。部分地方地下有盐。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常有夏旱、秋涝发生,但无历史性的自然灾害发生。全面了开展了水土保持工程、防林护林工程,全乡森林覆盖率在45%以上。
经济发展
中心乡历史上是传统的农业乡。全乡以蚕桑、生猪、家禽为主要养殖业,并有市、县分别授予的蚕桑、生猪基地之称,粮食、油菜、花生、水果等为全乡的主要种植业,民营经济和劳务输出是该乡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全乡共有民营企业56家,主要以酿酒、加工、砖厂、预制板厂、加油站、农副产品贩运为主,年创税收110万元,就地转移劳动力560人,年劳务输出5000人,收入达3000万元,务工人员遍及海内外。到2006年底,全乡农业总产值达3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836元。
社会事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中心乡有乡小学1所,村基点校6所,在校学生1900余人,各所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队伍素质高。乡有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5个。截止2006年底,全乡14个村全面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全乡安装有程控电话1400多门,移动电话650多部,家有电脑30多台,建有移动通讯站1座。场镇建设面积0.5方公里,居民350多人,场镇上组建有清洁队伍,规范了垃圾场所,全乡有线广播电视村通率达100%。
产业结构调整
乡党委政府在增收项目上,重点抓了花生丰收工程和蚕桑生产。全乡种植花生面积5280亩,其中地膜花生1500亩,总产1320吨,产值396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2元。在蚕桑生产上,重点抓好现有桑树的管护和新栽桑的嫁接,改善养蚕设施,发展小蚕共育。全乡2004年发种5470张,单产达33公斤,产茧179吨,人均增收26元。除此之外,乡政府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漏米岩村和红苕店村城南公路沿线一带种植黄花梨和五星枇杷1000余亩,退耕还林300亩,目前,已初见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招商引资工作
乡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乡政府出台政策:凡投资在30万元以上的业主,由乡政府确保其“五通”:即路通、水通、电通、闭路通、电话通,对投资者实行挂牌保护,由于做好了“筑巢引风”工作,涌现出大批业主。原中铁二局职工郭启龙同志承包三村一社土地165亩,投资32万元搞生猪饲养,年出栏生猪700余头,年收入45万余元;原阆中氮肥厂职工杨荣仕承包8村河道面积300余亩进行鱼类养殖,投入资金15万元,年收入10万余元;县电力公司职工杨燕投入30万元综合开发龙滩河面积110亩,年收入8万元。全乡2004年招商引进项目5个,共计投资150万元。2004年获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考核二等奖
精神文明建设
全乡在乡村两级深入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学习雍宗满,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二是“深入学习雍宗满,开展争满回头看活动;三是干部“岗位承诺”活动;四是继续开展的“百千万”助农增收活动。通过活动的扎实开展,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执政能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在文明单位创建上,也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除3个县级文明单位外,红苕店村被评为楠木区唯一的市级文明单位。乡党委书记王鹏同志被县委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
辖村
人口数据
中心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自然地理
经济发展
社会事业
产业结构调整
招商引资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辖村
人口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