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母山位于中国安徽省
舒城县山七镇梅方村,因其杨三望母的传说而得名。望母山是
大别山支脉,海拔544米。虽然没有
黄山的幽美,也没有
华山的险峻,但望母山自成一体,具有小巧精致的美丽。它向南眺望猪头尖(
万佛山),向北俯瞰
万佛湖,距离舒城县城55公里。望母山地理位置优越,京珠线(105国道)环绕山体,东接
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和
合九铁路,西去
岳西县和
霍山县。
作为舒城孝文化的发源地,山上一直留有魏徵塔、将军坟、飞来石、双峰石、炼丹池、万年井、烟云洞、观音洞、普灵庵、园国庵等景点,山下留有杨柳旦(杨柳绊)、石塞河、碎石滩(现尸滩)、巴洋河(扒娘河)等多个地名。
望母山地处大别山东部浅山区,山容山貌独具一格,文化底蕴丰厚,是孝子杨三救母望母传说的载体。望母山古地名叫王姥山,其文化渊源久远。宋人
王象之在《
舆地纪胜》一书中,就有“庐州
舒城县西南有王姥山”的记述。民间传奇《小唐王游地府》与此有关。传说,小唐王
李世民一日午休,赴阴司途中,众小鬼向他索银,纠缠不休。适逢一老妪自称
王母娘娘,家住庐州舒城王姥山中,愿借银付小鬼,为其解围。李世民十分感激,贞观年间派
魏徵、
尉迟敬德来庐州舒城王姥山还债,探知王母已西归,乃建王母庙,岁时奉祭,王姥山遂称
太行山(见《舒城胜揽》)。
望母山,古地名叫王姥山,据宋人
王象之的《
舆地纪胜》中记载“庐州
舒城县西南有王姥山”;《舒城胜揽》中均有记载;民间传奇《小唐王游地府》;传说小唐王游地府,就跟此山大有关系。据说
李世民一日午休,梦到魂赴阴司,众小鬼向其索银,纠缠不休。李世民当时无银两支付,适逢一老妪自称
王母娘娘,家住庐州舒城王姥山中,愿借银付小鬼,为其解围;李十分感激,醒来记忆犹新。于是
贞观十二年,唐王派
魏徵(编者注:现有魏徵墓)、
尉迟敬德来
太行山还债,得知王母已西游,故建王母娘娘庙。一时香火旺盛,遐迩闻名;故此山又名
王母山。
望母山之名则又有一说:传说古时有一少年名曰杨三,此人生性凶悍,尤对其母不孝。杨三伐薪山中,花甲老母每日步行数里、步履蹒跚为其送饭,他却总是百般挑剔,动辄拳脚相加。这天杨三砍完柴正在休息,忽闻头顶有鸟鸣声。杨三一时好奇便爬上树梢,却发现一之瞎眼
大嘴乌鸦,躺在窝中奄奄一息。小鸦则四处觅食来喂其母。杨三大为感动:乌鸦尚知反哺尽孝,何况自己堂堂七尺男儿。想到自己对老母往日所为,不免在心中暗自后悔。这日老母又来送饭,途径山下小溪,正踮着小脚颤巍巍的过溪中的搭石。杨三一看老母来了,便急匆匆地冲下山去迎。老母一看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引得儿子怒气冲冲,心中暗怕不免慌神,脚下一滑便落入了河中。
适时正是暴雨过后,山溪湍急,可怜老母顿时变没了踪影。杨三跑到下游,将河中沙土扒了一遍,来找老母尸体。哪里还能找到,他在河边伤心欲绝,一路向砍柴的山顶跑去,希望站的高点、再高点,可以再见老母一面。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杨三没有救起母亲,十分伤心,每天还爬上山头,用两块巨石堑脚,望着山下滔滔东去的河水,心想某一天母亲会从河里回来,时间久了,自己也变成了岩石。杨三从此以后生性大变,发誓重新做人。而这座饱含着追悔和遗憾的小山从此就被叫做“望母山”(编者注:杨三望母)。
至今山顶上还矗立着两块高耸入云的巨石(编者注:双站石),据说是杨三当时情急之下随手拾来掂在脚下之用,而老母也终于最后圆了麦子的梦想,在河下游若隐若现的出现了。杨三扒沙的河滩被称为巴洋河(编者注:扒娘河);这个地方后来则被称为碎石滩(编者注:现尸滩)……望母山,作为舒城孝文化的发源地,对舒城文化影响深远。
舒城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孝顺父母、事老、敬老,蔚然成风,而且这些孝俗都以种种仪式代代传承。传统的孝文化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道也是晚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长期以来,在舒城这方热土上,“事亲”“行孝”的人和事层出不穷。舒城山七的孝文化更需我们这代人去传承和弘扬。